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南島語族起源與中國東南沿海考古

南島語族起源與中國東南沿海考古

焦天龍,美國丹佛美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夏威夷大學教授,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1990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2003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師從中國考古學前輩安志敏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張光直教授和巴爾-約瑟夫(Ofer Bar-Yosef)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為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食物生產的起源、經濟考古學理論及其在中國考古學中的應用、當代西方考古學理論和概念等,出版《中國東南沿海新石器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簡史》《福建與南島語族》等多部中英文著作,發表專題研究論文90餘篇,並主持多項亞洲-太平洋考古研究、教學和培訓項目,曾獲美國哈佛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美國2007年度The Philip and Eugenia Chu亞洲研究傑出成果獎。

焦天龍教授在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

圖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研究可以說是太平洋考古學研究的熱點,也是中國考古學與太平洋考古學的鏈接點之一。記者在從事中國南島語族研究前沿報道時,有幸結識了考古人類學家——美國丹佛美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夏威夷大學教授焦天龍,他對這一領域的專註與探討深度令人印象深刻。焦教授從考古學的角度探索南島語族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發源,其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他與美國和中國同行合作,首次在中國用地球化學技術分析新石器時代石器的產地和交流,發現了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與台灣地區史前時代交流的確切證據。近日,記者就國際學術界關於南島語族研究的學術脈絡以及中國東南考古的新視角等問題,對焦天龍教授進行了專訪。

中國東南沿海考古與太平洋考古結合點

《中國社會科學報》:南島語族考古研究是國際學界最為矚目的研究領域之一。其中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是近年來的焦點問題之一。您可否談談南島語族考古概念的形成歷史?

焦天龍: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擴散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太平洋考古學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也是中國東南沿海考古與太平洋考古學的結合點。國際學術界所指的南島語族是指說南島語系語言的民族,這是根據語言學分類延伸出來的一個概念。南島語系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主要分布在島嶼上的大語系,其分布地區東到太平洋東部的復活節島,西到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北到夏威夷和中國台灣,南到紐西蘭。其主要居住地區包括中國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這一分布區域表明南島語族是一個海洋族群。據統計,目前南島語系包括1000—1200種語言,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語系。說屬於南島語系語言的人口約有2.7億。他們的祖先早在歐洲人環球航海時代開始以前,就已經發現並居住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所有島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南島語族的祖先向太平洋地區的擴散,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海上殖民。他們憑藉其驚人的航海技術,成功地發現並殖民了南太平洋中一個又一個島嶼。單邊駕艇獨木舟和雙連獨木舟是他們的主要遠航工具。他們通過對星星和航流的認識,發明了極其驚人的導航系統,並因此得以有目的地在數萬里的海域內來回航行。

談到南島語族考古概念的形成歷史,就不得不回到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擴散問題。這既是困惑早期航海家和歐洲殖民者的問題,也是自20世紀初發源以來的太平洋考古學和人類學的重要探索課題。包括福建在內的中國東南沿海之所以受到太平洋考古學界的關注,也正是這一課題不斷深入的結果。

《中國社會科學報》:太平洋地區的原住民很早就引起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1884—1942)、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等人的關注,他們的著作至今仍是人類學的經典。南島語族考古學研究的學術脈絡是怎樣的?

焦天龍:人類學界對南島語族的研究的確產生了很多影響人類學理論流派的經典著作,譬如馬林諾夫斯基就是功能學派的大家,而薩林斯則是新進化論的代表學者之一。考古學的研究同樣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與人類學界的聯繫一直很密切。

太平洋考古學界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關注始於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學者曾根據石錛的類型,推測中國是太平洋地區有段石錛的發源地,並進而認為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應該是在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海涅-格爾登(Heine-Geldern,1885—1968)。他在1932年提出: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的石錛是太平洋地區石錛尤其是有段石錛的祖形。這一論點啟發了紐西蘭的考古學家達夫(Roger Duff,1912—1978),他在20世紀50年代對中國和東南亞的石錛進行了全面的考察。達夫根據他收集的材料,發表了專著《東南亞石錛》,認為太平洋地區的有段石錛是由中國東南沿海傳播過去的,並繪製了詳細的傳播路線圖。中國學者林惠祥等曾對這一理論進行了介紹,並根據考古和民族志的材料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後來隨著太平洋地區考古學的發展,新的考古材料表明,這一傳播論的觀點太過於簡單。東南沿海史前有段石錛和波利尼西亞地區有段石錛的相似性可能有更深層的原因,而不是簡單傳播的結果。

