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福特M1918輕型坦克,美國打算生產15000輛,流水線造坦克的先驅

福特M1918輕型坦克,美國打算生產15000輛,流水線造坦克的先驅

戰爭比拼的就是後方工業產能,在技術性能稍有欠缺的時候,數量也能彌補戰場上的不足。一戰美國福特公司就曾設計研發一款M1918輕型坦克,希望能夠實現福特T型轎車那種輝煌,實現流水線瘋狂生產。

沒有坦克的尷尬

美國1917年加入一戰,雖然生力軍的注入讓協約國部隊煥發了生機,但是美軍自己卻很焦慮,登陸歐洲大陸的軍隊嚴重缺乏武器裝備,尤其是對坦克這種新生事物的嚮往。

本著盟友的友好關係,美國陸續從英、法兩國獲得了菱形坦克和雷諾FT-17輕型坦克,並且以此為基礎打算自研新式的坦克,點亮一條自己的科技線。

從當時美國的技術積累來看,要想短時間裡獨自研發坦克並不容易,於是他們選擇了在模仿的基礎上改進,其中菱形坦克後來發展出「骨架坦克」,並不成功;真正代表未來坦克技術發展方向的是FT-17輕型坦克,美國在它的基礎上進行了諸多的嘗試,其中福特公司就引入汽車流水線生產的概念,研發了一款M1918輕型坦克,並和軍隊合作,打算一口氣生產15000輛。

M1918輕型坦克

M1918輕型坦克有明顯的FT-17血統,在它的基礎上取消了炮塔,縮小了整體尺寸,動力傳輸系統也進行了調整,以適應新的結構。

底盤仍然採用動力後置的方案,不過履帶結構更窄,加寬了車體,兩名成員可以並列呆在車體前部,其中駕駛員在右。主動輪後置,履帶拖帶輪也變高了。2台福特T型4缸水冷汽油機提供動力,單台輸出45馬力,坦克能夠達到最大12.8千米的時速,最大行程55千米。有意思的是它的轉向,是通過駕駛員操作轉向桿分別控制一側發動機轉速來實現的。

坦克的防護上採用軋製表面硬化處理的鋼裝甲,裝甲最厚處為13毫米。這樣的防護水平在一戰時期尚且夠用,畢竟當時專業的反坦克武器數量並不多,而且M1918本身也不過是一款輕型坦克。

火力布置和後來的突擊炮很相似,在車體前部左側設置戰鬥室,安裝一挺.30機槍,備彈2000發,只能向前方射擊;機槍也能用一門短管37毫米炮替換,增強打擊能力。

坦克長4.3米,寬1.8米,高1.8米,重約3噸,2名成員操控。雖然沒有旋轉炮塔,但是保留了FT-17炮塔上帽子式的觀察結構。能夠越過1.5米壕溝,最大爬坡60°,垂直越障0.51米。

從M1918的結構性能來看,它和後來的布倫機槍車頗為相似,都應該劃分到超輕型履帶車輛一類。

隨著大戰而沒落

1918年,福特公司生產了15輛交付軍隊,用於測試和評估,其中一輛被運送到歐洲戰場進行實戰測試。

遺憾的是這輛小傢伙在歐洲並沒有得到好評,美軍的潘興將軍在看到這麼個小東西後表現得不屑一顧,認為M1918根本不能算作是坦克。正是潘興將軍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影響了M1918的前途。

不僅美軍自己,就連法軍看到M1918,也認為它與法制FT-17雷諾輕型坦克相差甚大。不過唯一的好消息是,大家都認為它如果用來拖曳火炮等執行運輸任務,會是一個戰場好幫手。

最終那個15000的大訂單被軍隊叫停,削減成1500輛拖車型的裝甲車輛,它在泥濘的戰場上能拖動700千克的貨物,這樣的拖曳性能還是很不錯的。

1919年一戰結束,美國對坦克的發展開始失去興趣,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對FT-17的修修補補上,M1918輕型車輛沒能繼續研究,在訓練中度過了約20年,陸續退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同樣發射魚雷,為什麼二戰飛機擊沉的戰艦比驅逐艦要多得多?
二戰德國虎式自行火炮家族,一個浪費資源,沒有實戰價值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