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金融科技,助「金融人」挺過2020

金融科技,助「金融人」挺過2020

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說,2020年的關鍵詞只有一個:活下去。

全文2707字,閱讀約需5分鐘

文丨郭曼卿

有人將機遇付諸東流,有人把險阻當作踏板。站在2020年,大多企業是迷茫且悲觀的,開年的殘酷低氣壓充斥在各行業的上空,只有少數人有望撥雲見日。這其中,必定有「金融人」的身影。

過去的一年金融業有過無數高光時刻:科創板如期落地,銀行系理財子公司順利破局,監管沙盒來到起跑線上,外資險企持股比例放開,公募基金投資顧問試點,A股加速融入國際資本市場......數據顯示,滬深300指數在全年上漲36%,特別是在科技及大金融股上。

金融與科技的深度交融過程中,不斷有新模式應運而生,進而改變了企業乃至行業的形態。

深入場景,定點發力

以穩健生存為本,實現自我再造。

先來說支付。2019年被稱為「刷臉支付元年」,圍繞「脫媒化,無感化,數字化」,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做足了功課,數字支付正逐漸告別在流量端爭搶紅利的上半場,轉而向廣闊的場景端滲透,打通各個環節要害。

除2019年多次刷屏的穿戴式支付以外,無人超市以及加油站、高速公路收費站的自動繳費設置也科技感十足。2020年1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出台的《人臉識別線下支付行業自律公約(試行)》也再次向市場發出積極信號。

但同時,支付平台整體對於金融科技的認識及應用還處初步階段;對於風險也主要採取風險監測預警措施,並未形成完備的維護體系;此外,技術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也表明,移動支付雖然是目前金融科技領域最成功的,卻也不是完全沒有服務摩擦的。

再來看「動靜」最大的消費金融。要知道,金融滲透提升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消費金融的下沉與普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金融機構個人貸款餘額突破55萬億元大關,其中,個人消費類和經營類貸款佔比超45%。

無可厚非,中國未來的核心就在於其日漸成長的「消費社會」。「大市場」即等同於「大經濟」,伴隨著新消費、新零售時代的到來,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註定會是服務型消費。接下來,5G將進一步打開場景入口,推進與大數據的深層次結合。

另一方面,監管層在過去一年打出了一套組合拳,遏制住了互聯網信貸野蠻生長的態勢。《2019年中國網路借貸行業年報》顯示,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相比前年減少了732家,全年網貸行業成交量同比下降46.24%。

至此,在合規經營的新常態中,持牌金融機構的底氣更足,給小微企業「送溫暖」的平台也日益增多,普惠金融的苗頭愈加清晰起來,2019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1.6萬億元,同比上漲25%。

此外,消費場景分期回歸正常化也召回了原先被「嚇退」的大批企業。儘管2020年樓市的降溫將為行業潑上了一桶刺骨的冰水,消金也不斷地在更多普及化場景中探索著,總體來看平均個人貸款仍能上升。

有人將2019年保險的熱詞概括為「養老金,社保,車主,保額,醫保,銀行,重症,輕症,人社部,保費」十項,相對於前年,「保額、輕症、重症」都是首次出現,這意味著更多人開始關注保險產品具體條款和細節,而非粗獷式購買。

具體地,對於保險業務,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高效率地搭建渠道、完成目標客戶的有效觸達,是保險公司實現業務突破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數字生態鏈通過連接不同的場景與服務,未來在智能營銷與理賠上還存在更多的可能。

然而,2019年11月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達100%方案的執行時間被提前,到2020年,眾多摩拳擦掌的外資保險機構蜂擁而至,將國內安逸躺贏的傳統企業從睡夢中喚醒,重歸跑道,對它們來說,補齊「短板」是首要任務。

2019年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元年。以百信銀行、微眾銀行的創新型銀行的優勢在於規模小、模式新及創新快,傳統銀行的轉型決心也逐漸傳染至各類型銀行,這部分人的改革速度與深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依靠本行的先天優勢和資源,銀行創建金融科技子公司在2019年成為一股風潮,截止目前已有16家理財子公司和1家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獲批籌建或開業。但目前有成型的商業模式與顯著特色的銀行科技子公司還在少數,接下來數量的擴張將逐漸向質量的提高轉化。

供應鏈金融融入金融科技基因後,將行業隊伍中的先鋒與跟隨在後的小微企業用數字化技術串聯在一起,構成產業供應鏈生態圈,便於資源的傳導流動,既幫助規模企業實現產融結合,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

「疫情大可能會敲響經濟全球化的喪鐘」,開年來偶有此種悲觀的聲音傳來,但更為理性的思考該是,將原先放置在外的不合理產業鏈適當性收回在可控範圍內,長久地抑制風險擴展。縮放結合,不正是產業結構的最優調整方式嗎?未來伴隨區塊鏈的加入,供應鏈金融還會向跨行業的生態圈延伸開去,新的金融服務模式指日可待。

如果說2004年的第三方支付,2007年的P2P,2010年的電商小貸,2013年的寶寶類產品,都撿到了傳統金融機構「不作為」的漏,那麼接下來這群低頭尋「寶」的人就要懂得注視前方、遠方了。

深入行業,看清未來

經營者們對技術的應用越純熟,也越容易弄丟逃離舒適圈的勇氣。

《失控》的作者凱文?凱利曾提出「顛覆性的技術通常都是從邊緣而來的」,過去的十年互聯網衍生髮酵出數字化邏輯,進而重新定義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

現如今,「龍頭與初創,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多元與聚焦」的金融科技生態體系初現:龍頭企業更上一層樓,開始向平台轉換,成為全領域的金融服務提供者;一批早期的金融科技企業正挖掘金融服務空白和痛點,持續向縱深發展;傳統金融機構憑藉客群優勢、對金融的深度理解及完備的技術基礎加速追趕;眾多的新興參與者加入向技術壁壘更高、商業實踐路徑更長的細分賽道尋求突破......

焦慮者常存。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的數據顯示,到2022年全球金融科技市場估值將超過3100億美元。當C端的場景革命成功後,誰最先在金融領域佔領某頻道維度,誰就能夠率先在這輪轉型大潮中拋舊謀新,在各自的領域站穩腳跟。

沒有人是準備好的,但總有人始終準備著。要知道,在漢字表達中,「危」的後面就是「機」,每一次倒逼都將成就少數咬牙奔跑的黑馬,那些被絆倒的,將註定隨2020年逝去。

現階段,企業們沉浮的環境是藍海還是紅海已不再重要,在寒冬存活,待春天綻放。

2020年8月27日,在由億歐舉辦的「2020全球新經濟年會?新金融科技峰會」上,來自銀行、消金、保險、資管等領域的「金融人」將圍坐一堂,暢聊金融科技在各具體場景中的進階發展與前路走勢,共同見證金融科技的昨天、今朝與明日。

獲取峰會議程及報名鏈接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本文屬億歐原創。申請文章授權請後台回復「轉載」,聯繫相關運營人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COMMEND

推薦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上海蔚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範圍新增衛生用品、消毒劑的批發等
3月我國重卡銷售11.3萬輛,同比下降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