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最詳細的文殊菩薩介紹,整理得太好了!

最詳細的文殊菩薩介紹,整理得太好了!

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並稱「華嚴三聖」。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以慧行斷無始無明之根,故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是釋迦佛座下所有菩薩弟子的上首,助佛弘化,協同敷演大乘佛法玄理,又稱「法王子」。央掘魔羅曾讚歎,文殊法王子見空第一。文殊菩薩曾於往昔發十種諸佛無盡甚深大願,深入眾生心識本體,普令回歸真如本性的菩提大道。

絹本 著色 金泥 掛軸?縱90.8 橫41.6

南北朝時代 建武元年(1334)?奈良國立博物館藏

娑婆應化:仗劍馭獅法王子

文殊師利菩薩(梵文?????????,Ma?ju?rī),又稱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孺童文殊菩薩、曼殊師利童子,意為妙德、妙吉祥,因菩薩出生時,家中現種種吉祥瑞兆而得名。

東福寺文殊菩薩畫像

文殊菩薩常示現仗劍馭獅之相,代表法門的銳利。菩薩右手執金剛王寶劍,左手執持青蓮花,花上放般若經梵篋,腳跨威猛青獅(青面獅虯首仙)。喻以鋒利的慧劍斬殺群魔、斬斷一切無明煩惱,以一塵不染的般若真智度化群生,以振聾發聵的無畏獅吼震懾魔怨、震醒沉迷眾生、伏一切煩惱。

榆林窟第3窟 文殊菩薩 西夏

文殊菩薩相應於娑婆世界有情眾生的因緣,而以不同形象示現尊形,如僧形、一髻、五髻、八髻和六字文殊等。其中五髻文殊最為常見,多示現頭戴五髻寶冠的童子形,喻內證五智無上無得之相。童子者,天真純潔而不執念。五智者,表文殊菩薩五種智慧(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及五方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14世紀文殊騎獅像?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根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載,文殊菩薩此世的應身生於佛陀時代的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家。菩薩從母親的右脅出生,身紫金色、具足相好,墮地能語如天童子,並有七寶覆身,家中出現種種吉祥瑞兆。

及長,往詣諸仙人處求出家法,但諸婆羅門與諸論議師無能酬對者。於是皈依佛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行稀有難事。以三昧力故,於十方面(或現初生、出家、滅度、入般涅槃、現分舍利)饒益眾生,如是久住首楞嚴,助佛弘化。

文殊菩薩持經圖掛軸?日本狩野興甫繪

十七世紀佛畫?大英博物館收藏

佛滅度後,文殊菩薩至所應度眾生處。《寶藏陀羅尼經》中佛告金剛密跡主云:「我滅度後,於南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又《華嚴經》云:「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此清涼山、五頂山即我國山西忻州五台山。明鎮澄法師《清涼山志》載:「漢明帝時,摩騰法蘭者,四果聖人也。始至此土,以天眼觀,即知此山乃文殊住處,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是故五台山以文殊化宇而傾心海內。

五髻文殊菩薩像 十三世紀 絹本彩色

美國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藏

文殊菩薩以住三昧力故,能於十方世界化現諸形,教化眾生。有偈云:「文殊大菩薩,不舍大悲法,變身為異道,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兒叢,遊戲於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容為老病,及現饑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發一施,與滿一切願。令發信心已,為說波羅密。」因而在《譬喻》諸經記載的文殊菩薩應化事迹中,往往有化為醜惡老翁、乞丐、貧女等度化眾生的示現。

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文殊菩薩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後與諸仙人還本生地,在尼拘樓陀樹下結跏趺坐,入首楞嚴三昧,從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鑠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內有真金像,正長六尺,坐蓮花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

17世紀孺童文殊菩薩像?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

與文殊菩薩相關的經典頗多,漢地流傳的主要大乘經典幾乎都與文殊菩薩有關,此外還有《文殊師利菩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文殊師利發願經》《文殊師利佛土嚴凈經》《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入法界體性經》《文殊悔過經》《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迦耶山頂經》《文殊師利巡行經》等眾多經典。並有文殊師利法印咒、五字心真言、六字咒法、根本一字陀羅尼、一髻文殊師利童子陀羅尼、文殊瓔珞咒、饒益善利色力名譽陀羅尼等咒印傳世。

