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我們賭 1 塊錢,你才不會關心 LVMH 會把 30 萬歐元給誰

我們賭 1 塊錢,你才不會關心 LVMH 會把 30 萬歐元給誰

2020 04 15

WWW.KIDULTY.COM

# LVMH Prize#Karl Lagerfeld Prize

# COVID-19 pandemic

Text /JerwynPhoto/Multiple Sources

(封面來源:LVMH)

自從疫情在全世界大面積爆發以來,從幾位重量級設計師的離世到高級時裝屋和快時尚的閉店,再從品牌內部中流砥柱的重組,到各大奢侈集團開始生產醫療用品抵禦如今難關,時尚界爆炸性消息接踵而至。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在這樣一個個彈出的新聞中自如的切換心情。

LVMH Prize 2020 入圍選手

(圖片來源:LVMH)

但是昨天晚上一條新聞讓很多人 「意難平」 —— 「考慮到冠狀病毒對於行業的影響,LVMH 決定取消原定於 6 月 5 日在巴黎舉行的決賽」,取而代之的是將最終的 300000 歐元獎金平均分配給入圍決賽的八名設計師。

說實話,連歷史悠久的奧運會都能延期,LVMH Prize 會有這樣的決定也算是在情理之中。不過當我們退出以湊熱鬧為主的「群聊」 時,LVMH Prize 對於很多人來說其實是 「最熟悉的陌生人」。

「LVMH Prize 真的重要嗎?」

從 2013 年 LVMH 設立這個獎項起,全世界 40 歲以下的設計師們所追求的目標除了已經成為 「行業慣性」 評選的 CFDA 還有 ANDAM 以外,算是又多了一份職業 「野心」。

今年入圍八強的有 Peter Do、Ahluwalia,Chopova Lowena,Sindiso Khumalo、Charaf Tajer、Tomo Koizumi,Nicholas Daley和 Supriya Lele

(圖片來源:FASHION WORLD)

LVMH 集團會給最終的優勝者提供 30 萬歐元的基金,設計師們可以因此不再因為資金問題影響創作,除此之外 LVMH 集團還有專業的團隊指導獲獎設計師在市場以及品牌方面給予專業建議。

今年 LVMH Prize 的評審團

(圖片來源:LVMH)

而這部分對於設計師們的誘惑幾乎大於金錢,很多設計師曾經表示,就算是入圍八強,或者僅僅是參與這個比賽就已經算是放寬視野了,畢竟不同思想間的碰撞有夠將設計師之間單純的 「設計比較」 升級為知識化的深刻反思的機會並不多。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

其實我們回顧一下曾經與 LVMH Prize 沾邊的設計師們的現狀更可以理解這個獎項的重要性,從Vetements 的 Demna Gvasalia 到現已成為評審團成員的 Virgil Abloh,有哪個設計師不願意成為像他們一樣的時代影響者呢?

因此,LVMH Prize 對於大部分新銳設計師來說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起點,對於整個時尚界來說,更是一個新趨勢的起點。

去年的最終獎得主 Thebe Magugu(中) 與評審

(圖片來源:Luxury Daily)

從入圍的 8 強設計師們到最終獎得主,他們的設計風格幾乎是當下文化以及 「主旋律」 的融合體,這幾乎已經成為時尚界心照不宣的一件事。

所以作為時裝趨勢風向標的競賽,LVMH Prize 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無數時裝與潮流媒體緊盯的目標,但凡從中尋覓到蛛絲馬跡,便可以大肆宣揚 「引領者」 與 「影響者」 的時尚地位。

「如果沒有取消決賽,誰將成為贏家?」

從八強選手名單確定下來後,我們發現時尚界一直宣揚的 「多元化」 和「可持續」成為了設計師們打造品牌的必要元素,也可以說這些曾經要著重去關注的元素如今已變為常態化設計。

( 圖片來源:Instagram)