自20世紀70年代起,中國東南沿海的史前文化與南島語族史前文化的關係再度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關注。這與歷史語言學對南島語系起源的研究新進展和台灣考古新發現是分不開的。在這一時期,歷史語言學研究已確定中國台灣原住居民的語言是南島語族最古老的語言分支。這一結論表明台灣是南島語族最早的發源地之一,並推測與台灣相鄰的大陸東南沿海也應該是南島語族的重要發源地。語言學研究的這一重大進展推動了考古學界對南島語族起源的研究,大陸東南沿海和台灣的史前考古材料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大坌坑文化在台灣的發現,首先為尋找南島語族早期的祖先文化提供了直接證據。1964—1965年,在當時執教於美國耶魯大學的張光直先生的主持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耶魯大學人類學系聯合對台北的大坌坑、圓山和高雄的鳳鼻頭等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這一研究首次確立了距今6500—2000年台灣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序列,即粗繩紋陶文化(大坌坑文化)—細繩紋陶文化(圓山文化、鳳鼻頭文化或牛稠子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大坌坑文化的突然出現,標誌著台灣的史前文化發生了重大變化,表現在陶器的出現,磨製石錛、石鏃和網墜的製作。由於在大坌坑文化之後發展出的區域文化是後來原住民文化的基礎,所以大坌坑文化是中國台灣目前已知的南島語族最早的祖先文化。

大坌坑文化的起源便是進一步探討南島語族起源的關鍵,也是福建和相鄰的東南沿海地區成為探尋南島語族發源文化重要地區的主要原因。以張光直先生為代表的絕大多數考古學家一致認為,中國台灣島上的大坌坑文化與其以前的長濱文化差異巨大,二者之間沒有傳承關係,大坌坑文化的源頭是在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大坌坑文化的特徵與同時期的福建和廣東沿海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非常相似,表明台灣的這一史前文化變革應是在大陸東南沿海的不斷影響下產生的,而大陸向台灣的移民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貝爾伍德(Peter Bellwood)將南島語族從大陸東南沿海向台灣的移民作為其向太平洋擴散的第一個階段,發生於距今6000—5000年左右。在向太平洋地區不斷擴散過程中,南島語族的體質和文化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在東南亞島嶼和西太平洋地區,南島語族與這些地區早期的居民發生了融合,在有些地方可能完全取代了原住居民。在東太平洋地區,南島語族的後裔玻利尼西亞人首次發現並殖民了所有能夠居住的島嶼。貝爾伍德由此提出了「南島語族考古學」(Austronesian Archaeology)的概念,並將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納入這一學科的研究區域。

閩南方言中存在「南島語系底層」

《中國社會科學報》:既然南島語系是一個語言學的概念,您可否談談國際歷史語言學界對南島語族起源的相關研究和南島語系的特點?

焦天龍:南島語系與世界其他語系相比,有很多獨特之處。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語言學教授安德魯·鮑利(Andrew Pawley)指出,與世界其他語系相比,南島語系有下述七大特點。

一、包含的語言種類特別多,超過1000種。在世界目前已知的所有語系中,只有非洲的尼日—剛果(Niger-Congo)語系可以望其項背。

二、分布的區域特別廣。從經度的跨度看,南島語系西至馬達加斯加,東至復活節島,佔地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2/3;而在緯度的跨度上,南島語系南北縱跨70度,從北緯25度的中國台灣,一直分布到南緯48度的紐西蘭南端。在這一點上,只有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的印歐語系可以與其相比。

三、是唯一一個主要在島嶼上使用的語系。在某些情況下,語言或語群之間相隔數百甚至數千公里的海域。

四、說南島語的人群是首次殖民地球上很多地區的族群,這主要指馬達加斯加島和東太平洋地區的絕大部分島嶼。這些島嶼的殖民歷史很短,基本上發生在過去的3500年內。在波利尼西亞部分島嶼,殖民史只有800—1200年的時間。

