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捷克魔改T-72,帶著防空炮上戰場,遇到阿帕奇也要掰下兩顆門牙

捷克魔改T-72,帶著防空炮上戰場,遇到阿帕奇也要掰下兩顆門牙

一直以來捷克都是一個軍工能力不弱的小強,總是會搞出一些別出心裁的武器裝備。上世紀80年代,當捷克意識到手中的T-72坦克已經明顯落後於周邊部隊的坦克時,就開始了升級改裝計劃。

新的作戰環境

在80年代,捷克手中的坦克主要為T-72M和T-72M1,這兩款坦克在歐洲那個坦克如林的地方已經比較落後,雖然獲得了少量的T-72S,捷克還是決定自己升級坦克。

不同的是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坦克除了常規的地面戰之外,還必須考慮幾次實戰中出現的城市戰,尤其是幾年後的車臣戰爭,對捷克的改裝工作影響很大。

再加上直升機已經成為坦克的另一個頭號殺手,坦克有必要增加防空能力,或者加強對空作戰能力。

強化改裝T-72

初期的改裝基於T-72M1進行,主要是換裝捷克自產的125毫米滑膛炮,基本性能和蘇式原產2A46型沒有太突出的變化,不過增加了指揮儀式的火控系統,射擊能力提升很大。動力也有變化,改為波蘭生產的渦輪增壓柴油引擎,最大時速提升到60千米。嚴格來說這款改進型就是加強了打擊精確度的升級型號。

有了這次的改裝經驗,下一步就是進入正題,開始大刀闊斧的對坦克進行手術改動,這就是T-72M2。嚴格來說這種坦克有兩個型號,他們的武器配置有所不同。

第一型動力不變,防禦能力上主要是增加捷克自產的DYNAS型爆炸反應式裝甲,增強應對反坦克導彈的能力。

最大的變化是火力,主炮採用了「織女星」火控,和豹1的較新型號功能類似,對於增加主炮的打擊能力很重要,而且還增加了橫風感應器。在這款坦克上,捷克首次增加機炮。

原先的12.7毫米防空機槍被取消,在炮塔後部兩側各增加一門厄立孔KAA型20毫米機炮,這兩門火炮聯動操控,可以俯仰運動,但沒有獨立的火控系統,只能跟隨主炮塔一起旋轉。

一種說法認為車臣戰爭對捷克設計師影響很大,他們認為20毫米機炮缺乏火控,並不足以應對直升機,而且在城市戰中也無法可靠地對付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

不久後,捷克又開始研究T-72M2「現代化」型號。藉助於國際關係,捷克當時獲得了與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同款的MVS580晝夜合一車長觀察系統,爆炸反應裝甲也升級為更新的DYNAS2型,還增加了激光告警器。車長有一具獨立的周視觀察鏡,在炮長作戰時能夠獨立觀察戰場,搜索新的目標。

原本左右各一門的20毫米機炮,改為在炮塔右後方布置的單門2A42型30毫米機炮,它具有一個獨立的小型炮塔,但是受限於主炮塔結構,它只能擁有右側的活動空間,最大仰角也只有30°。

不受待見的T-72M2

雖然自1993年時,T-72M2就已經問世,但是它並沒有得到任何訂單。從實戰的角度來看,給坦克安裝機炮這種思路還是有一定的實用性的,在巷戰中不至於太被動,如果車臣戰爭期間俄軍坦克有這個功能,也許能減少一些傷亡。

在應對直升機攻擊方面,原本坦克只有車頂一挺12.7毫米重機槍,而且是由車長探出半個身子操作;更換為機炮之後,打擊威力提升很多,可是因為結構的限制,機炮的靈活性又下降了。當多輛坦克組成戰隊的時候,相互之間彌補射界缺陷,沒準還真能給冒失的直升機予以重創,以它30毫米機炮的威力,哪怕是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也經不起幾發炮彈。

雖然T-72M2問世後長時間裡都在修修改改,但是一直沒有得到認可,或許它代表了坦克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到目前為止,它的技術仍沒有達到讓人滿意的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比利時T.13系列坦克殲擊車,在鋼鐵洪流中英勇奮戰的小強
法國福煦坦克殲擊車,一個火力強大但並不實用的殲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