唐 盧楞伽 文殊菩薩像 費利爾藝術館藏

五台應化:古今接引兩德清

在漢傳佛教歷史上,文殊菩薩化身寒山大士、杜順大師,更在五台山長年接引眾生。來五台朝山的人都會受到文殊菩薩的接引,而有「迎一千,送八百」之說。明末憨山大師(憨山德清禪師)與清末虛雲老和尚(虛雲德清禪師)就曾親得菩薩指津。

憨山大師年輕時在五台山修行,30歲開悟前後曾有三次夢境。第三次夢境中,大師夢見一僧人來報告說:「文殊菩薩在北台頂設置浴室,請你去洗澡。」大師跟著他到了北台頂,走進一座廣大清凈的殿堂,裡面飄散著異香。這裡的侍者都是梵僧,他們帶領大師到了浴池。

九世紀文殊菩薩像

敦煌唐代絹畫?大英博物館藏

當大師準備解衣入浴時,見一位女人已在池中洗澡,心生一陣厭惡不想入池。這時池中人見大師厭惡而不入池,故意露出身體,大師這才知道原來是男身。大師隨即入池。池中人用手戽水洗大師,水從頭上淋下,一直灌入五臟,好像在洗肉桶一樣。五臟一一都洗遍了,僅存的一身皮,如琉璃籠一樣,洞然透明。

過了一會兒,池中人叫喝茶,有一梵僧手擎半邊像剖開的西瓜一樣的髑髏,大師仔細一看,見裡面全是人的腦髓,血液淋漓。大師對這髑髏很覺厭惡,而這位梵僧卻用手指剜了一塊腦髓問大師:「這是不凈的嗎?」隨即送入口中吃了。一邊吃一邊剜,吃得津津有味。腦髓吃光後,只剩下些血水在裡邊。這時池中人說:「可以讓他喝了。」梵僧即把髑髏遞給大師,大師喝了一口,味道真像甘露一樣,喝下的血水從通身的毛孔里一一橫流出來。

文殊·普賢菩薩像 古刻本 單頁2張 紙本

血水喝完後,梵僧過來給大師擦背,並在大師背上大拍一掌,大師立即醒了過來,這時通身汗流如水,五臟洞然,沒有隔閡。自從做了這夢以後,身心受用已非往常。

此後,更有文殊菩薩化身乞丐文吉兩次拯救虛雲禪師的公案廣為傳頌。

1203年 鎌倉時代木雕群像 快慶造 日本安倍文殊院珍藏

1882年,虛雲禪師感出家日久,道業未成,親恩未報。為超度父母,發大誓願,於七月初一日由普陀山法華庵起香,三步一拜,開始朝禮五台。

次年,虛雲禪師由南京浦口轉入河南,曉行夜宿,風雨晦明,如是行,如是拜,苦樂饑飽,不縈念也。臘月初二過光武陵,禪師欲渡黃河,迫於天色,不得不暫歇於路邊茅棚。

是夜,四顧無人,寒深刺骨,大雪漫漫。不久,雪深盈尺,無路可走,而草棚鄙陋,無有遮蔽。禪師飽受饑寒,唯枯坐念佛,雖僅存一息,而正念不失。

室町時代 掛軸紙本水墨 文殊菩薩坐獅像 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藏

日轉夜移,至初六日,雪止,禪師此時已入昏迷,病不能起。次日,不知何方來一乞丐,見禪師昏卧雪中,不能言語,便取茅棚之草烤火、煮黃米粥。禪師食粥後方恢復覺知。二人互問往來,得知乞丐名文吉,來自五台山,人皆相識。

待到天放晴,文吉取雪代水,又煮黃米。文吉指鍋中雪問虛雲禪師:「南海有這個么?」禪師道:「無。」文吉又問:「吃甚麼?」禪師答:「吃水。」待雪溶化後,文吉又指鍋中水問:「是甚麼?」禪師無語。