五、在東南亞島嶼和太平洋地區,考古學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特徵及其傳入和擴散的方向,與語言學獨立推論出來的結果非常吻合。而考古學所提供的年代可以彌補語言學在研究南島語系擴散時間上的不足。

六、語群樹圖的分支層次分明,而學者在南島語系的主要語群分類上的觀點又高度一致,這是在其他語系研究中所罕見的。

七、在重建古南島語系的過程中,各類獨立的證人材料豐富,再加上相當部分語群在區域上分布分散,這都是其他語系所缺乏的有利條件。在某些階段,我們可以重建數千個古南島語系辭彙,包括物質文化、社會組織和自然環境方面的辭彙。

一般地講,歷史語言學研究和推斷某一個語系發源地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其一,語系的分群(Subgrouping)和語群的層位關係的確定;其二,辭彙統計年代學研究(Lexical statistics)。從宏觀上講,這兩種方法都是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Method)。在這兩種方法中,分群研究是探討南島語系起源的主要方法,也是取得成果最大的一種方法。

歷史語言學家對南島語系起源的研究早在19世紀60年代就已開始,而發表成果最多的還是最近40年,其基本結論框架在20世紀60—80年代就已大致形成。後來的研究只是在一些枝節問題上進一步豐富而已。目前語言學界在這一點上是基本一致的,即中國台灣原住民所說的語言是南島語系中最古老的語群。研究南島語系的學者所廣泛接受的是夏威夷大學教授羅伯特·布拉斯特(Robert Blust,1940—)於1977年所提出的模式。這一模式將台灣原住居民的語言作為原南島語系的第一層次的分支,原南島語最先分裂為泰雅語群、鄒語群、排灣語群、馬來亞波利尼西亞(語)群。後來,布拉斯特又將中國台灣的南島語群擴展到九個,並列南島語系的第一層分支。這意味著中國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或至少是發源地的一部分。

問題的關鍵是南島語系語言是否曾經是福建沿海地區史前先民的語言,這也關係到南島語系是否只發源於中國台灣一個孤島。由於自秦漢以來長達2000多年的發展過程,再加上歷史上多次從北方南下的移民的影響,福建沿海地區目前已經沒有說南島語系語言的人群。無論福建沿海史前先民的語言是否是南島語系,後來都已經完全被漢藏語系所取代。由於缺乏直接證據,長期以來,語言學界一直不敢把南島語系的分布圈划到福建東南沿海。

《中國社會科學報》:據悉,中國語言學家最近的研究對這一問題有了重大突破。您能否具體談談,中國學者在南島語系起源研究方面有哪些貢獻?

焦天龍:廈門大學鄧曉華等語言學學者的研究表明,在當今的閩南方言中,存在著相當數量的南島語系辭彙,並進而推論南島語是福建史前和上古時代先民的語言。雖然歷經2000多年的發展,南島語系的因素並沒有消失殆盡。很多南島語系辭彙已經融入閩南方言中,成為閩南語中的「南島語底層」。最近,鄧曉華和王士元聯合著文,進一步挑戰西方學者關於南島語系單向由台灣向太平洋地區擴散的說法,認為南島語在中國東南沿海形成以後,至少有兩個擴散方向:其一是由東南沿海經雲南和東南亞島嶼,再到台灣島;其二是由東南沿海直接傳到台灣島。目前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壯侗語言與南島語的關係遠比與漢藏語系的關係更密切,應該是由南島語中分化出來的。壯侗語的先民就是從東南沿海遷徙而來的南島語移民。容觀瓊先生早些時候也提出,包括現在生活在海南島上的壯侗語系黎族語支都是南島語系的一部分。根據這一觀點,南島語在中國大陸從來就沒有完全消失過,至今仍然存在。閩南方言中存在「南島語系底層」,是歷史語言學關於南島語系發源的重要發現。以此來論證南島語系發源於福建東南沿海一帶,與考古學所觀察到的現象是完全吻合的。

遺傳學參與研究進展曲折

《中國社會科學報》:從研究方法和視角來看,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遺傳學也參與了南島語族的起源研究。你能否談談近年來的一些新趨勢、新進展?

