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面對鬼子的94式豆戰車,抗日軍民有哪些方法可以應對?

面對鬼子的94式豆戰車,抗日軍民有哪些方法可以應對?

94式豆戰車作為侵華日軍的裝甲先鋒,從1937年至1945年,廣泛的活躍在我國多個戰區,參加了許多著名的戰役,為日軍的進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面對這個輕便小巧的豆戰車,當時我抗日軍民還真是不好對付,可用的辦法有限。

性能差勁的94式戰車

94式輕型戰車的出現,和上世紀30年代出現的世界輕型裝甲車輛潮流有關,當時多國都在研發輕型裝甲車輛,配合步兵作戰。94式1933年開始研製,1935年正式服役,它的主要功能是指揮、聯絡、搜索、警戒、彈藥運輸等任務,在實戰中發展為配合其他型號的中型戰車行動,充當裝甲主力。

94式的整體尺寸和一輛QQ車差不多,長3.08米,寬1.62米,高1.62米,空重只有3.2噸。如此緊湊的結構,94式的各項性能自然好不到哪兒去。

動力為一台23.5千瓦的發動機,最大行駛速度40千米每小時。在車體後部的小型炮塔里,安裝了一挺6.5毫米機槍,後來改為威力更大的7.7毫米,也有少部分改為37毫米炮。裝甲防護也很薄弱,全車只有8~12毫米厚。

中國軍民缺乏有效反擊手段

別看94式如此「嬌弱」,當時的中國抗日武裝軍力有限,長時間裡連機槍都難以滿足需求,更不要提專業的反坦克武器了。而且早期的94式戰車在生產工藝上比較嚴謹,嚴格採用硬化處理的鎳鉻合金鋼,實際防彈能力要優於同等厚度的均質鋼裝甲。

對付94式最好的武器當然是37戰防炮,或者進口的20毫米厄立孔高炮之類的重武器。但是這些武器本身購買數量就很稀少,彈藥更是寶貴,沒辦法普及開來,只能在部分地區集中使用。

除了專業的火炮,鋼芯穿甲彈也能有效地擊穿94式。從1935年到1937年,抗日武裝先後獲得了2300萬發7.92毫米鋼芯穿甲彈,金陵兵工廠也生產過一些。這種彈藥的穿甲能力可觀,例如德制SmK(G)型穿甲彈,就能在100米距離上擊穿19毫米厚的鋼板,國產的雖然性能稍次,在100米距離上也能擊穿11毫米鋼裝甲。

這些穿甲彈的使用多少解決了一些問題,不過將2300萬發子彈均攤到各個部隊,以及各個戰區,就會發現實際上一挺機槍或步槍得不到幾發穿甲彈,而射手需要面對的威脅卻很多,除了94式,還有各種類型的其他裝甲車,殺紅眼的士兵也會對著日軍的中型坦克開火。

除了這些專業的反裝甲武器,大部分時候士兵們能用的,就是炸藥包、手榴彈這一類武器。這些武器對付94式效果很好,不過缺點卻十分致命,那就是投擲距離非常有限。

與電視劇裏手榴彈炸飛機不同的是,當時一枚標準的木柄手榴彈重量約為750克,普通士兵只能投擲30~40米左右,如果要反坦克,就需要捆綁多個手榴彈的爆炸部,這樣才能確保對94式一擊必殺,但是投擲距離就更近了。

面對94式本身裝備的機槍火力,以及輔助進攻的步兵,反坦克人員很難有機會接近戰車,往往付出生命代價也不能精確的引爆炸藥包或手榴彈。

除了裝備,當時抗日軍民還大量挖掘反坦克壕溝,阻擋日軍坦克部隊的行動,雖然不能消滅坦克,好歹也能對戰鬥起到一點幫助。至於一些網友們所說的燃燒瓶,當時我國不僅缺乏這種思路,另一個方面也沒有合適的燃燒物,汽油什麼的十分寶貴,大部分的部隊千里行軍都只能靠雙腿。

結語

94式輕型戰車的出現,從技術上來看是符合當時的戰場需求,也符合日軍國內的工業生產狀況。不過這並不能說明日軍發起的戰爭就是正確的,戰爭的性質仍然是侵略。

而我國抗日軍民在面對94式的窘境,將一個落後國家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事實證明一個沒有全面自主工業的國家,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連武器裝備都不能自給自足,只有自身綜合國力提升了,才有實力將侵略者打回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德國鼬鼠空降戰車,戰車中的QQ車,能打能跑的戰場小強
明星偷稅漏稅8.8億,這筆錢用在軍隊建設上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