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戰爭時,國軍中將這個軍銜多到爛大街,但想再進一步難如登天

解放戰爭時,國軍中將這個軍銜多到爛大街,但想再進一步難如登天

在民國時期,各地軍閥為了搶佔地盤,到處混戰。為了達到私利,時常出現各路軍閥內部亂授銜的事情,因此在國民黨軍隊中,軍銜一般都比較高。這一點尚且可以解釋,但是有一種亂象就難以解釋了,那就是國軍中到處都是中將,人數堆積成山,可是想要晉陞到更高階的上將,就會非常困難了。

國軍有將領數千,被授予中將軍銜的有900多位,人數佔比實在不少。而且更亂的是,在國軍中將中,既有軍長,也有副軍長,甚至還有很多師長。按照制度,中將再往上就只有上將了,按說成為中將應該很難,可是國軍中卻有著龐大的中將隊伍。

而且在中將當中,有的按照軍功,完全可以被授予上將軍銜了,可是國民黨中央卻遲遲不予授銜。上將總共不過幾十人,就算加上那些被追封的,也不過百人。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國軍中,軍銜和軍權是兩碼事,軍銜高也不一定就有實權。不過,大家還是擠破頭地想要被授予高階軍銜,這是因為,在國軍中,軍銜就意味著國民黨中央對於這位軍人的認可度,是對他的軍事能力的體現,是他作為一名軍人的尊嚴。如果說這個理由太過於空泛,不適合大多數人,那麼最接地氣的理由,就是軍銜等級在國軍中就意味著收入等級。國軍將領大都喜歡小資情調,喝要喝進口紅酒,住要住別墅豪宅,因此花費自然不少,軍銜高了,當然合他們的心意。

而中將之所以很難成為上將,也是因為這個因素。國軍中的上將人數有著嚴格的人數管控,想要晉陞,只能是上將隊伍中有人退了下來,或者是有人死了,這些中將才有機會晉陞。可是900多名中將等著晉陞,哪能有這麼多的機會呢?而且還不斷地有少將晉陞為中將,這就導致了中將人滿為患,每年都在不斷增長。

國軍當中,中將的職位也很混亂,還有很多師長。其實起初師長大都是少將軍銜,只有極少數表現太優秀的師長才會成為中將。可是在1946年,國軍進行了一次整編,這種情況就被徹底改變了。李天霞、鍾松等等都是代表,改編之後是師長,也是中將。有些人雖然軍銜上是師長,但是實際上所轄部隊人數眾多,已經相當于軍長了。但是軍長理應是中將,這就導致很多師長與軍長一樣,都是肩膀上掛著兩顆星。

在國軍中,像是邱維達、熊笑三等軍長,按說應該是上將了,但是他們還都是中將軍銜,除了軍長,國軍當中還有很多副軍長也是中將軍銜,當然,條件是必須是資歷老的副軍長,如果是一些資歷比較淺的,反而會是少將軍銜,還不如一些師長。

中將軍銜人數眾多,管理混亂,經常有職務上比自己高的長官,軍銜卻與自己一樣。軍長再往上是副司令和司令,按說這樣的職務,怎麼說也應該是三顆星了,可是實際上,管著5到10萬部隊的司令,肩膀上大都還是兩顆星。就像是黃百韜這樣的人物,也依然是中將,還是沒能到上將軍銜。

在國軍中,中將想要再往上升一點,到達上將軍銜,那太困難了。一堆人擠在這個軍銜隊伍中,動也沒得動。但是也有一個辦法,一定能夠成為上將的,那就是當上正牌剿總司令,那是妥妥的可以坐上上將寶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浮沉 的精彩文章:

還記得98年抗洪流淚的老將軍嗎?如今已逝世,兒子也非常優秀
新中國建立後,為何把六大名著刪減了兩本?刪減的這兩本無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