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陌陌直播公益課複課 帶鄉村孩子「打卡」絲綢之路

陌陌直播公益課複課 帶鄉村孩子「打卡」絲綢之路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五一」假期過後,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黑龍灘鎮楊柳小學非畢業年級的學生們正式開學複課。5月12日,重新回到學校的楊柳小學五年級1班的曾以川,和湖南、安徽、廣西、四川、河南、甘肅、陝西、雲南、江西、山西等十多個省份的50多所鄉村學校的孩子們一起,通過網路直播的方式,「走」出課堂、「走」出鄉村,在「帶鄉村孩子打卡絲綢之路」直播公益課的帶領下, 通過一件件「絲綢之路」主題的文物,領略古代東西方文化和商貿交流背後中華文明的多元和包容。

圖註:劉丞老師給鄉村孩子講課

橫跨歐亞的陸地絲綢之路和連接亞非的海上絲綢之路,綿亘幾萬里,延續數千年,積澱形成了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絲路精神,即「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作為「帶鄉村孩子打卡絲綢之路」直播公益課第一課的講師,首都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劉丞從明代的「胡人獻寶像」切入,在講解中考慮了直播互動的特點,從吸引孩子們興趣的角度,加入了很多有趣的傳說,圍繞「青泥珠」「水珠」等神秘的寶物故事,輕鬆講解出「絲綢之路」所蘊含的開放包容和公平貿易等精神。直播間另一頭的鄉村孩子們,也通過這些形態各異的「胡人」形象,在了解這些文物的特點和歷史背景知識的同時,也感受了古代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激發了他們延續絲路輝煌的文化自豪感。

圖註:從「胡人獻寶」銅像講起

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濃縮,今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截至2018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已達5354家,中國博物館參觀人數已達10.08億人次。但很多身處偏遠地區的鄉村孩子卻沒有機會走進博物館。一根網線、一塊屏幕,正在成為鄉村小學素質教育的有效補充和延伸。由北京網路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帶鄉村孩子打卡絲綢之路」直播公益課,在國際博物館日前夕正式啟動,利用移動直播技術,邀請博物館專家學者寓教於樂地直播講解並與孩子們通過網路實時互動,為博物館資源匱乏的鄉村孩子提供「近距離」接觸博物館的特殊文化體驗。

直播課的最後10分鐘,是孩子們最活躍的提問環節,面對孩子們充滿稚氣而又「犀利」的問題,劉丞感慨,鄉村孩子探索知識世界的積極性不比城裡孩子們差,少的只是接觸優質博物和美育教育資源的機會。在當下教育資源仍存在不均衡的現實下,直播是面向不同背景、文化、群體去推廣普及歷史文化教育很好的媒介,不僅可以突破線下課程的地域和空間局限,實現課程資源共享,還可以實時互動,實現對教學中難點問題解答的共享,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鄉村孩子打開一扇窗,激發他們的文化求知慾和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心。

圖註: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谷營鎮程場小學同學提問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黑龍灘鎮楊柳小學教師鄧鍾英發現孩子們在觀看直播課後,更樂於表達,對知識也更加渴望,「科學家」「藝術家」「博物館員」越來越多的成為孩子們未來的理想職業。「條件所限,這些孩子們連當地的博物館、科學館都沒去過,更不要提去更大城市的博物館等地方。但是網路給了這些孩子更多了解外面世界的機會。」鄧鍾英說。

從2018年起,由北京網路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直播公益課已經完成了三學期共計30堂課,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150所鄉村的數萬名學生參與了直播課程。「給鄉村孩子的最美傳統文化課」講述了漢字釋源、傳統音樂欣賞、對聯、中國古詩等方面的知識,欣賞了崑曲和京劇等,還動手跟著非遺傳承人做泥塑和剪紙。「帶鄉村孩子走近博物館」則邀請了10家全國頂級博物館的老師,以一件文物講一個故事,讓孩子們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給鄉村孩子的科學課」上,鄉村孩子們則跟著中國科技館、中國氣象局、中國古動物館、北京天文館等老師們走進科學,內容涵蓋了從微觀生物到浩渺宇宙、從食蟲植物到遠古恐龍等方方面面。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Web 的精彩文章:

華為nova7 Pro圖賞:不光會拍人 自己也好看
不雅視頻傳播,網友質疑為宜家營銷策劃,宜家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