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衡的這兩個發明,一個被從教材中廢除,一個被印在韓國的錢幣上

張衡的這兩個發明,一個被從教材中廢除,一個被印在韓國的錢幣上

渾天儀和地動儀都是張衡的發明,其中地動儀被用來監測地震動態,渾天儀則用來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眾所周知,地震發生的具體時間與地點都很難通過儀器檢測出來,以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都暫時沒辦法做到,不然唐山大地震與汶川大地震發生的時候災情也不會如此嚴重。

地動儀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唯一能監測地震的儀器,發明者是張衡。他自己就親身經歷了多次地震,深感於地震巨大的危害,決心發明一個能檢測地震的儀器。經過許多年的研究,他在陽嘉元年的時候終於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

地動儀的構造看上去並不複雜,一共有八個方位,八面都有一個嘴裡含著珠子的龍頭,下面又有一隻蟾蜍。當龍口中珠子落到蟾蜍嘴裡的時候,就說明這個方向即將發生地震。

那麼這個儀器究竟有沒有用呢?史書中曾經有過相關的記載,有次儀器的一個珠子突然掉落,但生活在京都的人們並沒有感受到地動,所以大家都覺得地動儀根本就沒用。

但沒過幾天,千里之外的城市突然來人說那裡前幾天的時候發生了地震,方向與掉落珠子的方向是一致的,從此人們就對於地動儀的作用深信不疑,對於張衡的製作技術更是讚歎有加。不過可惜的是,因為年代過於久遠,地動儀的製作方法已經失傳了,找遍史料也只能找到零星一百多字的記載。

原本我國的歷史教材裡面是將地動儀記錄在其中的,但因為無法解釋清楚這種儀器的構造和原理,經過考慮後,教育部門還是決定將這一內容刪減。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否認地動儀的存在,地動儀依然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說完了神奇的地動儀,我們再來說說渾天儀。

渾天儀其實是一個總稱,其中包含了渾儀和渾象兩種儀器,而渾儀便是用來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其實渾儀的發明者應該是西漢落下閎,但他製作的儀器過於粗糙,後來是張衡將其改進。最早的渾天儀成型於明朝,現在在南京的天文台還有實物。

相比之下渾天儀的構造就比較複雜,古人在一個大圓球上面刻畫出不同的星宿,赤道、黃道、恆隱圈、恆顯圈等內容也被畫了出來。要知道古代是沒有天文望遠鏡的,古人觀測天象只能靠肉眼,但他們居然能憑藉著想像力和觀察力總結出如此多的天象規律,實在很了不起。古人通過觀測天象創造出了許多與天文相關的學說,比如說宣夜說,渾天說。

張衡就是渾天說的忠實擁護者,他改造了渾天儀,將前人的研究成果繼承完善,在他的幫助下,人們知道了更多的天文現象,同時還能預測天文現象。每天晚上都有專人會將儀器上的天文現象記錄下來,與天上實時的天文現象比對,結果發現記錄和現實情況完全符合。但後來渾天儀也失傳了,歷史上只留下了很少的記載。

比起地動儀來說,渾天儀的研究意義似乎要小很多,因為目前實際上已經出現了許多新型的天象觀測儀器,這些儀器使用更方便製作更精良,可以完全取代渾天儀的作用,所以我國歷史書上也沒有正式記載過這一儀器。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韓國居然把渾天儀這一圖案運用到錢幣製作中,自從2017年之後,韓國紙幣的背景圖上就出現了中國發明渾天儀。

他們這種行為就是想暗示,渾天儀是屬於韓國的。畢竟中國只有零星的相關記載,目前沒有發現渾天儀的實物,所以韓國方面只要找出一些相關的記載,就能厚著臉皮說這是韓國人發明的。其實之前韓國就已經有過許多類似的行為了,也許因為韓國建國歷史短,國內歷史文化遺產不多,所以他們就對中國文化遺產打起了主意。

韓國政府曾經說屈原是韓國人,還妄想將端午節申遺。面對這種虎視眈眈的文化敵人,我們一定要學會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中國文化的繼承人。要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提起中國歷史文化還沒有一個韓國人了解,豈不是貽笑大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浮沉 的精彩文章:

他們兩個都是秦檜後代,一個想請岳飛後人吃個飯,另一個想拆跪像
司馬懿真不知道諸葛亮的空城計嗎?其實司馬懿必須撤軍,不然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