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掌故知魯 | 孔子為魯司寇像

掌故知魯 | 孔子為魯司寇像

孔子,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謙和的智者,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他那溫文爾雅的歷史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被人們普遍接受而鑲嵌在眾人的記憶里。

然而,孔子還有另外一種畫像,那就是在曲阜孔廟聖跡殿內一幅《孔子為魯司寇像》的石刻像。該像是孔子仕魯期間,身著官服時的一幅造像,刻石高134厘米,寬73厘米。據說,此像是出自唐代大畫家吳道子之手。

在孔子的一生中,曾有過一段入世從政的經歷,甚至一度官居大司寇之要職。

孔子從政時間雖短,但政聲良好,顯示了其卓越的治國才幹和外交能力。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期,正是禮崩樂壞的時代,周天子失去了對各諸侯國的控制,諸侯國之間相互征戰,社會矛盾加劇。孔子看不慣這種局面,他主張天下大同,提倡仁政德治,力圖重建社會秩序。但當時的魯國國君同樣面臨著權臣失控的問題,魯桓公的三個後裔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執掌著魯國的權力,稱為「三桓」。孔子由於沒有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便絕意仕進,在教學的同時,集中精力研究學問,構造自己的思想體系。

公元前501年,孔子終於有機會從政,他做上魯國的中都宰,也就是中都的行政長官。中都是當時魯國的一個重要城邑,在山東省的汶上縣。孔子上任後,制定了養生送死的禮節,年長的和年幼的人分別享有不同的食物,強壯的和體弱人分別承擔不同工作,男女別途,路不拾遣。該制度推行一年,周圍的諸侯國就紛紛效法。

魯定公見孔子治理中都頗有成就,第二年就將孔子升遷為魯國司空,主管全國工程建設。孔子根據土地的不同特性種植不同作物,各種作物得到最適合的生長條件,獲得了豐收。不久孔子就被魯定公任命為掌管司法的司寇。

公元前500年的春天,曾經兵戎相見的齊魯兩和好。夏天,齊國國君約魯國國君在兩國交界峽谷舉行結盟會儀式,魯定公準備好車輛隨從,準備赴會。孔子以司寇身份負責盟會時的禮儀事務。他對魯定公建議說:「我聽說有文事時一定要有武備,修武備時一定要有文備。過去諸侯踏出封地一定要有帶兵的官員策應,現在設置左右司馬。」魯定公接受了孔子的建議,設置了兩位主管軍事的司馬。

齊、魯國君相會,事先已經修築了盟會使用的高台,高台修建了三級台階。兩國國君按照禮,相互拱手作揖謙讓後登上了高台,舉行了饋贈應酬的儀式。之後齊國管事官員快步上前請求演奏四方民族的樂舞,齊景公允許後,齊國管事命亡國的萊國人手持矛、戟、劍、盾喊叫著擁了上來,企圖藉此劫持魯定公。孔子見情況有變,急忙跑過來,搶先上台,讓魯定公進入魯國侍衛的保護範圍之內,讓魯國將士「佔領高台制高點」,並對齊景公說:「我們兩國國君友好相見,被俘虜的邊遠之地夷人怎敢動武作亂,這不是齊國國君令諸侯的方法。邊遠之地不能圖謀中原,夷人不能擾亂華夏,俘虜不能沖犯盟會,武力不能強迫別人結好。這樣做對神是不敬的,是違背道義的,對人是失禮,這一定不是您的作為。」齊景公感覺到很慚愧,揮手命令萊國人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齊國的管事官員快走過來請示演奏宮中的樂舞,齊景公同意後,樂舞雜耍藝人小的侏儒開始表演起來。孔子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台階說:「匹夫胡鬧迷惑諸侯的,論罪該殺,請右司馬立刻執行。」右司馬遵命腰斬了表演的侏儒。齊景公十分害怕,面有愧色。

