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盛:「新基建」雖好,「舊基建」仍扛大旗

高盛:「新基建」雖好,「舊基建」仍扛大旗

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凍結。相比全球,此次中國的刺激力度相對克制。當前的市場焦點在於,中國會否像2008年危機時期一樣通過擴大基建投資來強效拉動經濟增長。

近期,高盛報告詳解了對中國基建投資的展望,以及新、舊基建分別扮演的作用。該機構預計,今年中國的基建投資將大幅加速,而儘管「新基建」很可能在未來幾年顯著增長,但傳統基建在2020年依然將起到提振經濟的主要作用。

基建投資加速將緩衝經濟下行壓力

4月17日,政治局會議上表示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高盛預計,中國基建投資全年同比增長將達約15%。

近年來,由於與基建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FAI)增速從2017年的15%大幅降至2019年的5%,非金融領域的信貸佔GDP的比重從2008年的140%攀升至2019年的260%,對於中國能否繼續依靠基建投資拉動增長的疑慮升溫。

但是,高盛認為,基建投資今年仍將扮演重要作用,大環境下,今年基建投資大幅回升的預期強勁。高盛預計,今年私營部門需求(包括家庭消費和民間投資)將顯著放緩。此外,由於海外疫情難見拐點、外部需求惡化,預計中國今年出口將收縮,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增長水平,與基建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今年將明顯加快。

高盛認為,基建是逆周期措施的"第一道防線",但若未來幾個月因外部需求低於預期,或國內需求復甦速度低於預期而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那麼政府可能會進一步放鬆政策,例如基建和房地產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可能高於目前的預測。」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認為,此次基建刺激的模式可能與2008-2009年間有所不同。政府可能更關注幾個潛在領域,例如,與減貧相關的投資;中西部地區的高速鐵路建設;城際交通(鐵路、公路、機場)以促進近年的區域發展戰略,如京津冀、大灣區、成渝都市圈、長三角一體化等;水/能源/環境相關基礎設施投資;農村基建投資以及公共健康衛生領域投資等。

中國支持基建的金融手段充足

市場也有一些擔憂在於,融資不足或將制約基建投資。對此,高盛表示,融資本身並不構成制約。

高盛表示,通常基建投資的資金可能由預算內資金來源和預算外融資,如地方政府債券、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券、政策性銀行支持和土地銷售收入等提供資金。

其中,有些資金來源相對嚴格,例如預算來源和地方政府債券,將受政府預算制約。不過,高盛預計,預算外赤字將進一步上升,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的額度將從2019年的2.15萬億元大幅增加至3.5萬億元。

預算外融資則相對靈活,但與市場狀況高度相關。例如,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券發行受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狀況和市場對信貸風險看法的影響。更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更靈活的監管政策將提供支持。此外,政策性銀行的支持是這些主要准融資渠道中最靈活的。因此,高盛預計,今年政策性銀行的支持將明顯增強,例如通過更大規模的債券發行,更多的質押補充貸款(PSL)或一些特殊工具。

此外,特別國債也箭在弦上。高盛稱,這部分融資可能支持未來幾個月的基建投資,這也是歷史上第三次發行特別國債。

目前各界仍不確定的是,政府這次將如何使用特別國債?高盛認為最有可能的是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向一些國家股權基金注入資金來支持投資,二是通過投資銀行資本債等方式來幫助中小銀行提高借貸能力、支持消費和中小企業等,高盛預計此次特別國債發行量至少在2萬億元。

「新基建」重要,傳統基建仍扛大旗

最近,一系列重要會議強調「新基建」概念,包括5G基站、數據中心、人工智慧(AI)和工業互聯網等領域,但高盛認為,儘管「新基建」很可能在未來幾年顯著增長,但「傳統基建」在2020年仍將起到提振經濟的主要作用。

由於「新基建」的投資份額較小,僅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1%左右,因此儘管其增長率可能明顯高於傳統基建投資,但尚不足以在短期內成為穩經濟的主要抓手。

就穩就業而言,「傳統基建」更具優勢,因為其勞動密集程度更高。傳統基建領域,建築業是中國勞動力密集度最高的行業之一,而主要涉及信息、通信和技術(ICT)行業的「新基建」,勞動集中度較低。根據高盛估算,對於GDP產出的同一單位,傳統基建行業(以建築業計算)可以僱用比「新基建」行業(以ICT行業為例)多2.6倍的人。在經濟活動增長乏力、勞動力市場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對傳統基礎設施產業的投資可以為整體就業提供更多支持。

高盛認為,中國對傳統基建的需求仍大。基建投資的基本需求是由人均收入、城市化和人口等因素決定的,這些因素意味著中國中期對基建投資的需求相對強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呼吸機嚴重短缺 美專家研究利用3D列印一解燃眉之急
平安銀行人均年薪48萬,員工調侃「又被平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