文吉見禪師不能對,便以路遠天寒之由,勸其不必強拜。而禪師婉拒其好意:「誓願已定,以報親恩,不問年月遠近也。」文吉感動,為禪師指示前路,令踏其先前足跡而行。

十四世紀東密佛畫 八字文殊菩薩像 掛軸 絹本彩繪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次日,虛雲禪師繼續起香,拜二十里,至孟縣,轉往懷慶途中路過洪福寺,受住持德林老人之請,住寺過年。年後初三日後拜別老人,再次起香。至懷慶府,因城內寺院小南海不許掛單,禪師再次被迫夜宿路邊。

當夜,禪師腹痛極劇。初四日夜渾身發冷,初五日發痢疾。雖至如此,禪師依然每日拜香,無有間止。終至十三日,禪師抵黃沙嶺上一無人破廟,體弱不支,再不能拜,只得歇下。飲食不進,日夜腹瀉數十次,渾身無力,唯瞑目待斃,卻心無悔念。

十五日深夜,禪師見破廟西牆下有人燒火,初疑是匪,細看竟是乞丐文吉,不由大喜,頓感身心清凈。文吉依舊照料禪師,為其換洗污穢衣物,並施湯藥。十七日禪師便病退,進食黃米粥兩碗,發大汗,內外身心輕快,次日病癒。

印度尼西亞 婆羅浮屠 文殊菩薩像

虛雲禪師兩次蒙難,化險為夷,對文吉感恩不盡。文吉再次勸他山遙路遠,不必拜香。禪師雖死而不退,至誠以告:「先生美意可感,但我出世不見母親,母為生我而死。父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辭官,而促壽。昊天罔極,耿耿數十年矣!特此發願朝山,求菩薩加被,願我父母脫苦,早生凈土。任他百難當前,非到聖境,死亦不敢退願也!」

文吉有感於禪師誠孝之心,便主動代禪師背負行李,伴朝五台。得文吉相助,禪師妄想頓息,外無物累,內無妄念,病亦日愈,體亦日強,辰旦至暮,拜行四十五里,亦不覺苦。二月底至太谷縣離相寺掛單,文吉由此辭去,禪師繼續拜香。

左脅侍文殊菩薩像 鎌倉時代 14世紀

聖眾來迎寺(滋賀縣)傳來 奈良國立博物館

五月底,虛雲禪師終拜至五台山顯通寺。於各寺進香期間,遍尋文吉,而無有識者。後遇一老法師,據實相告。老法師聞言,即合掌恭敬:「文殊菩薩化身也。」虛雲禪師聞言,當即頂禮拜謝。禪師後遍拜五台,直至六月大佛會畢。至此,為報父母深恩,拜山大願,三年終成。

拜山報恩,非深悲大願而不能為;途中艱險,非堅毅決志而不能逾;菩薩相救,非精誠至心而不能感。文殊菩薩所化現的乞丐文吉,更以救治之方便,為禪師留下「雪化成水」之疑案。

騎獅文殊菩薩像

多年後,虛老在高旻寺打禪七。某晚第六枝香開靜喝水時,開水濺在手上,茶杯瞬間跌落地上。破碎聲中,疑根頓斷,慶快平生,如大夢初醒。

虛老自念:「出家漂泊數十年,於黃河邊茅棚,被個俗漢一問,不知水是甚麼。若當時踏翻鍋灶,看文吉有何言語!」前有拜山遇阻,後遇墮水大病。既蒙文殊送炭,又歷高旻棒喝。「若不是遇順攝逆攝,知識教化,幾乎錯過一生,那有今朝!」便說偈一首: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中峰明本禪師題——文殊菩薩像

十四世紀元代佛畫?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本際因緣:久遠劫前已成佛

文殊菩薩於過去世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事迹,可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佛陀曾經讚歎文殊菩薩發心久遠、是甚深忍者。

《觀佛三昧海經》雲,過去數倍於不可思算無量劫前,有佛名寶威德如來。於其佛世,有一長者子名戒護,在母胎即受三皈依。戒護童子因見佛陀威儀相好,心生歡喜、目不暫舍。此後恆得值遇百億那由他恆河沙佛,於諸佛所殖眾德本。是諸世尊皆以身色度化眾生,說觀佛三昧。戒護童子親侍諸佛間無空缺。此戒護童子,即今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來訪維摩詰大士像?五代 10世紀末

