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彬評價瑞德西韋最新療效數據:與藥物聯繫需慎重

曹彬評價瑞德西韋最新療效數據:與藥物聯繫需慎重

針對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4月10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瑞德西韋同情用藥的回顧性分析結果,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團隊和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教授對瑞德西韋的最新研究結果發表評論文章。

該研究結果是瑞德西韋同情用藥項目中截至目前的最高質量數據。但是由於缺乏對照組,因此不能作為最終評價結果。文章作者強調了較高癥狀改善率和較低病死率的數據是否科學有待評價。

曹彬為通訊作者在NEJM上最新發表的評論文章稱,瑞德西韋同情用藥研究文章的數據與瑞德西韋的使用能否建立直接聯繫仍需慎重。瑞德西韋治療重症患者的評估療效需要等待仍在進行的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RCT)結果。中國主導的兩項瑞德西韋試驗將在4月27日結束。

13%病死率可靠性需要打問號

這項瑞德西韋同情用藥文章納入分析了53例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和歐洲(義大利、法國、荷蘭)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68%的患者在氧氣支持類型方面得到改善,有創通氣患者的死亡率降至18%,重症患者病死率13%。

曹彬團隊認為,首先重症患者病死率13%這一數據是否可靠需要打上問號。文中提及擬對納入研究的患者隨訪28天,但從數據顯示中位隨訪時間為18天,至研究截止明確死亡或出院結局的患者僅有32名。在這些明確死亡或出院結局患者中,病死率為23%,進一步按照是否接受有創通氣分組,病死率則分別為43%和6%。

此外,文中提及的兩個概念臨床癥狀改善和氧氣支持分級改善應予以區分,在結果中重點強調了68%患者氧氣支持分級得到改善,而非臨床癥狀改善。

曹彬教授團隊表示,治療的整體效果是自發改善、非特定反應和特定治療效果的總和,若不設置對照組,無法得知患者病情的改變是由於瑞德西韋本身的療效,還是新冠疾病本身疾病自然轉歸的作用或瑞德西韋的安慰作用。

這項研究結果解讀應更多地局限於53例新冠疾病患者疾病進程情況,與之前的病例報道區別是這些患者大部分(75%)接受了為期10天的瑞德西韋治療,而不應將患者病情的改變直接歸因於瑞德西韋。

全球臨床試驗最大不同在於治療窗口

曹彬教授在3月31日的一次公開網路交流中,把中國的瑞德西韋臨床試驗與世衛組織、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臨床試驗進行比較稱,最大的不同在於治療窗口(treatment window)。「我們採用嚴格的招募標準,我們認識到只有採用早期患者才對實驗結果是有效的。」曹彬教授說道,「NIH和世衛組織沒有對治療窗口期有要求。這是我認為中國、NIH、WHO實驗最大的不同。」

根據曹彬教授的瑞德西韋臨床試驗,重症患者招募的治療窗口期為小於12天,輕症患者治療窗口期為小於8天,也就是從患者發病到這一期間,患者沒有接受過任何其他治療。這也為中國瑞德西韋的患者招募帶來難度。但世衛組織和NIH的研究沒有這一窗口期的限制。

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教授在另一篇發表在NEJM評論文章中指出,應注意到各國的住院標準、治療流程、醫療設備、支持性治療等存在較大差異,死亡率的比較需要更為嚴謹的對照。還應注意該研究觀察到60%的副反應,部分患者出現嚴重副反應,因此藥物需在醫療條件保障的情況下使用。

藍柯教授還指出,該研究雖然顯示了瑞德西韋似乎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缺少安慰劑組或不用藥組的對照觀察,缺少病毒載量、排毒時間等重要的病毒學指標評價其抗病毒療效。「像瑞德西韋這種阻斷新合成的病毒RNA的藥物,在病毒載量相對較低的感染早期或輕症病人中可能具有更好的療效。」 藍柯教授指出。因此,對瑞德西韋在新冠治療中的效果目前還只能持謹慎的樂觀態度。

他同時稱,瑞德西韋對埃博拉病毒的聚合酶具有更好的親和力,但冠狀病毒編碼了一個具有糾錯能力的核酸外切酶,目前不知道這是否會影響瑞德西韋對新冠病毒的抗病毒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瑞幸「不幸」:自曝22億財務造假,股價瘋狂熔斷,集體訴訟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