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嫩江草原七千年鷹的形象

嫩江草原七千年鷹的形象

嫩江草原七千年鷹的形象

嫩江草原七千年鷹的形象——昂昂溪遺址出土的浮雕陶鷹史前陶鷹的完整形象

1989年6月3日,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昂昂溪遺址的滕家崗,出土了陶器上的浮雕魚鷹。魚鷹浮雕出土於滕家崗的文化層中,是一塊大型陶器的器耳陶片,陶質為泥質灰褐陶,在接近陶器的口沿處,用浮雕的形式塑造出了一個展翅騰飛的魚鷹形象,作為器物的器耳,是一件具有使用功能的裝飾品。

昂昂溪出土的陶鷹浮雕昂昂溪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著名的細石器文化遺址,昂昂溪細石器文化,考古學上稱之為「昂昂溪文化」。

昂昂溪文化,以五福遺址最具有代表性,並馳名中外。昂昂溪文化發現於1928年。我國著名考古先驅梁思永先生於1930年9月,在五福遺址進行了科學的考古發掘,確定昂昂溪文化的相對年代,距今大約六千年。1998年經對滕家崗墓葬人骨進行的碳14測定,相對年代距今6981±69年。

在昂昂溪史前文化中,出現了魚鷹的形象,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中最早出現的完整的「鷹」的形象。這件魚鷹浮雕頭尾全長65厘米,兩翼全長15厘米,最高凸起達15厘米。

魚鷹的形象,以附加堆紋戳刺坑點兒的形式出現,造型簡練概括,形象古樸生動。鷹頭側向左方,兩翼伸展呈弓形振飛狀。身體由上至下略呈S形,體現了動感十足的曲線美。

魚鷹通體用戵刺紋裝飾,兩翼等距兩列戵刺坑點兒,最長處為12個戵刺坑點兒。頭和身體由上下五列坑點裝飾,尾部四列坑點兒。坑點兒由戵刺方向所致,呈園窩或左右斜長坑點兒。戵刺紋是新石器時代,常用的一種裝飾方式。

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大體在距今7500—4500年的時限。

我國北方第四紀全新世以來古氣候在距今7500—2500年出現溫濕氣候,相當於我國仰韶溫暖時期或歐洲氣候最佳期。植物面貌為闊葉林——草原植被。在距今11000—7500年和2500年以來古氣候略偏冷。所以在昂昂溪細石器文化的繁盛時期,是氣候和自然環境的最佳期,昂昂溪所處嫩江流域,適宜於漁獵經濟的發展,使昂昂溪文化成為我國北方草原文化的基石。

我國北方民族的鷹崇拜

鷹,是我國北方草原民族的偶像和圖騰崇拜,源於北方民族的漁獵、游牧生活。昂昂溪出土的完整的魚鷹浮雕,是史前昂昂溪先民創造的完美的鷹的形象。

瀋陽新樂遺址出土了木雕鳥頭,專家釋為「太陽鳥」,距今有6000多年。黑龍江密山新開流,出土了一件骨雕鷹頭,是距今五千年前肅慎先世的獵鷹形象。內蒙古敖漢旗解放營子遼墓,出土了彩繪契丹人《駕鷹圖》。黑龍江省阿城市白城金墓,出土了「海青拿天鵝」鎏金銅帶銙。

遼代契丹族狩獵常用獵鷹,「海東青」最為著名。女真族特別尊崇海東青,女真的族稱也源於鷹——海東青。女真人是捕捉海東青的能手,海東青是女真人心目中最崇高、最神聖的英雄。在長期捕鷹、馴鷹、放鷹的生活中使女真人的民族精神充滿了「鷹」氣(俗本鷙勁)。

