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屈原詩歌的特質在於人民氣息非常濃厚

屈原詩歌的特質在於人民氣息非常濃厚

屈原是中國民族所產生出的一位偉大的詩人。是我國戰國時代的楚國貴族,但他始終反對楚國王朝的腐敗政治,堅持自己正直的政治主張。屈原他的詩篇「離騷」強烈地表現了他的愛國熱情,是有高度人民性的不朽傑作。

他約公元前340年生於戰國時代的楚國,照族繫上講來,是楚國王族的同宗。屈姓是春秋初年(紀元前七世紀)楚武王的兒子屈瑕的子孫。屈是屈瑕的封地。但屈原在「惜誦」裡面說,他自己的出身是「賤貧」的。這是因為「楚邦之法,祿臣再世而收地」(韓非子:喻老篇),封君只傳兩代,便要由王家收回土地。故屈原儘管與楚王同宗,事實上只等於楚國的一個平民。

因為這樣的關係,他很知道民間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災多難,他經常嘆息而至於流眼淚。後來在他失意遭受了流竄的時候,他屢次想跑到別國去,這是戰國時代一般知識分子的常態,但他也想到人民的災難而不忍離開。他似乎是特別同情農民的。在「卜居」裡面曾說到屈原向鄭詹尹問過:

「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這樣相反的問題,他列舉了八對,上一項都是他所願意做或已經做了,下一項都是他所不願意做的。如果「卜居」的描寫合乎事實,那麼屈原就是願意拿著鋤頭耕田,而不肯去遊說諸侯以求一官半職。

同情人民、熱愛人民,這是屈原的基本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所以他才能夠博得人民的同情,他的詩也才能夠有充沛的生命,在中國的文化史上捲起了一次詩歌革命的風暴,在文學發展上發生著深刻的長遠的影響,使兩千多年來的中國人民一直都在紀念著他。

屈原的詩歌,根據漢代官家的著錄,在當時只留下二十五篇。很可慶幸的是這二十五篇一直保留到現在,並沒有殘缺。那就是「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離騷」、「天問」、「招魂」、「卜居」、「漁父」各一篇,一共二十五篇。雖然後漢的王逸把「招魂」作為宋玉的作品,而把可疑的「遠遊」一篇充足了二十五篇的數目,但我們根據司馬遷的「屈原列傳」和「招魂」本身的內證,可以斷定「招魂」確實是屈原的作品,而「遠遊」則很有可能是司馬相如「大人賦」的初稿。在這二十五篇中,還有一個近於公認的看法是:「卜居」和「漁父」(特別是「漁父」)也不會是屈原所作。但其中用韻還是先秦古韻,我認為當是屈原的後人如宋玉、唐勒、景差等,同情屈原而又深知屈原的生活和思想者的作品。故這兩篇儘管不是屈原所作,而在作為研究屈原的資料上仍然是可以寶貴的。

根據那些最可靠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屈原詩歌的特質就是人民氣息的非常濃厚。首先值得注意的,他是採用著民間歌謠體,而充分地把規模擴大了。

在屈原以前,中國古代貴族階級的詩歌,如「大雅」、「小雅」、「商頌」、「魯頌」等,以及春秋以來的青銅器上的一些有韻的銘文,不分南國和北國,都一致地採用著四言詩的格調,和民間口語是脫離了的。到了屈原,雖然在「天問」、「招魂」、「橘頌」的幾篇中,基本上還保留著四言格調,而在其它的篇章中便把這種格調徹底打破了。

方言和口語的大量使用,是屈原詩歌的一大特色。這些字眼是舉不勝舉的。一個反覆使用的「兮」字便是最好的一把鑰匙。「兮」字是古代民歌里所常見的字,采自民間的「國風」也常見使用。這個字,今音雖讀如犧,古音卻讀如呵,懂得這個音竅去讀屈原作品,民歌品質的真相便完全表露出來了。

屈原在古代中國的詩歌中是創造了一個新的形式的,而這個新的形式和他的同情人民、熱愛人民的感情意識正相為表裡。故屈原的詩歌實現了內容與形式的典型的一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屈原 的精彩文章:

讓我們一起緬懷屈原
「岳陽」屈原稅務:稅惠政策 「順豐」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