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精妙的木工結構與工藝 不需要一顆釘子

精妙的木工結構與工藝 不需要一顆釘子

在瑞士蘇黎世有這樣一座房子,

從外觀看它就是一座普通的現代建築,

通透的玻璃幕牆一掛到底。

但當人們走入其中,

無不被其精妙的結構、工藝征服。

梁、柱、檁等房屋的主體結構,

全部用木材架構,

這在看慣了鋼筋混凝土的西方人眼中,

簡直就是一座建築奇蹟!

再看細節,

用的竟是幾千年來

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

作為中國古建築精髓的榫卯結構,中國早在7000年前就發明並開始應用,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不需要一顆釘子,就能造出異常堅固,傳承幾百甚至上千年的房子。

而這種工藝在傳到日本後,

被日本工匠一代代傳承改進,

稱為「河合繼手」。

瑞士這座Tamedia:媒體大廈,

就是由熟稔「河合繼手」的

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完成。

在敲定設計方案的基礎上,

他用近2000m3的循環再生的雲杉木,

打造出每一個部件和榫卯結構。

然後像搭積木、拼裝玩具般,用榫卯結構將各個獨立的部件連接在一起。

由於各個木質部件緊密結合在一起,萬一出現地震、火災等情況,就有可能因為一個部件的損毀,導致大面積坍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獨特的梁、柱設計讓受力更加均勻合理,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建築的穩固。

而在實際的建造過程中,

工人只需將組合好的部件,

按圖紙組裝在一起,

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以及對環境的污染。

這樣像魔法似的僅用木頭

就搭建起如此一座宏偉的建築,

讓眾多不懂榫卯結構的外國人不可思議,

世界再一次見證了「河合繼手」的神奇。

但很多國人看後卻深感悲哀,

7000多年的榫卯

如今卻只能靠日本人「發揚光大」。

外國人提起榫卯,

想到的也是日本的古建築。

甚至有人批評中國人將傳統工藝拋在了腦後,盲目追尋西方先進建築的腳步,用鋼筋混凝土澆築出一座座毫無特色的建築,把人擠壓在了無生氣的空間里,完全失去了建築工藝之美與人文關懷。

這也正與建築師坂茂

提倡的建築責任與人文精神相契合,

而他的責任從來不是說說的。

每次世界各地發生大的自然災害,他總是第一時間跑到災區,不眠不休地為災民建造房屋。

95年為日本神戶災區建造硬紙木宅、教堂

1999年為盧安達難民建造避難所

2001年為印度災區建造房屋

2007年為斯里蘭卡災區建造房屋

2008年汶川地震,為華林小學搭建臨時校舍

2010年為海地搭建應急避難所

2011年為日本大地震設計的紙隔間

不止一次有人質疑他的硬紙板房子,會不會輕易倒塌?當年他在神戶建的教堂在風雨中矗立十幾年一直未倒,台灣地震時分拆送到台灣,時至今天依然沒有任何問題,也許這足以回應任何質疑。

2014年他獲得了有建築界諾貝爾之稱的普利茲克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建築中充滿人道主義的關懷。

「那麼多的人因為自然災害流離失所,

但地震從來不奪人性命,

是建築倒塌才致人死亡,

這是建築師的責任。

版權聲明:由於部分文章來源於網路,另外有些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

取得聯繫。若涉及以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刪除或處理。

木工刀具論壇「zjwoodtools」[微信號]

木工刀具網(http://www.zjwoodtools.cn)-木工刀具行業網站,木材切削加工技術專業交流論壇。本站專註木工刀鋸行業各種相關資訊和技術問題討論,免費發布給關注本平台的粉絲閱讀,每日更新圖文內容;提供木工刀具業內人員交流討論的和諧平台,滿足訪問者行業需求。

承接|刀具廣告|軟文推廣|求職招聘|微信推送

商務合作QQ:157561175

▼ 點下面「閱讀原文」進入社區參與評論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工機械刀具知識 的精彩文章:

實木地板榫槽銑削力試驗方法
非常容易上手的木工操作書免費送了,散發靈感的夢幻技巧,學習木工,從木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