「在他們對新材料的研究,生物紡織品或再生纖維的使用,對新手工技術的關注以及對本地合理生產的渴望方面來看,所有人都有著創新的眼光,堅定地專註於未來。」LMVH Prize 評審團中的 「人才偵探」 Delphine Arnault 這樣總結道,「最終入圍了 14 名女性和 14 名男性,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示了男性和女性衣櫥之間的持續性對話,打破了性別障礙並出現了更多包容性的穿著方式。」

「人才偵探」 Delphine Arnault 和 Gigi Hadid

(圖片來源:Instagram)

於是今年,我們從最受關注的兩位設計師—— Priya Ahluwalia 和 Charaf Taje 的剪裁中看到了更多並非被社會輿論綁架下的 「政治正確」 設計,而是源於內心不摻雜水分的自我表達。

Priya Ahluwalia 與她的模特

( 圖片來源: Instagram)

「歸根結底,健康就是財富!」 這位有著印度和奈及利亞血統的設計師 Priya Ahluwalia 在得知取消決賽平分獎金後直言不諱了自己的開心。她的 「直腸子」 一絲不掛的展露於她所有的剪裁中。對於大部分有著悲傷故事為創作靈感的設計師們來說,她是雀躍和明媚的。Priya Ahluwalia 的原料幾乎都是廢舊皮革,她將這些過於軟爛的皮革層次化鋒利化,把原有的衝突感 「混為一談」,成為具有傾略性的感性時裝表達。

( 圖片來源:GQ)

而另一位將摩洛哥的 「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命名自己品牌的設計師 Charaf Tajer 在自己的設計中填充了無數願景:「我們需要將美麗和愛帶入男裝,你可以既女性又很強壯,我要告訴大家這並不是弱點,我們都需要為打破這樣的偏見而努力。」他的 2020 秋冬系列是現階段設計師們通過男裝中抗性別固化的最好代表,充滿活力的卡通風格的印花和剛硬的線條將 「女性化」 與 「男性化」 本身的界限一而再再二三的擦拭和塗抹。

Charaf Taje

( 圖片來源:GQ)

從這樣的趨勢分析,無性別化,雖說是這幾年的主流,也可以說是成為大勢的街頭風格融入進奢侈品牌的契機,仍然是無數設計師們和這個世界依舊存在的歧視所做的抗衡。這麼看來Charaf Taje 還是 Priya Ahluwalia 顯然是 「反向操作」 的贏家候選了。

( 圖片來源:Instagram )

「「偶像練習生」 化的新銳品牌」

但是當我們回到 LVMH Prize 獎項本身時,這樣的評選與培養機制是不是有一些熟悉感呢?

從 《創造 101》到 《偶像練習生》 這種當下最火的 「偶像養成類」 綜藝機械般製造 「idol」 的風格好像和 LVMH 「集團化」 和 「流水線」 化製造品牌沒有什麼兩樣。

雖然設計師們的理念大不相同,可是當流水線般的品牌製造集團插手後,設計師們能夠始終保持初心的就寥寥無幾了。

(圖片來源:Instagram )

不過,目前來看這也是好壞參半的事情,比如 2018 年的最終獎得主 Marine Serre 就是個最好的例子。經過一年 「系統化」 的訓練後,我們可以看到在媒體和背後團隊的推廣下,她標誌性的 「彎月」 幾乎成為了各大博主們的必備戰袍。作為推動可持續時尚這一點來說,環保主義的她也算是徹底為此發聲了。

由此看來,我們不該太激進的因為所謂的品牌 「商業化」 去貶低和妄議設計師,畢竟被大眾看到接受才能更好的表達初心。

(圖片來源:LVMH)

不過,雖然我們都知道基金與競賽設立的初始目標,都基於激勵、鼓勵和扶持,無論哪一個領域都如此,但是近些年時尚集團們變得過於急功近利,試圖吞併和壟斷更多市場,導致時尚產業趨於閉環狀態,新銳設計師們變得不再有 「銳」,只剩下不斷被淹沒和更替的 「新」 去吸引大眾罷了。

那麼作為消費者的你們,有沒有覺得近些年的新品牌被 「機械化」 了呢?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潮流先鋒 的精彩文章:

Liberaiders的「搖滾樂」 故事,或許在本季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