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筆記|《人格》B7 認知學派 之 C2 社會認知理論

筆記|《人格》B7 認知學派 之 C2 社會認知理論

B7 認知學派

C2 社會認知理論

一、羅特的社會認知論

(一)理論觀點

1.人性觀

(1)在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議題上,羅特傾向於自由選擇和行動。羅特強調認知變數並相信人們可以調節並按照經驗選擇自己的行為。

(2)大部分的人類行為是學習的結果。

(3)對人性持樂觀的態度。

2.羅特的人格理論/羅特的行為預測理論

羅特以學習的觀念與原理創立了他的人格理論,其基本假設是:人的行為是機體內部的認知過程和外部強化決定的,是在社會情境中習得的。

(1)基本概念

一種行為在特定的情況下發生的可能性,是由當事人對該項行為會引發某種強化的預期和強化物的價值共同決定的。

用公式表示為:BP=f (EXRV)

BP:行為潛能,即某種特定行為在某種(某些)情境下發生的可能性。

E:預期,即指人們對在特定情境中的某種行為性質的認知或信念。

RV:強化價值,當各種強化概率相同時,對某種強化的偏好程度。

(2)人格結構

羅特提出兩種類特質,也叫問題解決的類化預期:人際信任和控制觀。問題解決類化預期是個體在過去獨特經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較持久的問題解決的預期傾向。

人際信任是指個體對他人言語承諾的信賴程度。

控制點也稱為強化的內外控,是指個體日常生活中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看法。

(3)人格發展

羅特認為,人們的心理需要是習得的。習得的需要本質上是社會的,因為它的滿足和強化要依賴於他人。他提出了六個需要類別:

①認可—地位需要

②支配需要

③獨立需要

④保證—依賴需要

⑤愛和情感的需要

⑥生理舒適需要

(二)研究方法

1.訪談

2.投射測驗

3.控制性行為測驗

4.行為觀察技術

5.問卷

(三)研究主題

1.控制點與歸因風格

2.控制點與學業成就

3.控制點與社交行為

4.控制點與身心健康

5.控制點與職業發展

6.控制點與家庭教養

(四)理論評價

1.羅特的理論既強調認知變數,又考慮到動機性變數,創造性地把兩者有機結合併納入到其理論體系內。

2.羅特提出的概念界定清楚且驗證性強。

3.作為早期的社會認知人格心理學家,羅特的理論對於後來的社會認知論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班杜拉的社會認知論/簡述班杜拉的社會認知論

(一)理論觀點

1.人性觀

班杜拉提出自己對人的客觀看法:人的行為是主客觀交互作用的結果,形成了交互作用論。2.理論要點

觀察學習是指通過對他人行為的觀察而產生學習,在觀察學習中,被觀察的對象就是「榜樣」或「示範者」。觀察學習經歷四個階段:

(1)注意過程

只有注意到榜樣的行為,辨別出其重點並認識到其特徵時,才能通過觀察來學習。

(2)保持過程

以「心像表徵系統」和「言語表徵系統」兩種方式在記憶中來將榜樣行為的重要線索進行編碼並保持。

(3)動作再現過程

將先前編碼的心像和言語線索轉化為動作的真實再現。

(4)動機過程

雖然沒有強化也可以發生觀察學習,但人們對榜樣的注意和是否作出觀察的行為,會受到動機的影響。

替代性強化在觀察學習過程中,看到某種行為受到獎勵後,觀察者表現出該行為也隨之增加,像是自己獲得了強化一樣;當他們看到某種行為受到懲罰後,他們的相應行為也隨之減少,像自己受懲罰一樣。這個現象被稱為替代性強化。

自我強化是一個人在表現某種行為之後,若自己感到有成就,就產生了激勵性強化作用,若自己感受到失敗,就產生了懲罰性強化作用。

簡述自我效能的作用與影響因素

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己能成功表現某種行為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種預期或主觀評估。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1)決定人們對活動的選擇和對該活動的堅持性;

(2)影響人們在困難面前的態度;

(3)影響新行為的習得和已習得行為的表現;

(4)影響活動時的情緒。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操作成敗。先前的成敗經驗會影響到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成功會產生高預期,失敗會導致低預期。

(2)替代經驗。當看到或想像到其他人成功情境時,觀察者也會提高自我效能的知覺;反之當看到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人遭遇失敗時,觀察者也會對自己的能力判斷降低。

(3)言語勸說。通過激勵性或打擊性的言語會提高或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4)情緒喚起(生理喚醒)。在緊張和困難的情境下會引發高水平的生理或情緒喚醒,進而影響操作成績。因此,為了成功高自我效能會調整到適宜的喚醒水平。

(二)研究方法

1.實驗法:「攻擊 強化」的實驗研究。

2.微觀分析法研究法:班杜拉用來考察自我效能的一種方法。

(三)研究主題

1.自我效能

2.暴力行為的效仿

(四)理論評價

1.理論貢獻

(1)班杜拉明確地區分了人類學習的兩種基本過程,即直接經驗的學習和間接經驗的學習。

(2)班杜拉突破了傳統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框架,把強化理論和信息加工觀點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3)班杜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構成了人的主體因素的核心,並滲透、彌散於人類機能活動的各個方面,彌補了某些認知人格學者對個體內在動機因素的忽視。

(4)以實驗方法來證實其理論觀點,也為其理論增添了信服度。

2.理論局限

(1)它不適合於解釋和說明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和複雜的、高難度的技能訓練的過程,而僅適於解釋和說明觀察、模仿等社會性學習的過程。

(2)他忽視了遺傳與成熟的作用。

三、米歇爾的社會認知論

(一)理論觀點

1.人性觀

(1)人的主觀能動性;

(2)人與情境的關係。

2.基本概念

簡述米歇爾的社會認知學習的個人變數

(1)能力:是指一個人具有的認知和行為的有關變數。個體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它指在過去學習和經驗的基礎上,每個人都形成了世界觀,並具有一套認知和行為的技巧或解決問題的策略。

(2)編碼策略和個人建構:是指個體表徵及符號化信息的方式。涉及個體是怎樣認識事物的。人們對信息加以注意、選擇、分類、編碼,在信息原來的刺激屬性上附加一定意義。

(3)預期:是指個體對特定的情境中,某一項行為的後果的估計。有三種預期很重要:一是對行為結果的預期;二是對刺激結果的預期;第三個是對自我效能的預期。

(4)主觀價值:每個人對他每次的行為可能的結果,都有其主觀價值。兩個人對某一行為結果雖有相同的預期,但若他們對該項結果的價值觀不同,他們的行為仍將不同。

(5)自我調節系統和計劃:是指個體的行為取決於其自身內在的獎懲標準,以及自己設定的目標和計劃,這些也形成其行為的動機和方向。

米歇爾認為,這五個變數構成人格的五個元素,它們是個人過去學習的結果,並指引著未來的學習,因此,它們是個人生活的結果,也規定了未來生活的風格。一個人的行為就是由上述這些變數和情境的交互作用所決定的。

(二)理論評價

1.理論以實證研究的結果為基礎。

2.重視個人對行為環境的了解和建構。

3.從個人認知的內涵去了解其行為,再進而界定其人格;

4.提出的「認知—情感系統理論」將認知與情感有機結合起來,並體現了理論的系統性。

四、社會認知論的評價

(一)理論優點

1.重視實驗研究;

2.指向人類社會行為;

3.強調認知因素;

4.強調情境中的人格。

(二)理論不足

1.社會認知論與精神分析的影響力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2.社會認知論對個體的發展缺乏系統化的注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格理論 的精彩文章:

項目經理,你需要了解自己和他人
大五人格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