齊景公回到齊國,非常惱怒地責備臣子說:「魯國人用君子之道輔佐他們的國君,你們卻拿夷狄來誤我,讓我得罪了魯國君,怎麼辦?」齊國主管的官員說:「君子有了過錯就用實際行動表示道欠吧,小人有了過錯就用花言巧來推諉。您如果很痛心,就用實際行動表示道欠吧。」於是齊景公就把以前侵佔的魯國的鄆、汶陽、龜陰的土地歸還於魯。

這次外交上的勝利,更加鞏固了孔子在魯國的地位,他要實現自已的理想,強化魯國國君的權力,削弱專權大夫,重整社會秩序。定公十二年,他向魯定公建議說:「根據禮制,臣子的家中不得收藏武器,大夫的封不能建築高一丈、長三百丈的城牆。」應該收繳兵器,拆毀城牆。這個建議有利於加強魯國國君的君權,魯定公非常贊成。於是孔子命令弟子子路擔任季氏的總管,開始拆除三家的城池。但是,由於孟孫氏的不配合,墮城沒有進行到底。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代理魯國的國相。孔子參與魯國國政,使社會發生了很大變化。販羊的沈猶氏再也不敢靠欺詐騙人錢財,公慎氏休掉了淫亂的妻子,生活奢侈、違背禮法的深潰氏嚇得逃離了魯國。三個月後,商人在牛馬豬羊販賣中的欺詐絕跡,男子崇尚忠信,女子追求貞順,治安良好,外地客商來魯國都好像回到了自已的家。

齊國聽說孔子治國有方,非常畏懼,大臣們議論說孔子治理魯國一定會強盛。一旦魯國稱霸,齊國靠得最近,就會受到威脅,我們為什麼不先送一點土地與之結好呢?齊國大夫黎鉏說:「我們先試探一下,如果阻止不成,再送給魯土地也不晚。」於是就從全國挑選了80個美妙的女子,穿上華麗的衣服,讓她們學會了《康樂》舞蹈,又挑選了120匹身上長有漂亮花紋的馬,一併贈予魯國國君。女樂和馬車都陳列在魯國都城門外,季桓子聽說後,換上便衣到城外看了三次,打算接受,就勸魯君外出周遊看了一天,懈怠了國事。此時,孔子的弟子們紛紛勸孔子離去,孔子說:「魯國就要舉行郊祭大典,如果祭祀以後還按照禮制將祭祀用的肉分送給大夫們,那我就留下來。」季桓子接受了齊國的女樂,一連三天都不管國事;祭祀也不按常例分送祭肉,孔子失望了,便決定離開魯國。魯國樂師師已聽說後為孔子餞行,他對孔子說:「先生您沒有過錯。」孔子說:「我可以唱一首歌嗎?」於是唱道:「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哉游哉,維以卒歲。」回去後師已如實向季桓子回報,季桓子長嘆聲說:「夫子是怪罪我荒淫啊!」

孔子的掛冠離任,表面看似不滿季桓子的奢靡無恥,實則是與三桓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孔子從政後,極力維護國君權威,加強公室力量,削弱三桓勢力。他借三桓家室內大權旁落,家臣作亂的機會削弱了三桓勢力,既起趕走、誅滅禍亂大夫的家臣,又拆除了作為屏障自恃的三桓都邑城牆。

當時三桓無心顧及孔子對其權力的削減,因此孔子拆都邑他們並不反對,待到孟孫氏家臣公斂父點破玄機,三桓才醒悟過來,孔子明著是幫助他們削弱家臣勢力,但實際上是剝奪他們的權力。

既然三桓已經知道了孔子的用心,就處處掣肘,矛盾加深。因此,孔子唯有見機離去。

孔子執政時間很短,卻勤於政事,銳意革新,夾谷會盟,聲名遠揚,使魯國面貌煥然一新,司寇孔子在魯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我們今天再看這幅《孔子為魯司寇像》,我們可以遙想孔子當年意氣風發的豪氣,也能深深體會到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孔子壯志難酬的惆悵與無奈。

另一面的孔子,人生依然精彩。

作者:孔志剛 劉國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子 的精彩文章:

為人處世重在德行,孔子所說德行人人都能做到
亂侃秦漢財經史:孔子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