焦天龍:在對南島語族起源和擴散研究的各個學科中,遺傳學的進展最為曲折,先後湧現出的觀點也最複雜,很多結論針鋒相對。從1998年第一篇關於太平洋和亞洲人口基因的比較研究文章發表以來,已有近30篇文章介紹各種不同的研究結果。不過,在經過20多年的爭論以後,儘管共識仍沒有達成,但主流觀點漸漸浮出水面,即南島語族的祖先基因是在中國台灣和相鄰的大陸地區。這一觀點與語言學和考古學所得出的結論是完全一致的。

從理論上講,基因應該是最能直接反映族群血親關係的指標,也應該是追溯人群移動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由於古代基因難求,目前遺傳學界主要依靠的材料是當代人類的基因,並根據基因變異的原理來反推古代人群之間的關係。這種方法往往受制於以下幾種因素:(1)創始人群的大小;(2)基因漂移(drift)和選擇(selection);(3)後期移民的影響,包括近現代移民的影響。

對南島語族研究而言,後期移民的因素非常複雜。為了排除這些干擾因素,遺傳學界主要依靠分析由母系遺傳的線粒體DNA(mtDNA)和由父系遺傳的Y染色體(Y chromosome)。儘管如此,由於研究者採樣範圍的差異和所比較的線粒體DNA中單倍體的不同,得出的結論往往大相徑庭。從總體上講,所有的遺傳學家都同意南島語族的祖先基因是在東南亞和東亞一帶,但爭論的焦點是中國台灣與東南沿海地區是否是最早的發源地。以斯蒂芬·奧本海默(Stephen Oppenheimer)和馬丁·理查茲(Martin Richards)為代表的少數遺傳學者認為,波利尼西亞人最早的線粒體DNA不是在台灣,而是在印度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一帶。根據這一觀察,這部分學者進而推論南島語族不是發源於中國台灣,而是起源於美拉尼西亞一帶。

但是,近年來發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已經基本上推翻了上述學者的論點,重新確定了中國台灣和東南沿海地區是南島語族線粒體DNA的發源地。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以下三項。

第一項研究發表於2005年。作者讓·特雷喬特(Jean Trejaut)等在中國台灣中部和東部九個原始部落中選擇了640個個體進行研究。根據對這些個體標本中線粒體DNA單倍體的分析,作者以單倍體B4a1a為示蹤指標,發現這類單倍體廣泛分布於中國台灣原住居民、美拉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中。由於這類單倍體在台灣島出現的時間最早,因此中國台灣應該是其發源地。

第二項研究發表於2008年,是由喬納森·弗里德蘭德(Jonathan Friedlaender)所率領的國際團隊進行的,他們對太平洋地區41個族群中的952個個體進行了研究。作者不同意大多數研究者以某個或數個單倍體為示蹤指標的做法,而是分析了687類基因指標,既包括線粒體DNA,也包含Y染色體。分析結果顯示,波利尼西亞人和密克羅尼西亞人與東亞,尤其是中國台灣原住居民的基因聯繫最密切,而與美拉尼西亞人關係甚遠。這一結果不僅表明中國台灣和相鄰的大陸地區是南島語族的基因發源地,而且支持南島語族在近大洋洲一帶遷徙速度很快的觀點。

第三項研究發表於2014年,是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Albert Min-shan Ko團隊進行的。這項研究最具說服力。他們分析的是從位於福建閩江口外馬祖群島亮島上的人骨所提取的DNA,並以單倍體E為示蹤指標。其結果清楚地表明,至少是生活在東南亞群島和近大洋洲地區的南島語族的基因發源地就在今天福建東南沿海。

第四項研究剛剛發表於2020年5月14日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是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付巧妹團隊進行的研究。他們成功地在福建的奇和洞、曇石山和溪頭遺址的史前人骨中提取了DNA,其結果更進一步證明:福建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人群是西太平洋地區各島嶼上的南島語族的祖先。

《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了解到過去20年來,您和福建博物院范雪春研究員等多位學者合作,致力於探索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擴散,可否請您介紹一下主要的成果?