女真的族稱源於海東青,女真語中的女真與海東青,發音完全相同。以海東青命名的女真族名又與女真語「太陽」相近,漢語釋義為「東方之鷹」。

生活在我國北方的現代民族滿族、蒙古族、達斡爾等民族,都有馴鷹,尊崇鷹的傳統習俗,鷹在北方民族的生活和信仰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鷹,代表了北方民族的民族精神,剛健、勇猛、強勞耐苦、愽擊長空,無畏向前,具有神奇的力量。北方民族是「鷹」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形成,民族的融合,國家的統一和繁榮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嫩江流域歷來是北方民族生息的地方,北方民族創造的嫩江草原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嫩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那麼什麼能代表北方民族的民族精神,只有「鷹」能代表北方民族的精神和歷史。

鷹為北方民族的標識

昂昂溪史前文化,就已經出現了形象具體的鷹。歷史隨著時間千斗百轉,但鷹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卻超越時空,從古到今世代傳承。

滿族、蒙古族、達斡爾族等漁獵民族,是鷹的傳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北方民族,傳承著鷹的民族精神和鷹的民族文化傳統。在北方民族地區,到處可以見到鷹的形象,感受到鷹的精神和鷹的文化氣息。

瀋陽市曾是後金故都,東北首府。瀋陽市就用新樂遺址出土的六千年前的「太陽鳥」,作為了瀋陽市的城市標誌。在火車站廣場、市委市政府廣場,圖騰柱的頂端就是「太陽鳥」。

世界上多數城市都有自己的獨具特色的城市標誌,不可替代地體現了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城市的靈魂。

昂昂溪的七千年文化,是齊齊哈爾的歷史之源,「鷹」最能涵蓋齊齊哈爾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近三百多年來中華民族抗擊外辱的重大歷史事件,多與齊齊哈爾有關。1685年6月(康熙二十四年),清廷為反擊沙俄對中國東北邊疆的入侵,決定進行雅克薩自衛反擊戰。都統彭春率水、陸軍北進,反擊沙俄的入侵。陸軍萬人,攜巨炮200門,自江西齊齊哈爾屯出發。

1900年沙俄進犯省城齊齊哈爾,壽山將軍以身殉國。是年以齊齊哈爾為中心,爆發了抗擊沙俄的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瑗琿副都統鳳翔所部清軍與齊齊哈爾義和團首領張拳師率領的義和團密切配合,與俄軍展開白刃戰,因敵強我弱鳳翔將軍戰死。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11月4日至19日,在齊齊哈爾嫩江江橋(泰來縣),爆發了馬占山將軍親自指揮的,震驚中外的「江橋抗戰」。在解放戰爭時期,齊齊哈爾是最早解放的省會城市,為東北的解放和全中國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齊齊哈爾是抗美援朝的後勤保障基地,全民參加了保家衛國的支前運動。

第一個「五年計劃」,齊齊哈爾是年輕共和國率先建立的工業基地,為共和國的成長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在新的歷史時期,齊齊哈爾與時俱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成為我國重要的裝備業基地、商品糧基地。

齊齊哈爾是「鷹氣」十足的城市,敢為天下先,敢於奮鬥,敢於搏擊。鷹擊長空,愽擊萬里,俗本鷙勁的鷹氣,創造了齊齊哈爾歷史文化的輝煌。

齊齊哈爾是北國明珠,黑龍江省歷史文化名城,這樣一座具有光榮鬥爭傳統的城市,又有鷹氣傳承的城市,理應有自己的城市標誌。

縱觀七千年,只有鷹能代表齊齊哈爾的精神和魂魄。昂昂溪出土的鷹,是齊齊哈爾無可比擬的城市標誌,是先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和文化遺產。是遺產就應當繼承,昂昂溪出土的鷹是齊齊哈爾人民的偏得。鷹是北方民族精神的代表,用鷹氣振奮民族精神,繼往開來,昂揚向上搏擊長空,為齊齊哈爾開創美好未來。

作者霍曉東 傅惟光

傅惟光 齊齊哈爾市文物管理站 副研究員。

滿族文化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完顏汪氏來雙城的第一人
老北京旗人愛炒菜,萬物皆可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