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老字號鶴年堂:一部傳奇書寫600多年,背後的故事叫暖心!
京華老字號鶴年堂:一個傳奇書寫600多年,背後的故事溫心暖肺!
01/葯膳館的不速之客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秋的一天黃昏,位於竟陵縣(今湖北天門)東崗的黃家葯膳館,迎來了一位凸眉凹眼、相貌清奇卻神情疲備的中年男子。中年客人一進門,就急不可待地要吃的,說是餓壞了。葯膳館的主人黃琬趕緊讓人給客人端上了一碗熱氣騰騰的家傳「五福羹」。中年客人並不客氣,俯下身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不一會,碗就見底了。黃琬見狀,又給中年客人添了一碗。
有了兩碗「五福羹」墊底,那位奇怪的中年客人這才抬起頭來,認真地打量起站在一邊的黃琬。中年客人說:「你們家的粥好特別,不僅能飽腹,還可溫胃養肝,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只是喝了兩碗粥,就能品味出其中的奧妙,這肯定不是一般的過客。黃琬心想,遇到高人了,於是,就非常詳細地向客人介紹了黃家「五福羹」的由來與做法。
02/黃琬公的「五福羹」
原來,黃琬一家並非竟陵土著,而是15年前才從江西遷來竟陵的。黃琬是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生人,出生地為江西吉安府吉水縣的白石碑鴨兒池。在江西吉安,黃琬一族,世代都為耕讀之家,尊崇務農為本,不忘濟世救人,過的是亦農亦醫的生活。在祖、父輩的影響與教育下,黃琬從小就勤奮好學,但是,生逢元未亂世,黃琬一家也飽受戰亂之苦,學習也大受影響。儒家經典雖然涉獵不多,家傳醫學他卻爛熟於心。
洪武二年(1369年),年僅15歲的黃琬隨家人及鄉親們一道西遷竟陵。為了糊口,也是為了養身,他借鑒傳統的中醫養胃護肝療法,本著食葯同源的理念,利用身邊有限的資源,發明了這道「五福羹」。遷居竟陵東崗後,黃琬又結合當地食材,對「五福羹」又進行了改進,作為中醫療法的補充,他才開設了這間黃家葯膳館。
03/孝子賢孫人人敬
中年客人聽罷黃琬的介紹,興緻更濃,兩人就中醫診療與養生保健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探討。不知不覺間,已是三更鼓響的深夜,兩人這才想起,客人還沒介紹自己身從何來?
原來,與黃琬攀談了半夜的中年漢子,竟是元未明初的著名詩人兼醫學家丁鶴年。丁鶴年這次是受約來訪茶聖陸羽故居,才由武昌來到竟陵的。沒想到訪友不遇,錯過了宿頭,許多店家見到他這一副異族人的樣貌,都對他避而遠之,這才「硬闖」黃家葯膳館的。沒想到,在偏遠的鄉下,卻遇到知音,這才是這次竟陵之行的最大驚喜。
黃琬雖然偏居竟陵,但是,對於丁鶴年的大名也有所耳聞。黃琬所了解的丁鶴年,並不是因為他的詩文成就,而是源於坊間流傳的他千里葬母的孝心故事。丁鶴年孝母,正好與黃氏家族「忠孝傳家」的祖訓相契合,所以,黃琬才記住了武昌丁鶴年的名字。
04/丁鶴年的身世
丁鶴年是元順帝至元元年(1335年)生人,年長黃琬19歲,出生地為與竟陵相距二百餘里的武昌。丁鶴年的祖上為西域人,其曾祖阿老丁、曾叔祖烏馬兒,當時皆為西域良醫,還兼營中藥生意,是西域有名的鉅賈。蒙古人崛起時,成吉思汗的鐵騎席捲歐亞,隨著蒙古西征,大批西域人先後加入到蒙古軍的陣營,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丁鶴年的祖上選擇了投資入股,以巨財資助元世祖,並從軍。
元朝建立後,統治者開始論以功授官,丁鶴年的曾祖阿老丁起初並不願做官,元廷特賜田宅留京奉朝請。元延年間,他才受命擔任「回回大師」教職,敕賜在杭州文錦坊南建真教寺(即今鳳凰寺),封有田產,子孫後代免徵徭役和賦稅。
