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不強制撤筒破袋!北京垃圾分類5月1日實施 「柔性」政策

不強制撤筒破袋!北京垃圾分類5月1日實施 「柔性」政策

◎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

繼上海等城市強制生活垃圾分類之後,北京市也將重拳出擊了。

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正式實施。為配合《條例》的實施,北京市還印發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以及四個實施辦法。

北京生活垃圾分類新規有哪些特色?各轄區公布的實施細則有哪些亮點?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式下,新規將如何平穩落地?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明確責任主體,剛柔並濟是特色

近年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已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去年,上海、無錫等城市紛紛試水。

相比其它城市「北京市十分強調機關單位的帶頭作用,尤其是在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和收集方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北京作為國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分布著大量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軍隊等,新規極力促使這些機關單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在社會上帶起一股垃圾分類新風。

再者,「新《條例》強化了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約束,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是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對於不按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行為,城管執法部門可處以罰款。」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宏山表示。

新《條例》指出,對未按規定分類的單位進行1000—10萬元金額不等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予違規且不聽勸阻的個人書面警告,再次違規處50—200元罰款。

「剛柔並濟是北京市垃圾分類新規的一個重要特色。」劉建國說,從處罰力度上可以看出北京市在推行新規的強硬態度和堅定決心,這是「剛」的一面。然而處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北京市新規在分類標準和方法上仍留有一定餘地,並未絕對化,而是以相對人性化的「柔」政策促使垃圾分類循序漸進。

「比如,北京市新規充分考慮了前端投放、運輸與後端處理能力的匹配度,分類方法也相對務實。」劉建國舉例,北京市四分法(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中充分發揮了其他垃圾的「容錯性」。也就是說,如果民眾無法特別精準地判別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可以將之置於其他垃圾中。這種做法可操作性高,也能減輕民眾對垃圾分類的抵觸心理。

很多人注意到,新《條例》沒有採取強制撤筒和廚餘垃圾破袋投放的規定。「這也體現了北京市管理與服務並重的總體基調。」劉建國表示,不可否認破袋、撤桶確有一定優勢,可短時間內迅速提升垃圾收集量、分類品質,便於管理。但北京市採取了更加靈活的方式,採用固定式、流動式並存等柔性的投放模式,積極探索如何降低垃圾分類的整體社會成本。

在分類標準上,北京的四分法與上海等城市(上海四分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也有所不同。劉建國解釋說,北京垃圾分類桶的標識、顏色和分類名稱都與國家規範一致,垃圾運輸車的顏色也與垃圾桶的類別相對應,以便於社會監督,從一定程度上減少「先分後混」的現象。

值得強調的是,北京市還要求各級各部門把這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用好聯席會議平台,成立工作專班,形成工作合力,為生活垃圾分類新規實施保駕護航。

各轄區提前部署,因地制宜制定行動方案

為了更好地迎接「五一大考」,北京市已有多轄區制定了生活垃圾分類細則,力爭提前部署、穩步推進。

在劉建國看來,各區在新《條例》的大框架下,根據人口分布、基礎設施等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制定行動方案。例如,海淀區、朝陽區面積大、人口多,產生的生活垃圾總量也多,現階段轄區內的後端處理設施相對全面和系統化,因此在制定行動方案時會兼顧垃圾分類全流程的監督管理。

朝陽區要求區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4月15日前率先實現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為保障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環節順利銜接,實現垃圾分類全流程閉環管理,朝陽區正在加快推進各類環衛設施建設、計量稱重改造和精細化管理系統搭建等工作。

海淀區則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在培養市民垃圾分類意識方面下足了功夫。日前,垃圾分類網課已陸續登錄海淀區中小學資源平台,中小學生可在家學習垃圾分類課程。

「再如,東城區和西城區在本區內沒有垃圾焚燒廠、填埋場等末端處置設施,因此會在源頭減量、分類投放、收運過程進一步減量等前端多下功夫。」劉建國說。

東城區垃圾分類堅持「乾濕分開」,重視「資源回收」。建議民眾在廚餘垃圾產生時就把它與其他品類垃圾分開,投放前瀝干水分。切實提高廚餘垃圾分出質量,做到「無玻璃陶瓷、無金屬雜物、無塑料橡膠」的「三無」高水準分類。針對可回收物,可預約上門回收。

有相關報道指出,西城區將建立「不分類、不收運」的倒逼機制,即在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過程中建立試點,對未實行垃圾分類或垃圾分類不符合要求的小區,管理部門要提出整改意見,對多次違規拒不整改的、拒絕收運的,移交執法部門處罰。

大興區、延慶區等也紛紛出台相關工作方案,各有亮色。如重視原生垃圾實現資源化處理、施行「5 1」模式分類等。

重點服務防疫大局,新規推行任重道遠

北京市各轄區都在積極「備考」,但現階段也是抗擊新冠疫情的重要時期,病毒防護問題如何解決?

「要將新規落到實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楊宏山坦言,防疫特殊時期,民眾對垃圾分類的關注不如去年上海推行新規時火熱,因此應加強相關宣傳,提高民眾垃圾分類能力,激發分類熱情。投放、中轉、處理環節的基礎設施是否到位也是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在垃圾運輸、處理過程中,應盡量做到及時消毒和封閉處理,避免細菌、病毒感染。

「現階段應統籌做好防疫工作和垃圾分類工作,在不影響防疫大局的情況下,有序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把防疫工作形成的社區精細化管理和居民的規則意識、衛生習慣等轉化為推進垃圾分類的優勢。」劉建國道。

楊宏山強調,垃圾分類工作並非單體作戰,而是涉及到市容環境、發展改革、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城管執法、財政等多個行政部門,總體來講需要屬地、部門、單位、社區四方合力為之。

「垃圾分類工作面臨著兩方面挑戰,一是可回收物再利用,二是廚餘垃圾精準分離。」在楊宏山看來,前者北京市總體相對不錯,這歸功於較大規模的拾荒群體,包括拾荒者,廢品收購、經營者等。至於後者,廚餘垃圾含有極高的水分與有機物,易腐壞,易滋生細菌,還容易污染可回收物,故廚餘垃圾的精準分類不論在哪個城市都是個挑戰。

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市政府需找准抓手,促使各區和街道落實屬地責任。對生活垃圾減量化進行考評,是一個重要指標。生活垃圾減量化的前提是做好分類管理,實現可回收垃圾資源化、無害化利用。」楊宏山提出,「將生活垃圾減量化作為考評指標,有利於更精準地調動各區積極性,促使各街區、社區推進治理創新,形成各具特色的監督管理模式。」

「未來還可借鑒發達國家對生活垃圾收集實行收費的政策,推進我國垃圾分類企業化運作,提升可持續性。」楊宏山表示,考察國外城市垃圾分類管理,一條通行做法是對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實行收費政策,對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按容量收費,可供我國借鑒,未來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有必要引入經濟手段。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李禾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陳可軒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第二艘兩棲攻擊艦下水;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出爐
玉樹:涅槃重生下的「光明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