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澧州外八景之「蘭江綉水」的傳說

澧州外八景之「蘭江綉水」的傳說

蘭江,又叫栗河,為澧州外八景之一,即「蘭江綉水」。以仙眠洲為界,外河為澧水,內河為栗河(蘭江),現在的蘭江橋,就是過去的栗河渡口。上世紀70年代末期,栗河渡迎來了千軍萬馬,人們肩挑手扛,挖河泥、填路基,修建了蘭江橋,讓栗河的古渡口天塹變通途,見證了滄海桑田的巨變。


「蘭江綉水」的傳說(一)
江河因為一種植物而命名,在世界上都不常見。而澧水在澧縣城東南一段,就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蘭江,之所以叫做蘭江,正是傳說由於這一段到處都生長著一種蘭草。但如果僅僅只是因為這種蘭草的緣故,顯然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文化內涵,我們澧州的先賢取這麼一個好聽的名字,還是隱含了一種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的,這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蘭江這個名字裡面,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文化信息,它和這兩位歷史偉人,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內在淵源?讓我們一起來慢慢探索一番。


先說說孔子,他是魯國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曲阜地方的人。他曾帶著弟子周遊列國,但是他的政治主張沒有得到各國君主的賞識,很不得意。有一次,他到衛國,拜見了衛國國君,還被名聲不好的國君夫人南子召見,弄得很狼狽,甚至被他的弟子懷疑他失了格。在《論語》裡面,如今還可以看見孔夫子為自己辯解的記載,說自己如果因為拜見國君夫人南子,改變了自己的氣節,那麼就讓自己遭到老天厭棄,這看起來真是有點理屈詞窮了。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聽聞魯國國君病危,就沮喪地返回自己的祖國。在經過一個山谷時,他看見山崖上生長著茂密的蘭花,整個山谷里香氣瀰漫,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孔夫子聞到了濃郁的花香,不禁發出一番感嘆:「這樣清香的蘭花,應該為國君奉獻出自己美妙的香氣,但是現在卻這樣生長在偏僻的山谷裡面,和一些雜草在一起,這就像有賢德和才能的人,生不逢時,和一些粗鄙無能的人攪在一起一樣啊!」於是孔夫子就取過隨身帶著的古琴,即興彈了一曲,取名為《猗蘭操》。這其實就是孔夫子為自己的命運抱不平,感嘆自己生不逢時,就像生長在山谷里的蘭花,不能向國君奉獻自己的才幹,所以後來的人稱蘭花為王者香,就是從這個典故里來的。也正因為孔夫子對蘭花的喜愛和讚譽,千百年來,蘭花就成了文人雅士喜好的一種香草,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文化內涵,是文化人的精神寄託和品格象徵。


屈原也很喜歡蘭草,在他的長詩《離騷》里,他甚至將他的學生們比喻成蘭,說自己「樹蘭九畹」,也就是栽培了九畹的香草嫩苗。這個說法,甚至成了一個典故。屈原是楚國貴族,出任過三閭大夫,掌管過國家的內政外交,但是因為奸人的挑撥離間,國君疏遠了他,他漸漸被排斥出政治中心,最後竟然被流放到了湖南。他在《九歌?湘夫人》里寫道:「沅有芷兮澧有蘭」,應該是地理寫實的,由此可見他是來過澧州的。 正是因為以上兩個人物對於蘭的推崇和讚美,所以,澧州的先賢們,自然就因為屈原的這一詩句,順理成章地將澧水在澧州城東南一段,命名為蘭江。這個名字,雖與澧水兩岸生長的蘭有關,但是,更多的是透過孔子和屈原賦予它的精神和文化內涵,讓這條河流具有了傳統文化的深度。也讓我們在漫步澧水河邊,觀賞那粼粼波光時能夠感受到我們家鄉和國家的歷史、文化之間那種密切、不可割斷的血脈聯繫。它維繫著我們作為澧州人、作為中國人的獨特世界觀,而這也正是我們共同營造的、永不消逝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家園。 (澧縣圖書館.澧縣廣播電視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屈原 的精彩文章:

我為屈原而歌唱作文650字
莊子 pk 屈原:做自己,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