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讓我們一起緬懷屈原

讓我們一起緬懷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在前278年4月10日(農曆五月初五,距今已2297年)這天,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
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有人不禁會問,我們不是每逢端午節紀念屈原嗎?怎麼是4月10日是屈原的忌日?

其實一開始,端午和屈原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大。

隨著物質社會的發展,端午開始有了「紀念故人」的文化內涵。比如越國故地的人認為端午節是紀念越王勾踐、吳國故地的人則紀念伍子胥、曹娥,在其他地區還有紀念介子推、陳臨等說法。

2018年9月16日,演員在秭歸縣屈原故里景區為遊客表演歷史舞台劇《禮魂》。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

漢代開始,就出現了屈原與端午節有關的說法, 到動蕩的魏晉南北朝,屈原的精神氣節為士人所尊重,他與端午習俗的傳說也開始不斷豐富起來。

隋唐時期,端午紀念屈原已經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同,競渡和吃粽子成為端午節的主要內容,賽龍舟是由官府主持的規模盛大、熱鬧非凡的娛樂活動。

直至今日,屈原精神已與端午節深刻融合,人們在端午節這天紀念屈原。

屈原為何能經過幾千年仍被紀念敬重?

因為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高度。

曆數古今中華先賢,列在前幾位的,當有屈原。更有人認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紀念價值的愛國精神締造者,第一個真正具有忠肝義膽、滿腹才情,敢於以身殉國、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的愛國主義戰士。

屈原人生的另一個高度是他的文學成就。他創作的《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聳立起中國文學風光雄奇的巔峰。

《離騷》被公認為中國古代文學史 上篇幅最長、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政治抒情詩。

《天問》以奇特的詰問形式、異常神奇豐富的想像力,一連向上蒼提出170多個問題,涉及天文、地理、文學、 哲學等許多領域,既敬天尊神法道,又借天問道、借古喻今,叩問現實,質疑巫術的盛行,充滿科學求索精神。

《九歌》在祭歌基礎上提煉而成的,結構精巧,斑斕 絢麗,美輪美奐,塑造了或優美妖嬈或莊重典雅的雲中君、湘君、湘夫人諸神形象,成為傳世經典之作。

屈原形象的注入,無疑賦予了端午節這個節日深刻的精神內涵,也讓端午節有了永恆的生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屈原 的精彩文章:

簡述歷史 ,秦律的故事
屈原被流放,遇一老人被嘲笑,隨後自沉汨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