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含金量高達95%!「蜀世子寶」金印出土!

含金量高達95%!「蜀世子寶」金印出土!

◎ 陳振鵬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

4月29日,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三期水下考古發掘成果新聞通報會對外發布,經過3個多月的發掘,第三期考古發掘總計出土各類文物10000餘件。其中一枚屬於蜀王世子的「蜀世子寶」金印系國內首次發現。

發掘區全景展示

3個多月出土10000餘件文物

為搶救和保護珍貴文物、進一步了解遺址分布範圍及文物分布規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眉山市彭山區文物管理所於今年1月10日正式對江口明末戰場遺址開展了第三次考古發掘。截止到4月28日正式結束,前後歷時3個多月,發掘面積5000平方米,勘探面積10000平方米,最終出土文物10000餘件。

在第三期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考古發掘已出土的文物中,重要文物2000件,主要為金銀器,包括金、銀幣,金、銀錠,金、銀食具,金、銀首飾和金、銀服飾等,這為研究明代的工藝水平、服飾制度以及審美情趣提供了珍貴的新材料。

金、銀手鐲在展覽中

「蜀世子寶」金印含金量高達95%

在已出土的2000件重要文物中,「蜀世子寶」金印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該「蜀世子寶」金印,外觀為方形印台、龜形印鈕,印面鑄有「蜀世子寶」四字。印台邊長10厘米,厚3厘米,含金量高達95%。

這枚「金疙瘩」的來歷也是不同尋常。記者了解到,「蜀」字證明了這枚金印原為明蜀王府之物,「世子」為親王嫡長子。從印文可知這枚金印為明代蜀王世子所擁有,既是蜀世子的身份象徵,也是蜀王府歷代世子傳用之珍寶。

「蜀世子寶」金印出水現場

「蜀世子寶」金印在展覽中

此次發掘填補多項「空白」

這並非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一次發現「寶貝」。2016年起,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2017年4月,第一期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考古發掘正式收官,共出土文物3萬餘件,此次發掘也實證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2018年1月24日,第二期考古發掘如期動工,歷時近3個月,共發掘出土文物12000餘件,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枚蜀王金寶。

在此次的第三期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發掘中,還出土了不同規格的鉛彈,這為判定該遺址性質為古代戰場遺址提供了又一新的佐證。目前,從文物原地埋藏的跡象來看,在基岩河床上發現了多處銀錠、金錠以及金塊嵌入岩石的情況,有關專家因此推斷這批文物未經過長距離搬運,這個區域很可能為戰爭發生地或接近於戰爭發生地。

此次發掘中還出土了一些官銀,這從地域及稅種上均可補前兩次發掘之空白。尤其是發現了來自於樂至、仁壽、樂山、德陽、廣漢等地的屬於大西政權銀錠,這對研究大西政權的財政制度以及統治區域均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專家表示,該次考古不僅確認了文物的分布規律與遺址內河床的起伏狀態、基岩局部的微結構以及航道的位置具有直接關係,對遺址本身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而且,還發現了同一屬性的文物集中分布的情況,例如發現了金器的集中分布區以及銀錠的集中分布區,對認識當時張獻忠撤離成都前的狀況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目前,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三期考古發掘經工作已於4月28日全部結束。經過三次水下考古發掘,江口沉銀遺址共出水文物52000餘件。下一步,這些文物的保護利用工作也有了實質性進展,江口沉銀博物建設預計將在2020年年底開始動工建設。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眉山市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岳靚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放大招!多項政策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
我國科學家成功實現視神經節細胞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