焦天龍:自2000年以來,我和多位學者合作,在福建和浙江沿海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這個項目最初是我在哈佛大學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2003年畢業以後,我把這個項目帶到了我後來工作過的美國畢紹普博物館(Bishop Museum),並與福建博物院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擴大了合作範圍,不僅僅限於考古研究,還包括互相交換與南島語族的考古和文化相關的展覽等。

我們制定的短期研究目標有三個:1.年代學研究,即對有關考古遺址進行系統的碳十四測年(Carbon-14 dating),試圖搞清楚南島語族的祖先在中國大陸沿海的文化序列;2.航海術研究,即通過地球化學的示蹤技術,研究當時的物品,主要是石器的流通範圍,並進一步確定當時的航海範圍和技術水平;3.經濟形態的探索,通過植物遺存和人骨中碳氮同位素對比研究,復原當時的經濟形態。為此,我們在野外採樣和發掘中,也採用了一系列新的技術和方法。我們的研究對象雖然是以考古學材料為主,但研究的方法卻是多學科的。在材料的收集和研究過程中,我們採納了地質學、地球化學、遺傳學、動物學、植物學、年代學和土壤學的很多方法和技術。我們的研究團隊除了考古學者以外,也相應地有上述各個學科的學者參與。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階段性成果已經在相關的中外期刊上發表。

簡單地講,我們的研究表明,原南島語族在東南沿海的發源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7000年左右,長距離的航海術在距今80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了。其中距今6000—5000年左右跨越台灣海峽的移民,是台灣島南島語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南島語族祖先首次大規模向太平洋島嶼的移民。在不斷適應海洋的過程中,這些南島語族的族群也在不斷探索新的生活資源。從最初的主要依賴海洋,到後來開始食物生產,他們的經濟形態在不斷變化。不過,海洋資源一直是南島語族祖先主要的生活來源。我們的這些發現以新的實證材料彌補了很多學術界的空白,同時也挑戰了國際學術界長期以來流行的一些假說,尤其是用農業和人口壓力來解釋南島語族擴散原因的假說。我們的研究表明,在原南島語族擴散的關鍵時期,他們的食物生產水平是很低的,聚落的規模和密度都很小,所以不可能用農業的高度發達造成的人口密度壓力來解釋他們的海洋擴散。我們的發現支持海洋適應是他們不斷向太平洋擴散的主要原因。

南島語族研究仍需跨太平洋探索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1月7日,中國首個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在福建省平潭設立。但一些中國學者認為,海南島也是南島語族遷移的一個重要節點,您認為在中國還有哪些地區值得進一步去發掘探索?

焦天龍:國際南島語族基地的設立的確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舉措。基地設在福建平潭的海壇島上,附近就是備受國際考古界關注的殼丘頭遺址聚落群。目前福建博物院聯合多家研究機構和大學,正在對這些遺址進行深入的多學科綜合研究。相信其成果一定會推動我們對這個海島史前文化的研究,進一步認識它在南島語族考古學史中的地位。

作為東南沿海地區的一部分,福建沿海地區的史前文化是與該地區史前文化變化和發展的大格局分不開的。福建北部沿海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源,尤其與相鄰的浙江沿海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密切相關。而福建南部沿海地區又是與粵東沿海連為一體的。因此,如果要深入探索南島語族的發源和擴散,必須把整個東南沿海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深入探索。

在南島語族考古學的體系中,福建沿海和鄰近沿海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探索南島語族發源的關鍵。如果要了解南島語族的祖先文化是如何發生和發展的,必須首先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史前考古研究的現狀做一個梳理,針對問題來進行探索。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地參與南島語族考古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報》:對於南島語族考古研究,您認為未來可以拓展的方向有哪些?

焦天龍:南島語族考古研究是一個跨越太平洋的探索。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學術研究中,這一領域的學術前沿一直是西方學者在主導。雖然中國老一代的學者如林惠祥先生等在20世紀30年代就參與了有關討論,但由於種種原因,中國大陸學術界尤其是考古學界,對這一問題的關注一直不夠。當執教於美國哈佛大學的張光直教授,1987年在《南方民族考古》創刊號上以「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一文,再次詳細介紹中國東南沿海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擴散關係時,當時的中國考古學界對這一課題是陌生的。當然現在的局面已經完全不同了。不過,需要看到的是,中國大陸考古學界主要關注的還是東南沿海區域,對中國台灣島、東南亞群島和東太平洋島嶼的考古還沒有參與,這也就導致了大陸考古學界研究的區域局限性。現在中國已經開始在國外很多地區做考古發掘,希望能有更多的考古隊到南島語族生活的島嶼上去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理性看待跨學科研究熱潮
宅基地「資格權」的法理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