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空見論(1):標計(1)外道

《瑜伽師地論》空見論(1):標計(1)外道

《瑜伽師地論》空見論(1):標計(1)外道

文/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

空見論

一、標計

一、一、外道

空見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廣說乃至世間無有真阿羅漢。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二(之下):空見論

中:先、敘。後、破。敘中:初、略敘內外道計。後、廣辨內外道起執因緣。於中:先、敘外道。後、敘佛法。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二(之下):敘外道中,

有六:一、無施與、愛養、祠祀。二、無妙行、及果異熟。三、無彼世間、無此世間。四、無母、無父。五、無化生有情。六、無世間真阿羅漢。

「空見論者」,空見論的人,「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是指如有沙門或婆羅門,生起這樣的見解,安立這樣的言論:「無有施與」,沒有布施這件事,布施不能得福。「無有愛養」,沒有我所愛的人、所供養、尊重、所奉獻的人。「無有祠祀」,沒有祭祀。還有其它種種事,「廣說乃至世間,無有真阿羅漢」。

延伸閱讀:

1、《中阿含經》卷第三·(一五)中阿含業相應品思經第五(初一日誦):三曰邪見,所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齋、無有呪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是謂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03

2、《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九·(一八九)中阿含雙品聖道經第三(第五後誦):「若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若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云何邪見?謂此見無施、無齋、無有呪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是謂邪見。云何正見?謂此見有施、有齋,亦有呪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是謂正見。是為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斷於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見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49

3、《中阿含經》卷第四·(二〇)中阿含業相應品波羅牢經第十(初一日誦):有四論士,所見各異,更相違反,來集高堂。於中論士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齋,無有呪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第二論士而有正見,反第一論士所見、所知,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呪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世尊告曰:「伽彌尼!多聞聖弟子離殺斷殺,斷不與取、邪淫、妄言,至斷邪見,得正見,彼於晝日教田作耕稼,至暮放息,入室坐定,過夜曉時而作是念:『我離殺斷殺,斷不與取、邪淫、妄言,至斷邪見,得正見。』彼便自見,我斷十惡業道,念十善業道。彼自見斷十惡業道,念十善業道已,便生歡悅,生歡悅已,便生於喜,生於喜已,便止息身,止息身已,便身覺樂,身覺樂已,便得一心。伽彌尼!多聞聖弟子得一心已,則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彼作是念:『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齋,無有呪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若彼沙門、梵志所說真實者,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我今得無上人上之法,升進得安樂居,謂遠離法定。彼沙門、梵志所說,不是不非。』不是不非已,得內心止。伽彌尼!是謂法定,名曰遠離,汝因此定,可得正念,可得一心,如是汝於現法便斷疑惑,而得升進。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04

4、《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九·(一二四)中阿含大品八難經第八(第三念誦):「複次,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佑,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覺道,為善逝所演。彼人爾時雖生中國,不聾、不瘂、不如羊鳴,不以手語,又能知說善惡之義,然有邪見及顛倒見,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齋,無有呪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是謂人行梵行第七難、第七非時。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29

5、《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云何人先妙後丑?若有人生豪尊家,或剎利大姓家,婆羅門大姓家,或長者大姓家,或王家,或太子家,或大臣家及諸大家,顏色端正無有比,色如桃花。彼人便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彼若見沙門、婆羅門、諸長宿,彼見已無恭敬心亦不禮事,亦不與言論。彼若見供養者,見已便起嫉妬心,此是邪見、猶豫見所攝此便有邪見,無施亦無福亦無受者,亦無善惡行,亦無今世後世,無父無母,世無阿羅漢等修妙行者,疾得證通而娛樂中。彼以有此成就惡邪見,若命終時生三惡趣獄中,猶如彼人從講堂轉下至象項,從象至馬,從馬至大床,從大床至小床,從小床首足墮地,由是故我說彼人先妙後丑。如是,彼人先妙後丑。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27_001

6、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大般涅盤經》卷第三十二·迦葉菩薩品之二:

迦葉言:「世尊!何等人輩能斷善根?」「善男子!若有聰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別,遠離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斷善根。離是四事,心自思惟:『無有施物。何以故?施者即是舍於財物。若施有報,當知施主常應貧窮。何以故?子果相似故。是故說言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是則名為斷善根也。復作是念:『施主、受者及以財物,三事無常、無有停住。若無停住,云何說言此是施主、受者、財物?若無受者,云何得果?以是義故,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http://tripitaka.cbeta.org/T12n0375_032

7、《正法念處經》卷第十:眾生何業生彼地獄?彼見聞知:若人堅重殺生、偷盜、邪行、飲酒、妄語言說,復有邪見,樂行多作,惡業普遍而復究竟樂行多作。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在焦熱大地獄中。殺、盜、邪行、飲酒、妄語業及果報,如前所說。今說邪見:若人邪見,樂行多作,向他人說所謂:『世間無施無會、無善無惡及以果報,無此世間、無他世間、無父無母。』如是斷說,自失業果,向他人說,安住他人、隨喜他人,自身增長他人邪見,說言:『無因、無業、無道。』如是之人雖有形服而是大賊。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在彼焦熱大地獄中受大苦惱。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721_010

