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豆戰車的繼任者,日本60式自行無後坐力炮,世界獨一份

豆戰車的繼任者,日本60式自行無後坐力炮,世界獨一份

上世紀50年代,日本總結二戰、朝鮮戰爭的經驗,開始積極投入自行無後坐力炮的研發。在當時日本既沒有技術也沒有條件研發先進坦克,為了獲取基本的反坦克裝備,這才把重點放在技術要求更低的自行無後坐力炮上。

1960年,自行無後坐力炮設計定型,被命名為60式無後坐力炮。它的作戰任務並非和坦克部隊正面硬戰,而是以無后座力炮發射破甲彈、碎甲彈,執行隱蔽的狙殺任務,不管成功與否,都堅持打了就走的戰術。

在這種思路的引導下,60式就放棄了裝甲防護,走上了一條小尺寸、高機動的道路,成了新一代的豆戰車。

60式採用一個小尺寸裝甲底盤,五對小直徑負重輪,動力艙在後,主動輪在前。採用一颱風冷柴油機,最大行駛速度55千米每小時。

火力為兩門並排布置在車體右側的106毫米無後坐力炮,該炮仿製自美軍的M40無後坐力炮;炮管長3.4米,重220千克。火炮上方有一挺12.7毫米機槍,不過這挺機槍主要功能不是自衛,而是用來給火炮測距,當發現目標後,通過機槍打出一個點射,觀察彈著點,然後再發射無後坐力炮。

之所以這種布置,主要還是無後坐力炮天然的缺陷。該炮雖然最大射程達到了7678米,但是在反坦克作戰中,最大射擊距離只有1100米,它的最大破甲深度只有300毫米,發射火光大,而且裝單手需要下到車後裝填炮彈;在實戰中,基本只有一次開火機會,因此需要儘可能一擊必中。

在發現目標之後,先用小直徑立體測距儀大致測出距離,火炮進行大致瞄準,然後通過機槍表尺開火,準確判斷距離,炮手根據彈著點的引導快速調整火炮,先打出一發炮彈,繼續觀察炮彈彈著點,如果準確則立即發射第二發炮彈,如果沒有命中則適當修正再發射。無論如何兩發炮彈打完了,車組就需要快速撤離,不然反擊火力很快就覆蓋過來了。

火炮可以通過液壓機構升高半米,這樣就能躲在灌木叢等隱蔽物後面開火了。火炮升起時,左右射界各30°,高低射界-15°~ 25°;火炮降下時,方向射界左右各10°,高低射界-5°~ 10°。車內備彈10發,在車尾兩個彈藥箱內各放4發,車體右側一個蓋板下存放2發。

裝甲防護很弱,同時採用鉚接和焊接工藝,厚12毫米,無三防裝置,無兩棲能力,但是可以更換雪地履帶,寬60毫米,加大接地面積。

採用3人車組:駕駛員、車長兼炮手、裝填手。車身比較狹窄,全車長4.3米,寬2.2米,高1.59米,和一輛普通家用車大小差不多,車內結構比較擁擠。

其實對於60式自行無後坐力炮來說,它只是滿足最基本的反坦克火力,比單兵火箭筒要強一些,在70年代複合裝甲開始普及後,它那可憐的穿甲能力就捉襟見肘了,好在日本是一個島國,本身也沒有坦克入侵本土的風險,這樣一款車輛湊合一下還能夠用,總共生產了525輛,據說現在還有少量在役。

其實日本並非沒有想過改造升級60式,曾有計劃取消無後坐力炮,改為反坦克導彈,但因為70年代的反坦克導彈性能不太好,發射後需要車輛停在原地瞄準制導,很容易就成了靶子,還不如無後坐力炮方便,因此該計劃不了了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當年我國仿製79/85式狙擊槍,工藝沒問題,為什麼精度卻不達標?
M24狙擊步槍,最開始也是個醜小鴨,士兵抱怨打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