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蘇州:一路焦慮,一路狂奔

蘇州:一路焦慮,一路狂奔

蘇州,最早是我國春秋五霸之一吳國的首都,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作為非省會或直轄市城市中的領頭羊,蘇州背靠上海,擁有全國排名第6的GDP,同時亦是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獨佔了江蘇鰲頭。

2019年 9月,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發布了2019年度《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報告從城市安穩程度、醫療服務狀況、城市文化與環境、教育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五大層面進行考量,蘇州市蟬聯成為中國內地最宜居城市,再次超越北上廣。

起跳的資金池-對外開放

自晉代衣冠南渡與南北朝經濟重心的南移,蘇州城生生不息,甚至有了「人間天堂」的美譽。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在江浙一帶產生,其中以蘇州一帶的絲織業為最。

此時,蘇州商業發展昌盛,城市空間結構也臻於完善,「閶門內外,居貨山積,行人水流,列肆招牌, 燦若雲錦。」,而後一段時間其工業貿易地位雄踞東亞之冠,同北京合稱為「雙城」。

改革開放後,蘇州依託區位優勢和上海浦東開發的契機,大力吸引外資和台資入駐,工業和製造業得到迅速發展。

1985年,蘇州被國務院列為沿海開放地區。1994年2月,中新政府簽署《關於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園區以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為製造業支柱,形成了集成電路、光電、航空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同年11月,三星電子落戶園區,成為園區招商引資的第一家外資企業。

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加速向發展中國家與地區轉移,蘇州的重心從發展鄉鎮工業的「農轉工」過渡到推進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內轉外」上。

2019年,蘇州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3190.9億美元,佔全國的比重為7%、佔全省比重50.7%,外貿總值在全國大中城市中甚至超過了傳統外貿大市廣州,僅次於上海、深圳、北京,位列第四位。

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今年蘇州一會上指出,將通過五個「開放 」,讓未來的「蘇州超級列車」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行穩致遠,確保今年GDP突破兩萬億大關、兩年高新技術企業破萬家、三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達200億美元,發展質量早日躋身全球城市行列。

互聯網荒漠下的製造業強市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江蘇省的蘇州市GDP繼續排在省內第一名,總值達到了19235.8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加了638.33億元,距兩萬億的目標似乎僅一步之遙

其實早在2011年,蘇州GDP就突破萬億大關,成為第六個"萬億俱樂部"成員,排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和天津之後。但從增速來看,蘇州經濟增長速度在近兩年有所放緩,原因與其對外資過於依賴相關。

從數據上看,過去20年,蘇州外貿依存度始終超100%。由於滯效性,18年的貿易戰對經濟的影響延遲到19年集中爆發。

2019年,蘇州GDP增速僅為3.4%,同比下降4%;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592億元,其中外貿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0408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60.8%。由此可見,蘇州工業及其依賴外資。

從產業架構看,蘇州呈現「三二一」態勢,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在2016年後超過了50%。但此後第三產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同期第二產業份額逐年提高,反映出工業在蘇州經濟發展中仍佔據著重要位置。

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9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中,蘇州共有26家企業入圍,上榜企業數量僅次於深圳和杭州,在全國各城市中排名第三。

值得一提的還有蘇州工業園區。據官方資料顯示,佔地278平方公里的蘇州工業園區聚集了8萬多家企業,其中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00多個,「國字型大小」科研院所12家。截至2019年底,園區累計實現境內外上市企業35家,其中A股上市26家,境外上市9家;新增外資項目422個,新認定國家高新企業數量增長近50%。

當然,蘇州製造業發展強盛的原因離不開上海的資源外溢。但上海是區域性中心特大城市,聚集商業金融服務等各種中心功能,彙集了幾乎所有大公司總部。在旁邊大哥的光環下,宛如金融證券和高端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想在蘇州發展,似乎有點難度。

舉個簡單例子,蘇州從未培育過一家互聯網獨角獸。雖說有華為、阿里巴巴、微軟等互聯網巨頭入駐了蘇州,但放的其實都不是核心業務。

另一方面,蘇州雖然目前擁有龐大的經濟體量,但開始呈現人才缺乏態勢。

2019年,蘇州常住人口為1075萬,僅比上年增長0.3%。而在2018年,蘇州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突破185萬,人口老齡化率為17.25%。按照聯合國關於老齡化社會的傳統劃分標準(60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10%),蘇州即將成為中度老齡化城市。

從蘇州本地教育水平來看,其高等教育也相對落後,目前僅有一所「211工程」院校——蘇州大學。

根據BOSS直聘研究院發布的《人才吸引力報告》,2019年三季度人才需求量最大的50個城市白領平均招聘月薪為8325元,蘇州的平均薪資僅為7327元;在人才吸引力指數方面,蘇州連前15名都未能擠入。

如今的蘇州,或許需要找到恢復經濟增長的重要砝碼,加大投資和創新力度,積極將人才引進並留下。畢竟以「圍繞上海做配套」的工廠模式帶動經濟發展始終不是長久之際,蘇州需要跑起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神州優車回應擬轉讓神州租車股份:公司正在與潛在投資者接洽
達內任命孫永吉為CEO,韓少雲繼續擔任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