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青年科研人如何走出成長之困?

青年科研人如何走出成長之困?

◎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項目申報材料寫了一個又一個,程序調了一遍又一遍,實驗做了一次又一次,論文投了一稿又一稿……但結果與設想可能大相徑庭,成果寥寥無幾,有時候被挫折感折磨得懷疑人生。」

司洪宇與科技日報記者的這句分享,指向了青年科研人員成長面臨的共同煩惱。

在五四青年節前夕,記者拜訪了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的三位青年科研人:他們分別是入職兩年多的博士王魯元、「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幹司洪宇、手握省部級大獎的研究員、副所長華棟樑。

青年科研人面臨的一些共性難題,比如身份轉變、方向選擇、團隊融合方面的煩惱,比如拿項目、做實驗、發論文方面的困惑,他們或正在體會,或已經跨過,或尚未經歷。其典型性在於,他們分別從過去式、現在式與將來式三個角度反映出當代青年科研人的成長困惑與突破之道。

拿項目難,是真正的難

春節的時候,王魯元在實驗室門口貼了一幅對聯,上聯是:「早出晚歸馬不停蹄做實驗只盼數據可用」,下聯是「日夜兼程殫精竭慮寫論文就想來年中標。」

對聯準確地瞄準了現實。他想抒發的感嘆是:拿項目難,真折磨人。

王魯元,2018年剛剛入職能源所,畢業於山東大學的優秀博士。他向科技日報記者感嘆,「拿項目難,是真正的難。」王魯元的話很現實。青年人員頭銜少,很多項目限制頭銜或要求基礎,但後者需要時間積累,矛盾就此產生。

作為「過來人」,不論是華棟樑還是司洪宇,對王魯元的感嘆深有體會。華棟樑說,「不是每次科研實驗都會順利,不是每次申請項目都會成功,這就要求我們堅持。」而司洪宇也現身說法,「前幾年裡,和大多數青年科研人一樣,項目申報材料寫了一個又一個,程序調了一遍又一遍,實驗做了一次又一次,論文投了一稿又一稿……但結果和設想卻大相徑庭,成果寥寥無幾。」

當一次次失敗,甚至失敗遠超成功的次數之後,司洪宇猛然發現讓自己受益最深的並不是豁然開朗的一剎那,而是「謝天謝地,我堅持下來了」。

「對『青椒』來說,好多項目不能申請,但他們又是最需要項目的,但我確實沒解決好這個問題。」王魯元眼中的「青椒」,是網路上對科研院所青年科研人員和高校青年教師的昵稱。

2018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項關於「青椒」的調查顯示,84.5%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中層及中層以下。大多數「青椒」表達著自己對工作和生活的焦慮。他們在工作中科研啟動經費不好申請,教學評估「壓力山大」;生活上收入相對較低,多年苦讀,一出校門就面臨結婚、生子、買房難題。

拿項目的困惑,說出了大部分青年科研人的心裡話。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某地級市科研所的博士,「我們單位有很多博士,來之前個個都牛氣哄哄,有分量的論文發了一篇又一篇,來之後的前兩年也是激情洋溢,邊做科研邊寫論文。但兩三年後就沉寂了。」

但王魯元不能沉寂。他想盡辦法,通過各種渠道找項目,做實驗,搞研發;在「又苦又累」中,挖掘到了科研中的「寶貝」……他深深地明白:每一位「大師」都是從「青椒」階段走過來的。

邁出第一步很難,但很關鍵

剛剛獲得「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82年出生的司洪宇反而多了几絲冷靜。

所有的光鮮,都是汗水夾雜著淚水寫成的。他最初的科研生涯並不順利,坎坎坷坷中,多了一些「欲說還休」的酸楚。

「說起來很慚愧,第一個項目是我2011年進入科學院工作後的青年博士基金。一般情況下,這個基金是屬於入院博士的啟動基金,競爭性小,支持額度一般都是不低於10萬元,但我的博士基金卻只有8萬元,還是經過兩輪評審才拿到。」

