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日軍10厘米野炮,真實口徑105毫米,日軍最好的野戰炮系列

二戰日軍10厘米野炮,真實口徑105毫米,日軍最好的野戰炮系列

二戰以及侵華戰爭中,日軍裝備較為廣泛的重型野炮是10厘米野戰炮,這種火炮在當時日軍中發展較為全面,擁有多個型號,是日軍重要的重火力武器。

10厘米野戰炮的發展經歷

雖然日軍稱其為10厘米野戰炮,但是火炮的真實口徑是105毫米,或許日軍也不在乎那5毫米的差別吧。

最早的10厘米野戰炮是1905年從克虜伯購買的,當時日本還獲得了製造許可證。因為日軍當時更看好螺式炮閂,克虜伯公司還專門修改了設計,據稱最少有20門克虜伯公司的原廠貨被運抵日本。在日本國內生產的型號,炮架經過降低和減重,仰角也有提高。

這種火炮被日軍稱為三八式10厘米野戰炮,火炮全重2594千克,運輸重量3214千克,高低射界-2°~15°,方向射界6°,炮口初速度540米每秒,最大射程10千米,改進後最大射程提升至12千米。

三八式在一戰時期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到二戰時已經比較落後,除了射程還勉強跟得上,其他方面都不太行,因此二戰中主要裝備在中國戰場和本土。

有了三八式的經驗,日本在1925年自研了14年式10厘米野戰炮,但是這個實驗品效果並不好。它的炮膛為間斷的螺式炮膛,使用了液壓后座結構和開式炮架,但是輪胎為笨重的木輪。

設計時考慮了馬匹運輸能力,計劃中為8匹騾馬拖曳,後來又設計了專門的拖拉機拖曳。火炮能夠發射高爆彈、穿甲彈、燃燒彈和瓦斯彈等。火炮的射程和精度不太滿意,總共只生產了64門。

14年式火炮重3115千克,高低射界-5°~33°,炮口初速度620米每秒,最大射程13256米,射速6~8發每分鐘。

真正比較滿意的10厘米野戰炮是92式,該炮在14式服役前夕開始研製,因為當時14年式的許多技術問題,92式的研製計劃被推遲,這期間日軍又增加了一些要求,希望火炮能夠盡量輕量化,提升火炮射程。

1932年火炮完成設計,1934年開始服役參與戰鬥。火炮全重4364千克,一根細長的炮管,以及開式炮架上鏟板式的助鋤結構是它最明顯的特點,長跑管不利於交通運輸,而準備射擊的時候需要把鏟板砸進地里,轉移時又需要把鏟板全部橇出來,實用性並不好。

不過火炮其他方面還不錯,發射「尖銳彈」時最大射程18.3千米,發射高爆榴彈時最大射程13.5千米;它在當時18千米射程級別中是最輕的火炮,實戰證明它在反炮兵和壓制射擊時效果突出。

二戰日軍最後一款10厘米野戰炮的研製開始於1943年,不過它其實是為坦克準備的火炮,為了應對盟軍可能出現的重型坦克,它被成為4式105戰車炮。

這種火炮並未服役,但是性能還不錯,它有一根64.7倍徑的炮管,初期的測試中,它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了150毫米均質鋼裝甲,1944年年底的測試中,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了200毫米均質鋼裝甲,打擊威力還是很可觀的,更重要的是它還能擔任超視距火力支援任務,有點類似於蘇軍的SU-152。

雖然4式105戰車炮的性能不錯,但是當時日軍已經沒有能力生產它了,而且也拿不出合適的搭載底盤,它那將近7米長的炮管也並不方便,只能說它生不逢時吧。

二戰日軍難得的重炮

對於日軍來說,作戰的地區主要是道路交通不便的東亞、東南亞地區,而且如我國軍隊,本就缺乏重武器,像10厘米野戰炮這樣的重量和射程,反而很適合作為師團的支援火炮。

從當時日本的國內生產水平來看,除了海軍獲得大比例資源,批量建造艦炮,陸軍分得的配額實在是有限,就連92步兵炮這種耗材少的火炮都只生產了不到4000門,因此重量輕的10厘米野戰炮就更顯得寶貴了。

倒不是說10厘米野戰炮有多優秀,只是相對來說在當時情況下,是日軍手中各方面性能比較均衡的重炮,作戰威力和發展潛力都不錯,只可惜日軍進行的戰爭本身就是不正義的,我們還是得慶幸日本當年沒能大規模生產這類火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百年中國留學生,既有扶不起的下跪人,更有打不斷脊樑的中華魂
一戰奧匈帝國37毫米狙擊炮,用狗拖著跑,專門克制敵人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