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須菩提祖師與孫悟空的父子關係之謎

須菩提祖師與孫悟空的父子關係之謎

?在過去的五六年中,我從不同的角度,寫過十多篇論證須菩提與孫悟空是父子的文章。多數文章都是根據原著的邏輯推理的,有的是腦洞,有的是嘩眾取寵,有的是借古諷今。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我從未從情感與文化的角度探討兩人的關係。

中國式的父子關係,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以血緣父子為核心,但又不限於父子關係。被爺爺帶大的孩子,其中的爺孫關係,包含了部分父子關係。傳統的師徒關係,兄弟關係,忘年交等,也有父子關係的影子。如何理解須菩提與孫悟空的關係呢?

賜名

在之前的文字中,我曾經拆解過「孫悟空」這三個字,從中能提取出「心系吾子」來。從命名的密碼可以看出,這背後有一定的講究。儘管「悟空」並不是新名字,但是「孫悟空」這個名字,的確是創作者精心設計的。

很多人會說,這是典型的意淫和演繹。不過,從傳統的師徒關係來看,除非師父一手養大了某個弟子,所以給弟子賜名。不然,師父只能給弟子一個藝名,無法決定弟子的名字。在須菩提與孫悟空的案例中,師父不僅賜了姓,也賜了名,這背後寓意很深。

在父系時代,能夠合法地給一個人姓氏的,一定是父親。須菩提給孫悟空賜名,賜姓,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暗示,他與孫悟空的邏輯關係一定是父子。只可惜,《西遊記》的版本太多,很多古本都已經丟失,我們無法考察須菩提的更多信息。

不過,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猜想,那就是在元代的時候,須菩提這個角色一定活躍在很多戲劇的劇本中。畢竟,孫悟空在元代的時候,是個有血有肉的人,關於他的姐姐、哥哥、弟弟、妹妹的信息都很明確。他生在一個大家族,而不是孤零零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我們目前看到的版本,之所以將須菩提與孫悟空的關係列為師徒關係,而不是父子關係,就是因為孫悟空的出生,從普通的胎生,變成了來自石頭的胎卵生。然而,孫悟空的胎卵生也不是自然得來的,而是人為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多次提到,孕育孫悟空的石頭上有九宮八卦等符號,而水簾洞也是洞天福地。從這些信息很容易聯想,創造孫悟空的一定是一位高人。放眼望去,在整個《西遊記》中,唯有須菩提可以做到。

即便須菩提不是孫悟空血緣上的父親,他也是孫悟空的創造者,是他名正言順的法理父親。關於須菩提的這個角色,也是經過很多人修改後才成型的。這個角色參考了禪宗的四祖、五祖、六祖,融合了道家風骨、儒家師德,創造出的完人。

從須菩提與孫悟空的第一次見面就可以明確看出,他們已經建立了很特殊的師徒關係。這種關係與須菩提和其他人的關係完全不同。這種關係從一開始就打上了父子關係的烙印,顯得格外突出,也極為有特色,也更有張力。

傳道

須菩提最終選擇將最厲害的道術傳給孫悟空。孫悟空剛踏入斜月三星洞的時候,這件事就註定會發生。這也是須菩提與孫悟空特殊關係決定的。然而,這一幕到底什麼時候發生,也是有講究的。畢竟,父子之間的傳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須菩提給了孫悟空七年的考驗,這期間關鍵考核的是他做人的能力與心態的穩定。爛桃山的桃子熟了七次,孫悟空吃了七次。桃子吃進肚子里,但是桃核要吐出來。無論多大的桃子,心永遠是堅定的。沒有堅定而穩定的內心,是不可能學道的。

孫悟空之所以等了七年,並不不是因為考核期是七年,而是因為孫悟空在前六年心態都沒有調整好,沒有達到須菩提的要求。可是,無論這個周期有多長,有多難,須菩提等得起。這特別想有一技之長的父親,在等待並考驗兒子成熟起來,希望將技能傳給孩子。

當孫悟空心態終於成熟的時候,須菩提給他開了小灶。這樣的事兒在很多行當里都會發生。如,在相聲界、書法界、廚師界、武術界,父親帶一幫弟子,往往會給自己的兒子開小灶,學習獨門絕技。也正是這樣的邏輯,孫悟空學到了真功夫。

