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真實故事,真實圖片:終於開學啦,神獸歸籠,你放心么?

真實故事,真實圖片:終於開學啦,神獸歸籠,你放心么?

橘子:過了六一節,上海的小朋友們終於可以開學了!(什麼時候放暑假呢?I Wonder)

小學一、二、三年級於6月2日返校開學,在線教育延續至本學期末,若學生有需要,經向學校報備後,可選擇在家繼續接受在線教育;

6月2日,全市公辦托幼機構開園,6月2日起,民辦托幼機構經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後,可自主選擇開園時間,所有家長均可自願選擇幼兒是否來園,托幼機構為選擇本學期暫時不來園的幼兒保留學位。

事實上,上海小學四、五年級5月18日,就返校了。網上流傳了不少照片,看來孩子們的「狀態」還是不錯的,規規矩矩很懂事。

孩子重返學校,如同「神獸歸籠」,當爸媽,多少會感到 「如釋重負」 ...花友@Alinababy的描述栩栩如生:

再過一周娃就要開學了,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再不開學我恐怕要得焦躁症了。

首先是娃在家嚎啕大哭過好多回,天天念叨幼兒園,老師讓家長填的入園申請理由,我只好如實填寫:想老師想同學想念幼兒園的飯菜想念幼兒園的小床。估計這種奇葩理由,只我家一個。

其次家中老人前段時間摔了一跤,加上疫情,只好媽媽回家暫時全職當主婦,每天買摘燒洗 搞娃學習 陪娃曬眼睛散精力,感覺全身要散架。

每天上午2小時陪讀完還要陪娃去廣場曬太陽,前段時間娃迷上撈魚,為了讓娃盡興,我跌了人生以來最悲催的一跤,幸好帶了口罩,要不然撲倒在泥堆的我肯定一嘴臭泥巴。收穫就是家裡撈了大小不同的魚,最大魚進了我的肚子,小魚(5-8cm左右)跟我家金魚養在了魚缸,小小魚(1cm)被小魚把魚鰭啃光,最後不能游泳,死了。特小魚(0.5cm)單獨又一個魚缸。老母親散架之餘還陪娃養了蠶,養了烏龜 (撈了一條又買了一條),種了草莓和西紅柿…累!

剛剛掐指算了算,娃整整在家4個多月了,沒看過一次電視,沒用過ipad看過動畫片,可想老媽的深度陪伴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每天為了不讓娃無聊,跟娃玩的我頭都疼,感謝老天終於要開學了,趕緊送出去讓我靜靜…

花友@貝殼的胡桃匣子,對此也是感同身受:

準備開學中,通知說5月25日。全家都在熱切盼望!

北京雖然開學日期未定,不少花友發現最近的網校功課開始變得「沉重」起來了。@tomorrow_opal說:

帝都三年級,還沒定什麼時候開學。

之前一上午就三節課,一般只有兩節視頻課。這周開始忽然增加,每天五節課,三四節是視頻課,作業也增加了以前中午基本都交完了,現在有時候兩三點才交,四點老師要講解,講解完還得改,等老師再批改,不滿意再重新來,通過網路的效率也比較低,反反覆復有時候能到晚上八九點。

全國各地學校已經開學的不少。花友@Steven0215轉發了他們當地學校發的學生返校「必備防疫裝備」 ... 感覺各地要求差不多。

為了孩子們的健康和安全,懇請各位家長在開學後準備好以下東西:

日常佩戴的口罩至少2個,密封袋2隻或3隻,口罩上午一隻,下午一隻,密封袋兩隻,一隻裝乾淨的,一隻裝髒的,口罩不能亂扔,要扔到指定的三處地方。

在校吃中餐的帶三個密封袋,另一個藏餐巾布。消毒濕巾或免洗洗手液。

大家對學校的防疫措施是基本滿意的。花友@David典寶和麻麻說:

開學兩周,學校防疫措施準備的很好桌椅間隔,分兩波兩個教室就餐。流水洗手,定期提醒孩子換口罩。

目前孩子們教室上課和戶外可以不用戴口罩了,必要時建議帶濕紙巾,可以把課桌定期擦一擦,我們同時也備了一次性桌墊,讓孩子吃飯時墊上,這樣更衛生寫,萬能某寶都有的!

