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相隔450年的兩次果阿戰爭,讓印度認為自己成了頂級大國

相隔450年的兩次果阿戰爭,讓印度認為自己成了頂級大國

兩次果阿戰爭在印度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次代表著印度被殖民的屈辱,一次則代表著印度的崛起,尤其是後者,頗有印度版的朝鮮戰爭氣勢,被印度上下視為民族驕傲。

兩次不一樣的戰鬥

第一次果阿戰爭發生在公元1510年,十幾年前葡萄牙殖民者在今印度果阿地區登陸,隨後與英國殖民者展開了殖民地爭奪,雙方都想控制更多的土地,不過葡萄牙軍隊顯然競爭不過,於是轉頭對果阿當地的印度土王發起了戰爭,1510年當地土王率軍與葡萄牙軍展開決戰。

這場葡萄牙殖民者對當地土王的戰鬥可以說非常輕鬆,比賽布爾國王麾下6萬軍隊圍攻葡萄牙在果阿的基地,而葡萄牙守將阿爾布克爾克將軍手中只有1500士兵,好在還有23艘各型艦船支援。戰鬥結果是印軍傷亡6000餘人撤退,葡軍的人員損失僅為50人。

要知道這場戰鬥可是發生在500年前,那時候的火器並不完善,射速和威力都差得太多,真不知道這樣的戰損比是怎麼打出來的。

第二次果阿戰爭發生在1961年。這時候的印度已經獨立,希望收回被葡萄牙佔領的果阿地區,與獨立運動不同的是,這次印度選擇武力收回。從1955年開始,印度就陸續派遣了幾千軍隊進駐果阿地區,領導武裝鬥爭,可惜均被鎮壓,1961年,印軍被逼發起大規模作戰行動。

與之對壘的葡萄牙駐軍其實並不多,總共只有約5000名守軍,缺少重武器,但是萬里之遙的本土卻下令死守每一片殖民地,又無法進行有效的軍事增援。

這種情況下戰鬥變得毫無懸念,在印軍3萬正規軍的攻擊下,48小時後戰鬥結束,葡軍被俘3000餘人;1974年,葡萄牙承認果阿是印度的領土。

第二次果阿之戰,印度真的走向軍事強國?

第二次果阿戰爭被印度人看作是與西方列強的正面軍事戰鬥,就像我國的抗美援朝戰爭一樣,是民族崛起之戰,從此讓西方不敢小瞧。

其實這樣想還是有一點道理的,當時的葡萄牙已經加入北約,印度與葡軍交戰,一定程度上相當於和北約為敵,然而整個戰鬥過程中北約其他成員國不僅沒有增援葡軍,連聲援都沒有,這不免讓許多印度人感覺飄飄然,原來歐洲那群傳統大國已經懦弱到如此地步。

不過回到現實中,這場勝利確實是值得肯定的,但遠沒有那麼偉大。首先就是果阿當地駐軍只有5000,印軍在大戰開啟前就派遣了約5000軍力前往當地,這幾千兵被葡軍分割後各個擊破,印軍的戰鬥力還真是不怎麼樣。

1961年的大規模戰鬥爆發時,印軍率軍3萬,同時還有飛機和坦克支援;作為對手的葡軍,在長久的戰中武器裝備已經消耗不少,還缺乏重武器,沒有後援。這樣的戰鬥都打不贏,那真是要懷疑印軍的水平了。

至於北約盟友沒有給葡萄牙撐場面,都知道在二戰後掀起了民族崛起的浪潮,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在謀求獨立,這種情況下葡萄牙的盟友也不打算卷進這樣的爭端之中,反之與印度當局搞好關係,每年還能往當地銷售不少商品,為什麼要拿自己的利益去冒險呢?

就是這樣完全有利的局面,印軍的作戰也是一團糟糕,出擊部隊像無頭蒼蠅到處亂沖,通訊無時無刻不在中斷和修復中,被形容為「一場亂糟糟的軍事演習」,葡軍的抵抗意志很低,印軍的M26坦克一到,就舉槍投降。

結語

平心而論,以印度的實際情況,他的人口總量、經濟總量等,印度是名副其實的大國,他的軍事實力在單獨對抗周邊一些中小國家時沒有太大問題,然而要想和真正的世界頂級軍事大國對抗,要走的路還很漫長。

真正的頂級軍事大國,不僅要物質基礎過硬,還要在精神層超越對手,士兵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整天自我吹捧不過是麻痹自己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日軍10厘米野炮,真實口徑105毫米,日軍最好的野戰炮系列
一戰奧匈帝國37毫米狙擊炮,用狗拖著跑,專門克制敵人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