學真功夫的時候,須菩提與孫悟空的關係處在蜜月期。這個蜜月期並沒有很長。等孫悟空學成了筋斗雲之後,蜜月期也就終結了。這更像是父子之間的關係,當兒子進入青春期之後,父親能教孩子的道理都教完了,父子關係開始出現重大的轉變。

這個轉變是所有父親都要面臨的一個殘酷事實,到底是放手,還是擁有。孩子已經長大,如果一直擁有,那就毀了孩子。如果放手,那將毀了自己的生活和幸福。在多數時候,父親會大膽和決絕地選擇放手,甚至將兒子用力推向外部世界。

在這個時候,往往孩子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但是不得不面臨父子關係的重大變化。在《西遊記》中,孫悟空面對須菩提的驅趕,也表現出了無奈和傷感。不過,他心裡清楚,自己的夢想是什麼,目的是什麼,所以也沒有資格對師父說不。

於是,親情最大的悲劇開始上演,兩個成年人要面對各自的生活,而不會在彼此身上耗費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須菩提繼續他的修行,而孫悟空必須踏上尋夢的旅途。這就是父子關係中最讓人痛心的關鍵詞——別離。

別離

須菩提趕走孫悟空的時候是決絕的,這種決絕近乎無情。他用威脅的言語告訴孫悟空,不要回來了,也不要提他的名字。這背後也有深意。父子的傳承也是無私的,你取得的榮譽很難榮耀父親,但是很容易拖累父親。須菩提與他劃清界限,無非是告訴他,做事謹慎,別亂來。

這是培育了孫悟空的須菩提,對孫悟空最後的約束,也像是一位面對孩子離家的父親,很堅決地趕孩子走,生怕耽誤了上學或工作。這種決絕很管用,孩子真的走了。然而,孩子走後,父親的萬般思念與不舍,只能一個人默默承受。

原著中沒有寫,孫悟空走後,須菩提到底說了什麼,想了什麼。根據邏輯,很容想到,他一定會淚流滿面,時刻為孫悟空的未來捏一把汗。然而,他不能將孫悟空留在洞里,那樣他永遠不會成長,也不可能有自己的人生。

我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從來沒有公開表達過對兒子思念。求學在外,每次打電話回家,他掛電話前的囑咐都是,好好上學,不要想家,男子漢志在四方,家裡破破爛爛的,有什麼好想的,想家有什麼出息?

每次過節回家,他明顯很高興。節日剛過完,他就開始催促我離開,趕緊去學習或上班,好好混,不要想家。一直到他得了重病,依然不想給孩子打電話,依然一個人扛著。他快去世的時候,我從母親那裡得知,他對孩子是何等的思念,只是一輩子沒有對外表達過罷了。

趕走須菩提的不是一位普通的師父,更像是一位對孩子有巨大期望的父親。趕走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有自己的人生。然而,在他的人生中,孩子本來就是一切。他等於放棄了自己的人生,成就孩子的人生。父子都承受了這個過程的苦,但父親更苦。

離開須菩提之後,孫悟空猖狂過,狠毒過,痛苦過,反思過。他輝煌過,也承受了五行山下五百年的極度痛苦。無論是做齊天大聖的時候還是成為斗戰神佛的那一刻,他一生所擁有的能力,不過是須菩提為父般的耳提命面罷了。

我也是在父親去世六年後才漸漸發現了這一點。父親的教育有好有壞。這些年我吃過的苦,受過的罪,然後取得的成就,無不是來自父親的教誨。從性格上與思維方式上,我也越來越趨近父親。或許這就是最好的懷念和感恩吧。

老僧按

孫悟空從來都不是苦孩子,而是有一位慈父般的須菩提,一直在暗中幫助他,支持他。我更相信,須菩提是他的父親,從未放棄過他,只是在一個遙遠的角落,默默為他祝福。這世間,唯有父愛可以如此遼闊和深遠,願我們都能珍惜老父親,珍惜父親的教誨。中國鄉村有五千萬空巢老人,整日面對孤獨與絕望,願所有的子女都能常回家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弦說事 的精彩文章:

你身邊有這類人嗎?
她是孫悟空唯一愛過的女人,遺憾的是兩人有緣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