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戰英國MK.1火炮運載車,配有專門的剎車員,第一款自行火炮

一戰英國MK.1火炮運載車,配有專門的剎車員,第一款自行火炮

1916年的一戰戰場,土地早已經被重炮炸得千瘡百孔,計劃反攻的英軍開始考慮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高效的運輸重炮,為此英軍提出了一個在坦克底盤基礎上研發的火炮運載車計劃,而這個計劃最終被設計師發展成了第一代專業的自行火炮Gun Carrier MK.1。

當年4月,負責生產坦克的兵工廠提出了一種火炮運載方案,2個月後這個方案通過並實施,次年1月完成樣車並接受測試,測試結果很滿意,軍隊隨即下達了50輛的訂單。

超前的設計

這個火炮運載車的項目由菱形坦克和小遊民坦克的設計師共同進行,最終的成品就是在一款改裝的菱形坦克底盤上完成火炮運載任務。

不過設計師們顯然考慮得更遠,他們既希望這種運載車能夠運載多種型號、尺寸的火炮,同時還賦予它在緊急時刻,在運輸車上直接開炮的能力,這樣就不必每次都卸下火炮再構築陣地。

改進的坦克底盤將過頂式履帶結構壓縮到很低的高度,看起來扁扁的,取消了上層建築和兩側的固定炮塔,調整了發動機艙的位置,尾部的輔助輪結構被捨棄。

在車體的前方左右兩邊,各設有一個裝甲駕駛室,其中左邊的為主駕駛室,駕駛員用方向盤操控,右邊的稱為剎車員,他通過操縱桿控制分動箱,應該是輔助駕駛員完成轉彎之類的工作。

車體的中後部是一個巨大的方形裝甲室,裡面容納了動力艙,另外也可以容納8名炮組成員以及部分彈藥,隨車的機械師和車長應該也在裡面,更多彈藥則是堆放在火炮和裝甲盒之間的空曠地帶,毫無裝甲保護。

火炮的運載比較複雜,裝車時需要將火炮尾部對準車體前方中線,然後卸下炮輪,用卷揚機通過兩座駕駛室中間的坡道把火炮拉上去,然後固定住,這樣火炮也能直接在運載車上開炮,卸下來的炮輪被掛在車體兩側。

它的動力為一台105馬力戴姆勒發動機,動力傳遞很複雜,先用傳動軸將動力傳遞到前方的變速箱上,然後再用鏈條結構傳遞到後方的主動輪上,只有2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最大車速6千米每小時,最大行程38千米。

實戰

作為又一種秘密武器,英軍也很快將其投入戰場,不過它並沒有像真正的自行火炮一樣大規模的戰鬥過,而是為前線運輸重炮,也許很多人認為它那最大6千米的時速很不夠,實際上在當時的情況下,MK.1火炮運載車的效率算是非常高的。

MK.1能夠將152.4毫米的榴彈炮運輸到前線,隨車攜帶64發炮彈,又或者純粹運輸7噸物資,如果換成人力運輸隊,需要290人才能完成,節約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英軍並非完全沒有進行車上開炮操作,他們用6英寸榴彈炮測試了新戰術,對德軍發起了一次突然炮擊,然後快速撤離,德軍則按部就班地對早已撤離的英軍炮兵陣地進行反火炮作戰,不過是白白浪費炮彈罷了,實驗還是很成功的。

不過相比於自行火炮作戰,當時的英軍更迫切的需要這些運輸車擔任運輸任務,因此除了這次實驗,其他大部分時候都是在運送火炮和各種物資的任務中消磨時光。一線士兵也很喜歡這種新式裝備,根據統計,在1918年的某次戰役中,一輛MK.1火炮運載車一次性就運輸了133卷鐵絲網、450個用於固定鐵絲網的螺旋鋼柱、45張波紋鋼板、50罐飲用水、150發迫擊炮炮彈、1萬發子彈以及20箱手榴彈,撤離的時候還帶走了大量的傷員,這樣的保障車輛,能不讓一線士兵們喜愛嗎?

也是在1918年8月,澳大利亞第一火炮運載車連在執行彈藥運輸的時候,遭到德軍的炮擊,據稱是因為炮火點燃了偽裝網,進而為德軍炮兵指引了目標,隨即更大規模的炮擊接踵而至。更糟糕的是這些運輸車的炮彈都缺乏裝甲保護,燃燒的偽裝網引燃炮彈,引起了連環爆炸,22輛運輸車中僅3輛逃出生天。

結語

MK.1火炮運載車方案在一戰來說還是很成功的,為英軍及其盟友運輸了大量的物資,不過因為它是第一個「吃果子」的裝備,在許多設計上考慮還不完善,而彈藥缺乏裝甲保護的缺點就造成了重大損失。

原本設計師打算繼續完善相關設計,讓它往更加專業的自行火炮方向靠攏,但是一戰後期的坦克技術發展太快,菱形坦克已經過時,戰爭的結束也讓它暫時失去了價值,因此火炮運載車項目就此終結,世界上第一款自行火炮就在一戰結束後落下了帷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有了挎斗摩托,為何還要大量生產半履帶摩托車?
用導彈艇緝毒,這是多大仇恨啊,淺談美國飛馬座級導彈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