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持續入侵,很可能是人畜公用病增加的主因
科學家仍在努力探索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的來源,希望弄清楚最早是哪種動物傳給人類,但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人畜公用病(zoonoses)出現?最新研究指出,這可能與「鄰近性」有關,隨著人類社會持續入侵自然世界,與野生生物更多接觸,不可避免地增加病毒擴散的風險。不論源頭是哪個物種,造就大流行的可能還是人類自身。
《皇家學會報告B:生物科學》(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新研究指出,人類基於狩獵、貿易、城市化等目的對自然界的持續利用,破壞了野生生物自然棲息地並改變動物的種群,而這些行為很可能正是導致人畜共患病傳播的直接原因。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編寫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CUN Red List),截至2019年,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非馴化哺乳動物受到威脅,只是儘管人類活動確實減少地球上動物的多樣性,一些能夠適應人類行為的物種也因此變得極為豐富,像是老鼠。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流行病學家Christine Johnson指出,隨著自然棲息地減少,野生生物與人的接觸越來越緊密,為了適應人為活動和自然景觀的改變,野生生物也開始改變其分布位置。
「這加速了來自野生動植物疾病的爆發,使我們處於大流行的風險中」。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比較截至2013年為止野生哺乳動物和馴養哺乳動物的數據,確認哪些相互作用使我們面臨人畜共患病毒的最大風險,結果不令人意外的是,就像牲畜一樣,那些被馴養的動物與人類飼主共享最多病毒,是野生動物的8倍。
在野生生物中,有三種動物有最大的外溢病毒(spillover viruses)風險:蝙蝠、嚙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而這些人類共享最多病毒的動物,正是最適應人類主導環境且數量增加的類別。
不僅如此,團隊推測估計,即使是那些受到過度開發威脅、喪失棲息地的物種,其人畜共有病毒的數量也比因其他原因素量減少的物種多上2倍。這意味著當人類與野生生物距離拉近時,有更高的風險讓病毒散播出去,很可能人們一直低估了這種情況的真正危險。
「我們必須認真看待我們是如何與野生生物交互,以及哪些活動又會將人類與野生生物的距離拉近。沒有人會希望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流行病。人類得找到與野生生物安全共存的方法,動物可以給我們的病毒可不會少。」
(首圖來源:pixabay)
※幫鋰離子電池加裝「溢洪道」,有效避免失控連鎖反應
※110國想買!韓國製武肺篩劑勢頭猛,Seegene年度銷售估增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