回頭看去,造成二輪答辯,額度打折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司洪宇「跨界」影響。

從「象牙塔」到研究所,從本碩博的熱物理專業跨到工作後的熱化學領域,全新的挑戰給他帶來許多困惑。同時,專業基礎知識的匱乏導致他的申報項目只考慮到了理論可行,技術路線不計成本,甚至缺乏現實可行性。

此後,司洪宇進入了「惡補階段」。在研讀過上百篇文獻後,他才「開了竅」,「勉勉強強」完成了人生第一個科研項目的申報。

成長路上,這是青年科研人該交的「學費」。

每年三月份是科研人最忙的時候,因為這是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關鍵時刻。因為疫情,今年提交材料的時間推了一個月。華棟樑剛剛提交了一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申報材料。

青年人最有科研活力,綜合壓力也很大。諸如找方向,拿項目,做實驗,發論文這些難題,華棟樑也或多或少經歷過。閱歷,讓他找到了門道。

「我在學校學的是微生物專業,但到了能源所以後,主要做生物質能源高效綜合利用方面。這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差別。」

跨界,讓華棟樑和同事司洪宇有了類似的經歷。他說,「我當初選擇了生物能源領域作為自己的方向,這樣既能發揮長處,也能與團隊方向結合,更容易、更快出成果。這對新手來說非常重要。」

失敗是常有的事情,華棟樑將之視為「常態」,並提醒年輕同事,拿捏好心態,鍛鍊出強大的心臟。

一時練不成「降龍十八掌」

那就先學學「乾坤大挪移」

「青年科學家壓力大,的確也還存在這些現象。年輕人剛進入社會,確實壓力很大,包括生活的壓力,科技資源申請難的壓力,還有等等各方面。」

在去年「兩會」上,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就此表示,「從兩個方面理解,一個就是從國家、科技部、社會層面上,如何為青年科學家、科技人員潛心做科研、早出成果提供好條件;另一方面,很多大科學家當年也經過這些坎,要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主動作為、謙虛向學。」

青年科研人如何走出成長之困?從國家到省市、校院層面上,具體行動早已有之。

在國家科技計劃方面,科技部門為青年人提供了「專門通道」。比如,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立了青年科學家項目,科技人才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優青、傑青方面也都做了著重安排。在山東省層面上,《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創新的若干舉措》試圖從鼓勵青年科研人員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團隊培育等十二個方面發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長。

從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到能源研究所,針對剛剛起步的青年科研人都有資金、項目支持。比如這裡設立「博士基金」,拿出一塊經費支持初出茅廬的博士們大膽探索、創新嘗試;同時,也給他們「壓擔子」,逼出潛力來。

在環境之外,青年科研人如何主動作為?

「科研需要天賦,更需要執著的科學精神。」他提醒新同事,「不要怕失敗,不是每次科研實驗都會順順利利,不是每次申請項目都會成功,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在失敗中升華。同時,遇到困難,多與團隊同事溝通交流,多向經驗豐富的大專家學習請教,會對自己有很大幫助。」

九年時間成長為「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哪些事情做到了點子上?司洪宇最大的體會是,將個人進步需求融合在單位發展需求之中,個人和單位會同步發展。他認為,青年人要向集體尋求智慧和資源,「一時練不成『降龍十八掌』的以硬碰硬,那就先學學『乾坤大挪移』的借力打力。」

而王魯元提到了「有效科研時間」的概念:「一早起來做實驗,一直到凌晨還在做實驗,一天下來的實驗數據可能還不能用。」王魯元說,我最大的挑戰就是時間不夠用,應對策略就是規劃好時間,規劃好任務。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岳靚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不強制撤筒破袋!北京垃圾分類5月1日實施 「柔性」政策
T179次列車為何沒能及時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