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證券發首份研報:乘用車需求二季度將迎拐點
作為首家新開業的美資控股券商,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於3月20日開業後便加速推進業務,並於4月10日發布首份研究報告,聚焦近期各界報以高度關注的中國乘用車市場,這也是受全球疫情、復工進程、全球產業鏈以及潛在政策刺激影響較大的行業。
摩根大通證券研究部負責人賴以哲對記者表示,2020年中國汽車行業的基本面主要面臨三個潛在壓力:一是由於新冠肺炎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消費信心和消費水平處於低位,需求可能自二季度緩慢恢復;二是春節之後,上半年企業復工復產的進度;三是投資者對需求回升及各項政策反應的預期與企業實際業績之間的拉鋸戰。
鑒於全球乘用車市場周期下行,在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中國市場也出現前所未有的需求疲軟。摩根大通證券預計,2020年乘用車需求同比會再次下滑7%,需求總量低於趨勢水平(1990萬輛)。但二季度後將出現拐點回暖。
賴以哲稱,2020年一季度,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乘用車需求預計下跌至少30%-40%。因此,關注點應是確定今年的拐點所在位置。「三季度乘用車需求將大致同比持平,四季度反彈約10%。所以,二季度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拐點,屆時汽車銷量增速逐步回升到正值區間,工廠恢復正常生產,經濟基本回歸正軌。」
長遠來說,該機構仍維持相對樂觀的態度,預計2021-2025年需求年複合增長率3%左右。以下四大因素將會共同發揮作用,支撐長期中國的汽車需求:
家庭收入持續增長,尤其是落後華東地區5-6年時間的低線城市;
汽車金融滲透率不斷提升,進一步增強了消費者的負擔能力。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約35%-36%的新車買家在20多歲的年齡段內,而2008年該比例僅為18%;
隨著中國保有汽車(已登記汽車)的老化,現有車輛有置換需求;
汽車價格降低。國產化也推動了成本下降,從而推動汽車價格下降。對大部分的大眾市場整車廠商來說,該機構預計國產化率超95%。
「綜合來說,2021-2025年汽車需求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至2025年,乘用車需求將達到2300萬輛,乘用車/商用車總計為2700萬輛。」賴以哲稱。
各界對於近期有望出台的整體財政刺激政策極大關注,汽車、家電等都是焦點。
摩根大通證券認為,額外的大規模刺激可能性低。「我們認為未來任何進一步的刺激措施都會比較溫和,或者以取消限購(包括新能源車)的形式出現。」賴以哲稱。
因此,該機構對政策刺激的的基準情景是,今年對於汽車方面,大部分政策回應可能會是救助措施,旨在恢復消費者信心、減輕整車廠商的壓力,以及提高中小企業的盈利或流動性。摩根大通證券並不認為中央政府層面會出台大規模減稅或財政刺激政策。
摩根大通證券表示,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比較樂觀,預計隨著傳統燃油車(ICE)市場份額的減少,新能源車滲透率會持續上升。
當然,新能源車行業(包括製造商和消費者)面臨的挑戰在中短期內仍會持續,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外國電動汽車品牌越來越多國產化生產,對中資品牌帶來進一步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