8、《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第一〇三九經:「不舍離貪,於他財物而起貪慾,言:『此物我有者好。』不舍瞋恚弊惡,心思惟言:『彼眾生應縛、應鞭、應伏、應殺。』欲為生難。不舍邪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報、無福,無善行惡行、無善惡業果報,無此世、無他世,無父母、無眾生生世間,無世阿羅漢等趣等向此世他世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淳陀!是名黑、黑報,不凈、不凈果,乃至觸以不觸,皆悉不凈。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37

9、《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七·(二七)第三分沙門果經第八:王白佛言:「我曾詣沙門、婆羅門所問如是義。我念一時至不蘭迦葉所,問言:『如人乘象、馬車,習於兵法,乃至種種營生,現有果報;今此眾現在修道,現得果報不?』彼不蘭迦葉報我言:『王若自作,若教人作,斫伐殘害,煮炙切割,惱亂眾生,愁憂啼哭,殺生偷盜,淫逸妄語,踰牆劫奪,放火焚燒,斷道為惡。大王!行如此事,非為惡也。大王!若以利劍臠割一切眾生,以為肉聚,彌滿世間,此非為惡,亦無罪報。於恆水南,臠割眾生,亦無有惡報。於恆水北岸,為大施會,施一切眾,利人等利,亦無福報。』」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17

10、《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九:01複次,若邪推度亦壞事者,說名邪見。所餘四見雖邪推度而不壞事,故別立名。02複次,若邪推度謗因果者,說名邪見。所餘四見雖邪推度不謗因果,故別立名。03複次,若邪推度與施、戒、修極相違者,說名邪見。余見不爾故別立名。04複次,若邪推度亦謗過去、未來、現在正等菩提三寶歸者,說名邪見。余見不爾故別立名。05複次,若邪推度壞二恩者,說名邪見。余見不爾故別立名二恩者。謂法恩、生恩。壞法恩者:謂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行)惡行業果異熟、無此世、無他世。壞生恩者:謂無父、無母、無化生有情、世間無有真阿羅漢正至(涅盤)正行。乃至廣說。06複次,若邪推度起二怨者,說名邪見。余見不爾故別立名。起二怨者,一起法怨;二起生怨。起法怨者:謂言無施與乃至廣說。起生怨者:謂言無父母乃至廣說。07複次,若邪推度壞現量者,說名邪見。余見不爾故別立名。如人陷墜熾火坑中,為誑世間言我受樂。邪見有情亦復如是,居種種苦蘊、界、處中邪見纏心言我無苦。如是說者,名壞現量。08複次,若邪推度名暴惡者,說名邪見。

1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九十八:如契經說:「云何邪見?謂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乃至廣說。云何正見?謂有施與、有愛樂、有祠祀,乃至廣說。」

1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十八:諸有此見-無施與,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釋契經中所說見趣,令知斷故。所以者何?於生死中起大執著,引大無義,為大依取者,莫如見趣。此等廣說如〈智蘊.五事納息〉。

13、《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三十·阿毘曇見犍度見跋渠第五:所謂此見,無施無福無說,此邪見,習諦斷。無善惡行果報,此邪見,苦諦斷也。無今世後世無父無母,此邪見,習諦斷也。無世阿羅漢樂法,此邪見,道諦斷也。無等法,此邪見,盡諦斷也。無趣得諸今世後世自智作證成就游,此邪見,道諦斷也。

http://tripitaka.cbeta.org/T26n1543_030

14、《成唯識論》卷第六:三、邪見: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餘邪執,如增上緣,名義遍故。

15、《成唯識論述記》卷第六(末):論:三邪見至名義遍故。述曰:謗因者,謂《對法》云:謂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等;謗作用者,無此世間、無彼世間、無母、無父、無化生有情等;謗果者,謂無好行及惡行業所招異熟;謗實事者,謂無世間真阿羅漢等。及四見外余邪分別,即《對法》說言:謂餘一切分別倒見。五十八說:此有二種:一增益,謂餘四見;二損減,此謗因等名損減。故《對法》云:一多分是損減見,即有邊等是增益見,即無因論等是損減等。謗因果等,《對法》第一、《瑜伽》第八、五十八並相違,如別抄會。然此見寬,如增上緣,余所不攝皆此攝故。一者名寬不正名邪,一切不正見皆此所攝;二者義遍諸邪解者皆入此攝。

http://tripitaka.cbeta.org/zh-cn/T43n1830_006

韓清凈《披尋記》:「廣說乃至世間無有真阿羅漢者:此中廣說謂無妙行、行及彼二果異熟,彼世此世父,母,化生有情。如下知。」詳細說,包括認為沒有妙行、惡行,及妙行會得到可愛果報、惡行會得到苦果的二果異熟,撥無因果;又認為沒有過去的世間與現在的世間之間的關係,無父、無母、無化生有情如中有等。如下文詳細敘述難破應該了知。

喜歡作者

可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無因見論(3):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