各個學校門口的防衛做得很有「儀式感」。花友@安同學說:

周五山東省出台開學指示文件,接著我大煙台就開始緊鑼密鼓準備。學校全體教師返校清掃衛生,培訓,演習。

校門外標註了入校等待區,間隔一米,門口口增設紅外測溫儀和人工測溫小組,按教室方位分設三條路線進入校園,班主任每人一個耳溫槍。

學校下發應急預案,反覆學習,多次模擬演練。專業消毒公司對學校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消毒。為預防病毒,校內增設水龍頭,以便學生隨時可以方便洗手。

增設觀察室和隔離室,應對學生突髮狀況。下發開學工作安排具體實施方案,組織教師深入學習,確保開學順利進行。

制定不同年級錯峰上下學和課間休息方案。對於中午沒辦法自行解決午飯問題的學生提供配餐選擇。

花友@奧特曼小姐發現這次學校真的「很用力」!

其實學校的措施真的很複雜,早晨分批次入校門,校門口就有體溫檢測的儀器,一旦溫度異常,是無法進入校門的。

到了班級里,班主任和配班還要二次進行體溫檢測,早晨一次,中午一次。

教室的座位是秧田式,一人一座。中午就餐也是斜角線就座。學校是主張能不講話盡量不要講話。兩節課之間也都有老師銜接,避免室外聚集。

孩子複課前老師也都進行了演練,包括突發情況的流程,至於隔離室、醫務室等等這些都是標配。

花友@107顆棋子孩子的學校也差不多 ...

開學四周,學校在開學前已經購買了紅外線測溫,走過小帳篷就知道你的體溫,高了就會嘟嘟叫。

食堂分批次吃飯,中間有擋板,走廊有免洗洗手液,廁所,教室,扶梯這些地方經常用酒精擦拭消毒。

教室裡面放了藍光消毒儀器,通風系統

花友@上弦明月半對孩子學校的消毒措施挺滿意的 ...

圖片妞學校開學前的消毒殺菌

下圖為開學後的午餐

不過,多重防範措施,也「剝奪了」不少孩子原本的自由。花友@小AJ讀書說:

發了口罩,少了早晨鍛煉和一些運動,剛開始下課也不許出去。午飯改一次性飯盒為減少孩子洗飯盒的聚集。

其它似乎也沒有。一個小教室54個娃,也不能有啥好措施啊…

花友@壯哉我華夏的孩子上初中了,對種種改變有些「心情複雜」 ...

初中娃,4月20日返校。學校的措施如下:

娃說校門口裝了一個超大的自動測溫機。

原本全校師生就餐都在食堂,現在改為在各自教室里用餐。

剛開學的前幾周,老師、學生都戴著口罩上課(娃說體育課沒戴),後來在自己的教室里都不戴了,上下學進出教室時戴一下。

三個年級錯開時間進學校,我們初一,最晚。

以前有同桌,現在沒有了,桌子之間保持距離(但是教室太小,課桌之間0.5米的間隔都沒有)

早上上學前要量體溫,在釘釘的表格里記錄、上傳!

上傳家庭所有成員的健康碼。

這次疫情期間的新生事物「健康碼」,看來無處不在啊。花友@Steven0215說每天要為孩子打卡。

家長每天早上健康碼打卡,給娃量體溫,登記在專門的本子上。

進出校園戴口罩,測溫,教室上課不戴,出教室戴。反正挺形式化的,現在在學校不用戴了。

健康碼如果有兩次沒有打碼的話,綠碼就會變成黃碼,不給進校園。

教室桌位分成一桌一排,中午吃飯老師管著。

發現了嗎?帶不帶口罩是個大問題。花友紅線624也說:口罩摘摘戴戴,作用不清楚啊~

措施就是家長不能進學校,除此之外,小朋友間要有距離,戴口罩都是假的,小朋友之間怎麼可能保持距離,果然我問娃,娃說口罩都沒戴。

還有一條,不能開空調,這麼熱的天不開空調,我娃回家熱得一頭汗來還沒到夏天呢,真醉了!

