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只要一滴血,5分鐘就能鑒別出哮喘!竟是這種細胞起著關鍵作用,快看看

只要一滴血,5分鐘就能鑒別出哮喘!竟是這種細胞起著關鍵作用,快看看

審閱者: 王玉霞(北京醫院)

還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用一滴血就能查出癌症」的醫學黑科技一經發表就在醫學界鬧得沸沸揚揚。

隨後,專家們忙著在各類學術大會上「糾正說法」,媒體們也忙著「闢謠」和「正名」……咱先不談這「一滴血」診斷癌症是否可行,除了癌症以外,它對疾病診斷還有啥其他作用不?比如……發現哮喘?

別說還真有!近期,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道了一項診斷哮喘的新技術,並稱:只要在區區一枚診斷晶元滴上一滴血,就可以在 5 分鐘內快速鑒別出哮喘。

在了解研究前,先來瞧瞧哮喘的「犯罪史」……

哮喘是一種頗為常見,並且具有潛伏性的嚴重慢性疾病。

它以呼吸急促和喘息反覆發作為特徵,也可以單單表現為胸悶和咳嗽。

據估計,目前全球患有哮喘的人數高達 3 億,年死亡人數達 40 萬。

平日里的室內外過敏原、刺激性煙霧、冷空氣和劇烈運動都可以作為哮喘的誘因。

臨近秋冬,當熟悉的霧霾再度來襲時,哮喘發作數量又該攀升一波了……然而,即使能誘發哮喘的因素似乎無處不在,目前科學家仍然沒有完全明確它發生的根本原因。

找不到發病原因,就意味著診斷和治療的難度較大。如果哮喘在運動和睡眠期間不慎發作,那麼處理不當可是會危及生命的。

目前,主要能用於診斷哮喘的檢測手段大致有 2 種,肺功能測試和氣道反應性測試。不過這兩種方法都需要患者的配合。

也就是說,如果就診者是兒童或者老人(這類哮喘患者可不在少數),可能就會發生誤診。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2008 年,Aaron SD 教授就在他的研究中發現有大約 30% 的哮喘患者被誤診。

1999 年和 2009 年的兩項研究都表明,部分老年哮喘患者被漏診。

由此看來,人們在診斷哮喘上確實急需一項能夠普遍適合大眾、準確便捷的好方法……

「一滴血診斷哮喘」的關鍵所在——中性粒細胞

早在 1995 年,人們就發現,除了嗜酸性粒細胞外,還有一種很常見的血細胞在哮喘的發病中起著關鍵作用,在哮喘病人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經常能見到它的大量「繁殖」。它就是我們熟知的中性粒細胞。

於是,科學家們將目光鎖定在了這種「平常卻不平凡」的細胞上。

他們在實驗中觀察中性粒細胞的遷移速度,趨化指標(趨化過程中偏離軌跡)和趨化速度三個指標,並發現哮喘患者的中性粒細胞遷移速度和趨化指標沒多少改變,而趨化速度卻下降明顯!

他們推測,之所以哮喘患者的中性粒細胞的趨化速度會減慢,可能是與 P-選擇素機制的黏附性有關係。

具體來說就是,人們發現中性粒細胞黏附於P-選擇素的這個動作是通過「P-選擇素糖蛋白配體-1」介導的。

而過敏性哮喘患者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表面的「P-選擇素糖蛋白配體-1」表達會增多。

既然「量化中性粒細胞的趨化速度就可以發現哮喘」,那何不給讓哮喘患者們挨個測測各自的中性粒細胞趨化速度,看看情況如何呢?

由此,Sackmann EK 教授和他的同事在 2012 年發明了一種手持式的微流控中性粒細胞趨化設備,它的底部是中性粒細胞純化和轉移通道,頂部是放試劑和防止蒸發的多功能蓋。

設備利用P選擇素純化中性粒細胞,利用甲醯甲硫氨醯亮醯苯丙氨酸 (fMLP) 作為中性粒細胞的化學趨化劑,在 5 分鐘之內就能從 1 滴血中快速分選出測試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

隨後,研究人員用這個設備檢測了 23 位哮喘患者和 11 位非哮喘過敏性鼻炎患者。

結果發現,哮喘患者的中性粒細胞向著底部趨化物遷移的速度明顯比非哮喘患者慢。

如果把中性粒細胞的遷移速度 1.55 μm/min 設置成哮喘的診斷標準,那麼診斷敏感性可達 96%,特異性可達 73%。

也就是說,只要採集受試者的一滴血,就能在 5 分鐘內幫助人們解決「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鑒別難題,成功發現哮喘。

顯而易見,這種方法所需的受試者配合度遠比「肺功能測試」和「氣道反應性測試」小的多,同時也解決了幼兒和老年哮喘患者易漏診的難題。

雖說目前這項檢測手段仍在研究當中,也仍需要更大範圍的實驗再次證明它的有效性(畢竟本次參與研究的受試者人數仍比較局限),但我們已能感受到它為「哮喘診斷」所帶來的一場革新,也期待著這項技術能夠讓更多的哮喘患者早期發現疾病,從而儘早得到控制。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醫典 的精彩文章:

張文宏為啥說新加坡是「武當派」?1月2日管控就開啟,不得不服!
35歲男子手臂長出「小山丘」摸起來如雞蛋,醫生:多數不是癌症,最好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