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書不知道怎麼讀?學學孔子他老人家就知道了

讀書不知道怎麼讀?學學孔子他老人家就知道了

隨著社會的變遷、生活節奏的加快,讀書彷彿也成了一件奢侈事。有些人或許還堅持著讀書的習慣;有些人案頭上的書或許已蒙了塵,偶爾拿起來翻兩頁;也有些人或許因各種關係,直接放棄了看書。

以上種種,不管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你只要問他"為什麼你買了這麼多書現在不看了?"或者"以前見你還偶爾看看書,現在怎麼從來沒見過了"?

他總會以社會環境的因素來應付,說一些"現在節奏多快,我上班都來不及,哪有時間看書",或者"我下班自己的休息時間都不夠,看書又太枯燥,沒什麼意思"。

可是,真的如此嗎?並不見得。

我認為不管社會環境如何,我們個人的時間是不會受到工作的剝削的,只要你有空,或者肯把刷抖音的時間分一點在看書上,那麼這也是一種學習呀,難道不是嗎?

當然,讀書很難,能好好讀一本書更難。

讀書不是一目十行,看看文字而已。要讀懂書或者吸取自己所需的知識,那麼必須得明白自己的讀書價值觀。

什麼是讀書價值觀?就是你對讀書的目的、意義和價值的理解,簡單的說就是你為什麼要讀書、讀什麼書、怎麼樣去讀好書等。

這是每一個想要讀書的人必須知道的觀點,不然你幹嘛去讀書呢?那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讀書價值觀呢?我以聖人孔子為例,簡單說道說道。

孔子,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他一生博覽群書、通古今、曉六藝,不僅在中國被稱為"至聖先師",就是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一代巨匠,是影響世界的"十大思想家"之一。

我為什麼要以他為例?除了他的身份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他的讀書方法在《論語》中都有記錄。

孔子讀書的目的

雖說孔子一生博覽群書、通古今、曉六藝,但是他的目的就很明確,就是通過內心的超越達到一種高層次的境界,也就是孔子經常說的"道"。

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裡,孔子所提到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一貫倡導的"仁"。產生的這種思想,和他所在的環境有巨大的聯繫,我們現在看書的目的當然不用為了那所謂的"道",我們可以看自己的專業書,看自己想要了解的新知識。

當然,也可以看孔子的著作,學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孔子的讀書方法

孔子非常注重讀書方法,他長期在教育弟子的過程中所總結的讀書方法不僅是辯證的,而且是唯物的。就拿他總結的"四結合"的讀書方法來說,就算是到了今天這個時代,也是非常進步的。

所謂的"四結合"就是指他在讀書的過程中大力倡導的讀書與思考的結合讀書與做人的結合讀書與實踐的結合博與約的結合

  • 讀書與思考的結合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說:只讀書不思考,就會惘然無所得,沒有啟發,這書就相當於白看了;而只思考不讀書,就總是會猶豫不決,不能決斷,不能解決問題。

不僅如此,孔子還非常重視引申和類推,如"由以知引申到未知,由以往推到未來"。

  • 讀書與做人的結合

關於這點,孔子曾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意思就是說,在履行孝、悌、仁、信等道德行為的同時,還要學習文化典籍。

  • 讀書與實踐的結合

《論語》中有一句:該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事也,多問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在孔子看來,知識的獲取除了多聞、多讀、多見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對別人的經驗加以考核後,才可相信。

不然的話,就很容易被別人誤導、帶偏。

  • 博與約的結合

博與約,簡單來說就是會"反",這裡的反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反覆,二是指舉一反三。

1.反覆

《論語》開篇就講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就是在反覆強調新舊知識的問題。

讀書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經過循序漸進的過程,反覆溫習才會有所提高。

2.舉一反三

"舉一隅不與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論語》中的原話,意思就是說: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

以上種種,不管是引申和類推,還是反覆閱讀,還是舉一反三,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都是值得去學習的,孔子作為一代傑出的文化巨匠,他的讀書價值觀是值得我們去稱讚和學習的。

儘管現在距孔子生活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上千年,但是這位已經故去的先師的讀書方法也是值得我們去反覆揣摩和領會的,"四結合"之法也是我們現在可以使用的最為方便的辦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子 的精彩文章:

子路做慈善請百姓喝粥,孔子為何派子貢把鍋砸了,把粥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