丁鶴年的祖父苫思丁累官至臨江路達魯花赤。丁鶴年的父親名叫職馬祿丁,40歲時始入仕任臨川縣簿,後擢升為武昌縣達魯花赤。其父馬祿丁解官之日百姓為之建「種德堂」,並請求留居武昌,遂為武昌人。丁鶴年出生時,由於其父職馬祿丁時任武昌達魯花赤,鶴年以父名中的「丁」字為姓,得名丁鶴年。
05/亂世遊子千里葬母
丁鶴年從小習儒書,卻不求仕進的。一心苦讀的丁鶴年,終於學有成所,一時聲名鵲起。史稱「鶴年好學洽聞,精詩律,自以家世仕元,賦詩情詞悱惻」,是元末明初很有影響的詩人。
至正十二年(1352年),徐壽輝攻克武昌,年僅18歲的丁鶴年將生母馮氏安頓於城郊,護侍嫡母順長江東逃避難。當時,浙東一帶屬方國珍的勢力範圍,方氏「深忌色目人,鶴年畏禍遷徙無常居」。在浙東海島潛蹤匿跡,逃亡避禍,不得不「居簡便夷俗,含凄效越吟」。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朝滅亡後,丁鶴年的生活才稍稍安定。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丁鶴年告牒武昌長官,在千里回鄉遷葬生母遺骨。回武昌後,幾經周折,終於尋找到生母馮氏埋葬之所,將其屍骨遷至武昌城西寒溪寺後山父墓旁。其後,在父母墓旁結廬而居,守孝多年。
06/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同樣生活於亂世的兩個人,有著相同的離亂遷徙之苦,一對年齡相差近20歲的陌生人,一夕長談,就聊成了知己——49歲的丁鶴年與30歲的黃琬,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
這些年來,丁鶴年漂泊江湖的生活也頗不易,為了糊口,或坐館授徒,或走村行醫。但是,丁鶴年並沒有被困窘的生活所打倒,相反,還是個心懷大志的有心人,在遊歷江淅、湖廣各地時,還不忘收集各地驗方、良方。
黃琬得知這一情況後,便將「五福羹」的配方傾囊相授。丁鶴年也不小氣,將其家傳的異域醫學及這些年來行醫經驗也悉心相教。
丁鶴年此次的竟陵之行,原計劃只待個三五天的,偶遇黃琬後,他的行程一變,在黃家盤桓了近半月,才戀戀不捨地離開東崗,返回武昌。
都說三十而立,守著幾畝薄田與一家葯膳館,度日可以,但是,立業還得另闢他徑。所以,丁鶴年走後,黃琬心中的又一扇窗子被悄然打開,他依據丁鶴年留下的驗方,又研發出了幾味中成藥膏,造福鄉親。
07/山川無阻,續寫傳奇
期間,黃琬還專程跑了趟武昌,去拜訪丁鶴年,結果卻撲了個空,丁鶴年回湘江訪友去了。半年多後,黃琬才收到丁鶴年的來信,除了遙致問候,還專表歉意。此後,兩人便偶通書信,互致問候。
直到永樂三年(1405年),黃琬又貼到了丁鶴年發自北京的書信,原來,他已離開武漢赴京發展。丁鶴年在信中說,他已結束走村串寨的游醫生活,在北京菜市口開辦了自己的中醫館——鶴年堂,並邀請黃琬方便的時候,來京一聚。但是,竟陵距離北京有千里之遙,黃琬也丟不下家人、鄉親,便未成行。
丁鶴年在北京只待了3年,就將鶴年堂交由兒子打理,自己回到杭州,為嫡母守孝,17年後病逝於杭州,歸葬曾祖阿老丁墓旁,稱「丁氏壠」。丁鶴年病逝5年後,黃琬公亦於宣德四年(1429年)謝世於竟陵東崗,享年76歲。
兩位先輩雖然已仙逝近600年,但是,兩家人的情緣卻沒能被時間割裂。丁鶴年創建的鶴年堂,從創立至今,屹立六百餘年不倒,成為中國中醫藥存世最久的老字號。而今,黃琬公的第二十代裔孫黃斌,又於鶴年堂成立615周年之際,再次牽手鶴年堂。歷史給了琬公後人重溫舊夢的機會,琬公事業的接棒人,將會續寫出一部跨越朝代與血緣的新傳奇。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