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肥胖會加重新冠肺炎病情?肚子越大,腦子越小?

肥胖會加重新冠肺炎病情?肚子越大,腦子越小?

◎金鳳

「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可能不僅僅是一個美學概念。有研究顯示,肥胖更易加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肥胖的人,腦容積也更小。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研究人員認為肥胖人士比其他人死亡率高,肥胖的人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免疫反應過度,而新冠肺炎導致肺功能惡化,血液中的氧氣供應就會受到限制,從而影響心臟等重要器官。而體重超標的人,體內組織對氧氣的需求,又遠遠高於常人。

有專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飲食、運動量和精神壓力都是肥胖的「推手」,也有研究顯示,肥胖也與腦容量有關。肥胖且腰臀比例高的人,大腦灰質更少。

肥胖會引起免疫反應過度

根據《中國肥胖預防與控制藍皮書》顯示,中國肥胖人群已經突破1億,其中,城市體重超重者比例超過40%。另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顯示,相比2002年,2012年我國成人肥胖率上升了67.6%。

「飲食不健康、運動量小、精神壓力大,是誘發肥胖的三大主因。」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內分泌代謝中心副主任馬向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肥胖會導致很多疾病。

「2型糖尿病是我國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如果肥胖,會產生胰島素抵抗效應,造成胰島素的效價比降低,不起作用。」他說,肥胖是很多慢性病的基礎,會誘發高尿酸、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脂肪肝、腫瘤。而且,近年來,肥胖人群中的腫瘤患者在增加。

「在新冠肺炎的研究中,有研究者發現,肥胖患者轉為重症的更多。」馬向華說。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英國愛丁堡大學、利物浦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的教授,對英國166家醫院2月6日到4月18日收治的近1.7萬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研究發現,肥胖人士比其他人死亡率高,因為他們肺功能減弱,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的脂肪組織可能有更多炎症,這可能導致「細胞因子風暴」加劇。

而另據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科學家發起的一項研究顯示,幾乎75%的危重症患者體重超標,肥胖使患者致死的風險增加了近40%。肥胖人群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免疫反應過度,也被稱為細胞因子風暴。由此引發的劇烈併發症,導致其成為致死的重要原因。

雷丁大學細胞和有機物代謝專家,塞拉亞博士說:"正常情況下,這些免疫細胞存在於我們的脂肪中。在肥胖情況下,它們大量堆積,一旦遇到外部刺激,就會大量分泌炎症細胞因子,引起劇烈併發症。

肥胖的人,腦容量變小

肥胖引起的身體變化有時是大腦「想不到」的。英國拉夫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肥胖且腰臀比高的人,腦容量平均略低。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英國9600多人的信息,平均年齡為55歲。參與者測量了他們的體重指數和腰臀比,並確定他們的腦容量。結果發現,體重指數高,腰臀比高的人腦容量最低。

具體而言,體重指數較高,腰臀比較高的人,平均腦灰質體積為786立方厘米,而體重指數較高,但腰臀不高的人則為793立方厘米,健康體重的人,平均腦灰質體積為798立方厘米。

「人的大腦主要有腦灰質、腦白質和腦脊液組成。腦灰質和白質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腦灰質主要是由神經元的胞體構成,它們決定了不同的認知功能。我們一般說的大腦萎縮,指的就是腦灰質的密度降低,體積減少。」南京腦科醫院腦功能研究室主任陳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腦灰質的萎縮與一系列的疾病相關,例如,灰質構成的海馬體萎縮,會造成記憶力下降;腦區內的杏仁核萎縮,會導致抑鬱;小腦內的灰質降低,會造成運動功能障礙,走路不穩。

「不過,該研究只是發現肥胖和較低的腦容量之間存在關聯,還不能證明二者的因果關係。」陳玖說。

肥胖與腦萎縮之間到底有何種「恩怨」,來自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或亦可揭示其中奧秘。

他們在《放射學》雜誌上刊文稱,身體脂肪比越高,大腦形態和結構的差異就越大,進而導致大腦灰質體積越小。研究員Ilona Dekkers說:「我們發現人體脂肪比越高,相對其大腦重要結構體積就越小。」

做了減肥手術也不能胡吃海塞

想減肥成功,首先面對的是一場與自己的戰鬥,但如果總是管不住嘴又邁不開腿可咋辦?

「袖狀胃切除術和胃旁路手術是目前最常用的減重代謝手術,這兩種手術剛做完以後減重是比較快的。」江蘇省人民醫院減重代謝外科主任梁輝表示,袖狀胃切除術切除了約八成的胃,特別是分泌飢餓素的部位,這樣飽腹感會來得更快。胃旁路手術是一種改變腸道結構、關閉大部分胃功能的手術。手術在小胃的切口處開一條「岔路」,縮小胃的面積,同時讓食物不經過十二指腸,控制一部分腸道不吸收營養,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馬向華表示,胃旁路手術可以刺激腸道激素改變,例如胰高血糖素樣肽會升高,這會抑制脂肪合成,刺激產生食慾的中樞神經功能下降。術後,有的患者第一個月可以減肥五六十斤。

一個人是否肥胖,或者是否需要做減重代謝手術,可以體重指數來判斷,即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梁輝表示,體重指數大於等於28即為肥胖,指數在27.5就可以考慮做手術,特別是指數在32.5以上、並有代謝性疾病的患者,建議做手術。

但這期間,做過手術的患者需要營養支撐。「術後一段時間內,患者只能吃流食,直到3個月後,才能恢復正常飲食。經過手術,食物會更快地抵達盲腸部位,一些營養不經過小腸的吸收,所以會比較匱乏,特別是維生素、微量元素。例如鐵在動物里含量較高,但術後短時間內不能吃肉,所以營養師一般會在術後3個月內給患者開具複合維生素和營養餐。」馬向華說,做手術也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有些人即使做了手術,但若依然改不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身材依然會反彈。

對於想要減肥的人,該如何自律?馬向華建議,從飲食控制來說,每天補充的主食的熱量控制在1500-1800卡之間,相當於二兩米飯和二兩葷菜的量,水果每天最多攝入200克左右,蔬菜每天攝入500克,飲水1500-2500毫升。從運動量來說,每天可以快走1小時,同時加強肌肉鍛煉,提高代謝率。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視覺中國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我國已建成5G基站19.8萬個;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
創新表達方式讓「小朱配琦」跳出直播「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