的確如此,花友@lily2013說:

開學兩周,教室里已經不用戴口罩了。

那麼,返校後,孩子們的心情又是如何呢?花友@小AJ讀書說,在家呆久了,娃有些不習慣了 ...

開學了,娃很不開心。

沒有過去自由了,舒適了幾個月,突然有點不適應,教室孩子空間很小,午睡在書桌上,吃飯很少,時間要快,過去養成的習慣一個長假又回到入學前了。

每天放學都很累,晚上做點英語或看書都沒勁。

鋼琴都很久沒練了,感覺上學後所有的學習都停滯了,有點懷念長假的飛速進步,讀書唐詩古文英語,全都上了台階,而上學就一點課文,好浪費時間啊!

花友@書香1222說,雖然返校了,但這段時間功課不緊:

和往常一樣,只不過多帶了口罩,娃還挺適應的。學校規定不可以考試,教育局來檢查了,作業不多,娃可以用大量時間來做課外閱讀。

花友@皮娃笨媽也說,目前功課強度不如從前:

開學複課沒幾天,學校的安排:每天只上半天。一三五年級上午,二四六年級下午,下周調換。

神獸歸籠,學生狀況五花八門,一年級的小學生上學期養成的規矩估計忘光了,老師又得從頭來教。辛苦!

開學後,老師的感受又是如何呢?花友@月清涼是位老師,覺得疫情期間網課的學校效率還是有些低,孩子們回來後有蠻多東西要補的 ...

蘭州,初中。四月中旬開學

開課後,發覺疫情期間要求學生上網課學習的效果很差,基本上是放羊了,甚至有些學生開課後連基本的記筆記的能力都喪失了。看網課或教學視頻,那些老師講得真不錯,但是學生學習情況如何,就很難控制。

教學的確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最重要的還是學生的學。讓孩子在家自學,缺乏好的學習氛圍,也沒有老師的監督,學習效果不可能好。

總的來說,學生在家通過上網課,可以接觸到好多知識,但掌握並不好。或許那些特別愛學並很自覺的學生會有更多的收穫吧。

花友@107顆棋子也是位老師,感受差不多 ...

複課後,首先的感受是班級四十個孩子大部分不在狀態,昏昏欲睡,呵欠連天,兩眼茫然。

第一周,發現班級裡面六個孩子的作業是直接掃App抄答案的,還有五六個孩子是抄了部分。

第二周,調查發現有近二十個孩子經常玩手機遊戲或者長時間看電視。

第三周,第一天有14個孩子沒有完成語文回家作業,第二天,有13個孩子沒有完成回家作業。

複課後的每一天,不斷的和假期裡面的遊戲和電視搏鬥,有孩子告訴我,現在不玩遊戲了,但是時常不自覺的發獃,會想遊戲裡面的情節。

個別談心,溝通,各種鼓勵激勵,各種心理疏導,各種軟硬措施,結果還是基本無效。

網路遊戲的破壞力實在驚人。忍不住感嘆,接下來還要繼續它戰鬥,能拉回多少呢?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組上海返校照片,

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

圖片來源:上哪學

圖片來源:上哪學

你家孩子返校了么

情況怎麼樣啊

各項防疫措施到位了么

讓你感到安心和放心了么 ...

歡迎投票、留言和評論哦

喜歡這篇,就點個「在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花生網 的精彩文章:

9歲兒子這一年做的閱讀筆記、學習筆記,當媽的真心自豪!
與創新者同行,最適合中國孩子的雙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