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紅茶,傳說中的16道精製工藝,到底都有些什麼?
祁門紅茶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憑藉著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門香"聞名於世,這與祁門紅茶的製作工藝息息相關, 那祁門工夫紅茶中的"工夫",究竟是什麼"工夫"?
祁門紅茶的製作工藝特別考究,分為初制、精製兩大過程。
初制奠定品質的基礎,而精製則將相對粗糙的毛茶升華而成丰神俊秀的上品。初制的四道基本工序,與其他紅茶一樣。
但精製的十幾道工序,近十個級別,幾十種花色,極盡繁複考究,每一個動作都是不厭其煩的重複、傾盡心血的工夫,為其他工夫紅茶所不能比擬,所以祁門紅茶又被稱為"祁門工夫紅茶",更被譽為中國工夫紅茶的代表。
採摘
祁門紅茶的採摘是春夏兩季完成,最好的時間則是在4月5~15日,就是農曆清明後到穀雨之前。這個時候是春天裡茶樹的第一批芽葉剛剛萌發出來,此時的芽頭是最鮮嫩也最漂亮的時候。
以前,祁門紅茶全部用來加工工夫紅茶,採摘標準以一芽二、三葉為主。近年開始製作紅毛峰、紅香螺等花香型紅茶,採摘日趨細嫩,早春茶採摘越來越多的一芽一葉,甚至是單芽。
初制
1、萎凋:
鮮葉在採摘後第一步會通過萎凋開始製作,萎凋是將摘下的鮮葉通過攤晾,使其葉片中的水分均勻地散失,將葉片萎蔫凋謝。
2、揉捻:
在鮮葉經過萎凋之後,便要開始進行茶葉成形的第一步,揉捻。
通俗地說,揉捻就是把萎凋葉像揉面一樣搓揉,使其形成條狀的過程。揉的過程中,重要的是讓茶葉里的細胞破碎,讓茶葉里的茶多酚與空氣中氧氣接觸,發生酶促氧化,為下一步的發酵打下基礎,同時有利於紅茶香氣的形成。
3、發酵:
如果說揉捻為祁門紅茶的品質打下了基礎,那麼發酵可以說是形成祁紅品質的關鍵。
發酵是製作紅茶的關鍵步驟,也是紅茶變紅的決定性過程。經過揉捻的茶葉只有經過發酵後,綠色的茶葉才會逐漸轉化為紅色,形成紅茶特有的色、香、味。
4、烘乾:
初制最後的工序便是乾燥了,通過高溫烘焙,一方面是終止酶活性,防止發酵過度;二是將茶葉中的水分烘至7%以下,利於茶葉的保存;三是豐富和發展香氣。
乾燥時在高溫作用下,散發具有青草氣的低沸點香氣物質,同時糖類物質和氨基酸發生糖氨反應,生成具有蜜糖香氣的物質,內酯類、萜烯類、醇類等具有果香花香的香氣物質大量生成而形成祁門紅茶"似花似果似蜜"的香氣特點。
精製
祁門紅茶傳統手工的精製工序分別是初抖、分篩、打袋、毛抖、毛撩、凈抖、凈撩、挫腳、風選、飄篩、撼篩、手揀、拼配、補火、勻堆、裝箱等,一共有16道,其中的手工製作工序主要有篩分、打袋、風選、揀剔、補火和官堆等。
1、篩分:
制好的毛茶先經過抖篩,初步分出茶葉大小。手工抖篩也叫吊篩,篩沿的一端用一根繩子系在高架上,另一端用手抖動篩子。抖篩的關鍵是靠手腕和腳踝用力,讓茶葉布滿篩面並均勻地抖動。
抖篩之後要進行分篩,分篩是要分出多個號頭。分篩的時候手一定要端平,勻速地晃動,一旦傾斜就會走料,好茶就篩不出來了。
2、打袋:
分篩之後要把篩上的大茶頭打小,這道工序叫"打袋"。把茶盛在布袋內,向石塊上摔打,要求茶師掌握好摔打的力度和次數,一般打三次,布袋左右兩側和正面各打一次,以免打過頭和單面受力,形成過多的碎末。打過再進行篩分,條索大的還要繼續摔打,逐次降級,直到不能做工夫茶為止。
3、風選:
風選的目的是分出輕重,剔出輕質茶。手工傳統工藝中用木質風扇操作此過程,通過人工手搖風扇,進茶口的茶葉中身骨較重的茶葉從本身出口吹出,身骨較輕的茶葉從子口吹出,子口處的茶葉需要再進風扇中進行風選,多次反覆,直至分選出不同規格標準的茶。
4、飄篩:
飄篩用於彌補風選不足,剔出輕質黃片。
5、撼盤:
制茶師有節奏的將撼盤中的茶葉飄起,輕的茶葉就被飄到撼盤外,從而彌補風選不足,剔出輕質茶。
6、揀剔:
將篩分過的各號茶中的輕片、破葉、黃片、茶梗和雜物加以剔除,大都由女工手揀,用風車及其他器具輔助。
7、拼配:
不同號頭的茶品質略有差異,將各號頭按一定比例拼合出符合規格的成品茶小樣,以保證祁門紅茶傳統正宗恆定的品質特點,這項工作只有最有經驗的老師傅才能完成。
8、補火:
因篩分和揀剔時難免有潮氣侵入,故在裝箱前還得補火一次。補火是將篩揀好的茶放置烘籠上,籠下用炭火烘焙。
補火十分講究對火候的掌握,除了進一步散去水分,以便於儲存外,補火也會起到發展茶葉香氣,改善品質的作用。
9、官堆:
又稱"勻堆"。將補火後的各號茶,分層倒入官堆場中,做成方形高堆,用木齒耙向外梳耙,使茶葉混合流下,即為小堆,再按上述方法進行大堆,使各號茶混合均勻,即可裝箱成為精製紅茶。
以上就是祁門工夫紅茶的精製工藝,的確不愧是享譽世界的高端紅茶,擔得起這"工夫"二字。
喜歡茶,關注我,為你解鎖更多茶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