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產037獵潛艦,小身板戰驅逐艦追核潛艇,第一代國產海洋衛士

國產037獵潛艦,小身板戰驅逐艦追核潛艇,第一代國產海洋衛士

037獵潛艦是我國第一代自主設計生產的小型水面艦艇,原本以巡邏、反潛為主要功能的它,卻在服役的30年里擔負起了祖國海防的重擔,取得了西沙海戰的重大勝利,還曾追蹤彈道導彈核潛艇,迫使其撤離中國海域。在上世紀90年代,037各艦才陸續退役,成為我國海軍史上一段歷史。

國產軍艦的起步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漫長的海岸線成為國防重點考慮的對象,當時的我國連陸軍都不能做到武器裝備統一,又何談海軍建設呢?好在通過《關於海軍交貨和關於在建造軍艦方面給予中國以技術援助的協定》,我國從蘇聯處獲得了一些水面艦艇,海軍「四大金剛」就是通過這個協定獲得,海軍總算有了一定的起步基礎。

這個協定對我國真正的意義不僅在於獲得現成的艦艇,還通過它獲得了一整套的海軍體系,開始學習如何設計、建造軍艦,學會了「捕魚」的方法。

經過50年代的經濟、工業建設,50年代末期我國決定自行設計建造一款小型水面戰艦,既能檢驗我國的軍艦設計水平,又能一定程度上滿足我國海防事業的需求。

在參考了蘇聯6641型獵潛艇圖紙後,設計師開始根據我國實際情況著手設計。考慮到我國缺乏軍艦,這型艦艇雖然是獵潛艦,但是更像是一款多功能戰艦,可以執行巡邏、反潛、護航、佈雷、搜救等多種任務,主要型號以獵潛艦為主,另外也有導護艇、交通艇和醫療艇,統稱為037系列。

037獵潛艦

該艦採用了平甲板常規艦型,低干舷,艦首上揚尖瘦,這樣利於軍艦高速航行,避免海浪衝上甲板;艦體尾部和中部寬度基本一致,有利於在狹窄的船身上布置各艙室和螺旋槳等結構。

因為電子設備落後,艦艇甲板上建築比較簡單,主體為3層結構,第一層是彈藥庫和生活區,在它的前端上部還安裝了一座25毫米防空炮;二層為海圖室、雷達操作室等;最上層為露天的指揮、駕駛室,後部有一座小型桁格桅杆,上邊布置有對海搜索雷達。

動力為4台12VE230ZC型中速柴油機,最大航速達到30節,能夠在7~8級海情下安全航行。後來還增加了電遙控裝置,降低了輪機兵的工作強度。

武器系統比較豐富,主武器為前後甲板各一座半封閉式雙聯裝66式57毫米艦炮,早期型也裝備過高平兩用Mk.26型76.2毫米艦炮。艦尾甲板略微向下彎曲,便於投放深水炸彈。早期的反潛武器還有一座蘇式RBU-1200反潛火箭發射器,後來改為國產的81式反潛火箭發射器。另外軍艦前後還各有一座25毫米防空炮。

對於一艘滿載排水量僅392噸的小型水面艦艇來說,該艦的武備水平較同級別艦艇來說屬於強者,而且多功能的設定也符合我國當時的海防需求,這些設計在後來的服役生涯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兩次實戰揚威

037獵潛艦從60年代開始服役,直至90年代才被新一代戰艦大量替換,在服役的30年里活躍在我國各個海域,雖然不是主力艦隻,但卻承擔了較大份額的日常任務,是款可靠的國產衛士,被稱為「黃水戰列艦」。該型戰艦最出色的戰鬥有兩次,一次是西沙海戰,一次是追蹤核潛艇。

1974年,面對南越侵佔我國南沙、西沙島嶼的行為,我國先後派出了037獵潛艦、掃雷艦在內的十餘艘戰艦前往戰區,整個戰鬥中最出彩的是1月19日發生的海戰,我軍037獵潛艦充分發揮近戰優勢,貼近敵驅逐艦展開猛烈炮擊,甚至手榴彈都用上了。此戰重創入侵的南越海軍,擊沉了敵「怒濤」號驅逐艦,捍衛了國土。

比起西沙海戰,037獵潛艦追逐核潛艇也同樣驚險,而且發生的時間更早。1971年5月,我海軍兩艘037獵潛艦出發前往廣州進行維修,但是戰艦途徑七洲洋以東海域時,聲納意外發現一個大型水下目標,兩艦隨即上報並展開追蹤,無法擺脫獵潛艦的大型目標只好浮出水面,沒想到居然是美軍的彈道導彈核潛艇。

兩艘獵潛艦毫不畏懼,一左一右緊隨航行,核潛艇緊急向菲律賓的蘇比克灣基地求救,隨即得到了F4戰鬥機的支援。這種緊急時刻下,兩艘獵潛艦仍然維持航行,沒有被美軍戰鬥機的威懾嚇到,大有一副戰火一開,與核潛艇同歸於盡的架勢。F4戰機駕駛員請求了3次攻擊指示,均被美軍高層拒絕。最終我軍獵潛艦將美軍核潛艇「護送」至中國海域外才返回,著實讓耀武揚威的美軍大吃一驚,沒想到小小的獵潛艦居然有如此視死如歸的勇氣。

結語

作為我國海軍史上的重要裝備,037獵潛艦的功勞是難以超越的。在海軍建設上,通過設計建造037獵潛艦,我國積累了設計建造經驗,為相關工業打下了基礎,為大型戰艦的設計建造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從國防上來看,037獵潛艦在我國海軍力量貧弱的年代,長時間挑起了海防重任,是一款勤勞的小軍艦,不僅捍衛了國家主權,還培養了一批批的海軍人才,為海軍的現代化做出了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75毫米步兵炮家族,成員個個矮萌,炮班推著滿地跑
斐迪南殲擊車攻防這麼強,為何元首沒有要求繼續改進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