斯坦因敦煌繪畫?大英博物館收藏

《大寶積經》載,文殊菩薩曾於過去久遠過七十萬阿僧祇恆河沙劫時,於無生世界雷音佛世為普覆王,於八萬四千歲中,恭敬供養雷音如來,雖經多歲初無疲倦。此後普覆王獨自靜坐思維,「我今已集廣大善根,而猶未定所迴向處,為求帝釋大梵天王轉輪王耶?為求聲聞辟支佛耶?」後經諸天策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決定不退,於雷音佛前發下大願。

其實文殊師利菩薩於過去久遠劫前早已成佛,《首楞嚴三昧經》云:「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國名平等……初轉法輪,教化成就七十億數諸菩薩眾,八十億人成阿羅漢,九萬六千人住辟支佛因緣法中,其後續有無量聲聞僧……其佛滅後法住十萬歲……迦葉,汝謂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

文殊菩薩騎獅圖及侍者立像

鎌倉時代 康圓木雕?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菩薩處胎經·文殊身變化品》雲「佛告文殊師利,現汝古昔七十九劫於花光世界在胎說法全身舍利」,並說偈言「文殊本成佛,在胎現變化……今我處此胎,比方汝彼剎」。又《央掘魔羅經》中佛陀開示云:「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恆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彼土無有聲聞緣覺,純一大乘無餘乘名……彼如來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即是彼佛。」

文殊菩薩亦得授記為普見如來。《悲華經》雲,阿彌陀佛為無諍念轉輪王時,三王子王眾於寶藏佛所發菩提心,「我於來世行菩薩道無有齊限……願令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等十方佛土為一佛剎……無惡觸,亦無女人及其名字,一切眾生皆悉化生……令我世界悉皆成就如是等事所有莊嚴,惟除聲聞、辟支佛等,亦復無有五濁之世、三惡道等……一生菩薩充滿其中,是諸菩薩無有一人非我所教,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安止六波羅蜜」。世尊讚歎菩薩為眾生故,發此大願取妙國土,號為文殊師利,並授記當來成佛號普見如來,國土名清凈無垢寶藏。

左脅侍文殊菩薩像?天龍山石窟 第四十七窟

轉不退輪:菩薩之師諸佛母

佛典記載,文殊師利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引導無數修行者證得佛果,故被稱為「十方諸佛母、一切菩薩師」。《不退轉法輪經》中文殊菩薩對佛陀言:「如來未發菩提心時,我已轉此不退法輪。」《華嚴經·入法界品》云:「文殊師利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師,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名稱普聞十方世界。」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文殊師利大聖尊,三世諸佛以為母,十方如來初發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又雲「一切如來在修行地,皆曾引導,初發信心,以是因緣十方國土成正覺者,皆以文殊而為其母。」

文殊菩薩像,四連張印刷

敦煌木刻版畫十世紀五代?大英博物館收藏

《放缽經》中釋迦牟尼佛言文殊師利「本是我師」「文殊者佛道中父母」,又雲「前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因深入善權廣化眾生故未取道。《廣普經》雲,本為能仁師,今乃為弟子,是因為「二尊不並立」的緣故,「此界現受教,我剎見佛身」。

根據《法華經》序品,文殊師利菩薩前身曾為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其時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因妙光菩薩的教化而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彌勒菩薩的前身皆從其受教。

木造騎獅文殊菩薩像

般若上首:助佛弘宣演大乘

釋迦文佛說法四十九年,始自華嚴、終於涅槃,凡大乘法會,皆有文殊菩薩參加而為上首。文殊菩薩與般若經典因緣甚深,漢地流傳的主要大乘經典基本都是文殊菩薩發起的。據世親論師《金剛仙論》、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佛滅度後,文殊、彌勒菩薩帶領阿難及諸大菩薩在鐵圍山結集摩訶衍,令大乘佛法住世弘傳。近人不察,多以大乘空有二宗後起於龍樹、無著菩薩,實乃冤枉祖師。

文殊菩薩在配合釋迦佛教育聲聞回小向大、萌發大心方面做了巨大貢獻,也是大乘經的發起人和組織者。許多經典皆以文殊菩薩的發問為全經的開端。《楞嚴經》以文殊菩薩解救阿難尊者脫離淫室為發起因緣。《維摩詰經》以文殊菩薩和維摩大士的問答顯了甚深法義。

