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普通人有沒有必要進行核酸檢測?專家:別盲目

普通人有沒有必要進行核酸檢測?專家:別盲目

◎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

4月15日,北京市第一批面向團體和個人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46家機構名單剛一亮相,就引起了廣大市民的關注。

科技日報記者在北京市衛健委官網上找到了這批機構名單,並隨機撥打了其中一家機構的對外服務聯繫電話。「從昨天開始,我們就接到了不少來諮詢的電話。」該機構客服人員對記者說道。

事實上,不只是北京,據媒體報道,自4月15日起,哈爾濱市居民也可自願預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對普通人來說,有沒有必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向團體和個人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有哪些重點環節要密切關注?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核酸檢測需求要科學引導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負責人顧大勇博士一直和同事們奮戰在檢測一線。在他看來,對沒有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的臨床指征,也沒有相關流行病學接觸史的普通人,不建議自行去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然而,令公眾感到擔憂是頻頻見諸媒體的」無癥狀感染者「,不排除有出於擔心自己是無癥狀感染者,想通過檢測確認一下。甚至有觀點提出,建議開展「全民檢測」。

「病毒的傳播或者疾病的發生,都是有一定的科學規律和科學依據的,離不開傳播的源頭和途徑。」顧大勇指出,如果沒有和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史,或疫情高發地區的旅居史,也沒有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癥狀,感染病毒的幾率是很低的,沒有太大必要去醫院或其他機構進行核酸檢測。

據一位不願具名的公共衛生領域學者透露,從目前各地開展的新冠病毒檢測來看,發現的感染者的數量和檢測的規模相比,是非常少的,而且以境外輸入病例為主,因此沒有必要開展「全民檢測」,以免造成對公共資源的浪費。

此外,一些地方的單位在復工復產過程中,會組織或要求員工進行核酸檢測。的確,核酸檢測是判斷病毒感染與否的「金標準」。通過核酸檢測,即時發現感染者,對於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著積極的意義。

「然而,復工前的核酸檢測也應有針對性的來開展,不要『一刀切』。對核酸檢測需求,要進行科學引導,不鼓勵人人都去測核酸,以免過多佔用檢測資源。」顧大勇介紹,以他所在的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為例,該科室通常一天能完成350例左右樣本的檢測,檢測能力的上限是500例左右。目前該醫院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對有相關指征的患者開放,另有少量檢測能力可用於滿足診療以外的需求。

保障生物安全和檢測質量是關鍵

15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在確保生物安全和檢驗檢測質量的前提下,北京市鼓勵和支持更多醫療衛生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採訪中,多位受訪者都表示,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保障生物安全和檢測質量是關鍵。

「檢測樣本過程中,操作人員有暴露在病毒環境的風險。按照相關部門要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必須在生物安全等級為P2及以上的實驗室里開展,檢測人員也應具備相應上崗資質。在滿足硬體要求的同時,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和相關流程的規範也必不可少。」 顧大勇介紹。

此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準確率也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顧大勇看來,目前核酸試劑的準確率還是比較高的,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假陰性」情況,與病人所處的感染階段,以及取樣環節是否操作到位等因素密切相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武漢確定53家核酸檢測機構,核酸檢測260元/次
雷神山ICU的呼吸機已經閑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