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成長課」——孩子「人格面具」是怎麼形成的?

「心理成長課」——孩子「人格面具」是怎麼形成的?

成長佳習性研究院/【習性與學習力】國家級課題組·高級研究員 周若曦

瑞士分析心理學家榮格首先提出來人格面具(persona)的心理概念,是指我們表現出來讓別人看到的自己,即是「呈現的人」,而並非「真正的自己」。

個人人格面具何時形成呢?

榮格認為,嬰兒是沒有人格面具的,但隨著羞恥感的產生以及認同感的發展,個體逐漸形成大眾喜歡的面具,用以博得同伴團體、集體和社會的認可,逐漸成長和成熟起來。

孩子生下來時,沒有自己獨立生存的能力,他的衣食住行都依賴父母,父母對嬰兒的回應,會讓嬰兒逐漸分化出不同的行為。

舉個例子

嬰兒餓了,哭鬧起來,媽媽立即過來餵奶,嬰兒會知道只要自己一哭,就會有人來給自己吃的,肚子餓的感覺就會消失;嬰兒笑起來,媽媽也會對自己笑,而笑起來的感覺,身體很放鬆,所以嬰兒會更願意笑,同樣,媽媽也更願意逗嬰兒笑。

對於小學生而言,他拼好了一架大顆粒飛機模型的樂高,已經不能再使媽媽開心了,因為媽媽對自己有了其它要求,媽媽希望孩子能認真學習,所以即使樂高還是那個樂高,孩子也搭建出了完美的模型,媽媽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誇讚孩子。

孩子會慢慢將學習成績好納入到對自己的評價中來,會認為「學習成績好,我才是媽媽的好孩子,媽媽才會對我展開笑容。」

隨著社會和家庭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孩子為了適應社會,融入周圍的群體,獲得認同,慢慢地戴上各種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並不是虛偽的代名詞,因為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格面具有助於人們適應社會要求,其功能的正常發揮對個人或社會都具有積極意義。

但它又具有欺騙性,向外界確立形象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掩蓋了人格的某些面向,掩蓋了真實的自己,阻礙兒童潛能、天賦、創造性的發揮。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進入頂級學府的高材生卻得了「空心病」,他們本處於青春年華,風華正茂,但是卻再也看不進去一頁書,記不住書中的內容,他們突然失去了奮鬥的目標,找不到生命的意義。

他們身處最高學府卻再也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呢?

當然很多因素導致的,但其中繞不開的一點是孩子的「真我」在日復一日要考上最高學府的奮鬥過程中消磨了,或者說是壓抑了,太過強調「學習」上的人格面具,而沒有讓自己的天賦、優勢潛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共同發展。

喬蘭德·亞考比認為,健康、恰當的人格面具來源於身體與心理結構基礎、個體的自我理想和集體理想三因素之間的和諧發展,偏於任何一方或兩方面的社會人格面具構建都是不健康和不適應的,都會阻礙個體走向真實的自我。只有做到真實的自我,才能學會恰當地認同與使用各種人格面具,扮演好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角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格面具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