雲南大理 文殊菩薩像

在《華嚴經》中,舍利弗尊者帶領六千新出家比丘往詣文殊菩薩,菩薩策勵眾比丘發廣大心、遍行菩薩諸波羅蜜、度脫一切眾生,成就十種大心,從而超出聲聞緣覺之地,成就如來功德之力。又帶領六千比丘至印度南部弘揚大乘佛法,於覺城東大塔廟宣說《普照一切法界經》度化龍族。

爾時無量千億龍王及其眷屬來詣文殊菩薩,厭離龍趣、正求佛道。後來龍樹菩薩也在這裡學習並整理大乘經典,使之流傳於世。善財童子在大塔寺聽聞文殊菩薩說法,以十信後心受文殊教,遍參知識,隨聞隨證,這就是著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大寶積經》載,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已得四禪成就五通,然未得法忍。以宿命通自見往昔五逆惡業,分別彼罪深生憂悔,於甚深法不能證入。於是文殊菩薩仗劍逼佛、欲行逆害,佛言「文殊師利從本已來,無我無人無有丈夫,但是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彼已害我,即名為害」。諸比丘聞佛所說,明了諸法幻化、三輪體空,頓悟大乘宗義,證得無生法忍。

文殊菩薩像 重慶大足北山轉輪經藏窟

十大願王:願共有緣皆成佛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對娑婆世界眾生的救度,有著與諸佛菩薩完全不同的特殊悲心和願力特質。《文殊師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記載了文殊菩薩為度化眾生所發的無盡十種甚深大願:

狩野畫派 掛軸 絹本彩繪 文殊菩薩坐獅圖 大英博物館藏

第一願可概括為

三界諸眾生,禪天梵釋主,國軍水陸類,同生三世願佛知,佛知佛見故,令迴向大乘,未聞我名速得聞,依於我法中,而發菩提心。法葯世醫救諸疾,歷算工弈筆,詠贊以導人,隨類同事引世俗,願共我有緣,得入於佛道。

三界所有眾生,上至禪天梵釋之主,下至水陸生靈與戰死遊魂,菩薩就生在他們所生存的世間、生生世世不離開他們,願佛陀悉知悉見他們的苦難,希望他們迴向大乘。沒有聽聞我文殊菩薩名號者迅速得聞,依於我法中而發菩提心。

以法葯和世間醫藥救助疾苦,以天文曆法、建築工巧等世間技藝甚至遊戲手段導俗接眾,以歌唱、吟樂、讚歎的方式引導大眾,希望以這些方式與眾生說同樣的話語、做同樣的事業而成為同類,從與別人相類似的行為中引導別人出離世俗、熄滅痛苦,最終達到成佛的彼岸。

十五世紀佛畫 靈彩 繪 龍崗真圭 題贊 騎獅文殊圖 日本館藏

這實在是非同一般的特殊願望。佛教以出離心為基礎,要脫離名利之域、脫離對世間虛名假利的貪著。但文殊菩薩的第一大願則似乎一改人們對佛教的固有印象,與現在時代十分相應、毫不避世,發願「未聞我名速得聞」,聽了我的名聲,不是拿壞知識染污他,而是希望他從我所了解的佛法中獲得佛法的利益,發起希求佛果的菩提心。文殊菩薩了解眾生對名利的迫切需要乃至無法割捨的習氣煩惱,順應凡夫眾生的生存狀態和基本慾望,於是通過發這樣的願,讓眾生以隨類同事的方式逐漸進入菩提道。

眾生的善根難以單純地進行構建,因此如果貪慾中混雜了一部分願望,文殊菩薩也鼓勵這樣的願望發展,這是最為特殊的。在所有菩薩的發願中,文殊師利菩薩是唯一一個順應眾生貪名、貪利、貪功等慾望和習氣去發願的。最後在習氣發展的過程中,眾生習氣逐漸清除並培養出高尚的志趣。

「願共我有緣,而發菩提心」是十大願中最為關鍵的部分,願這些眾生都與我有緣、得入佛道。名利操作可能會越來越成為未來社會的特點,因而這樣的願也會越來越實用,這種發願契應於當代的社會人心。不會讓仍然難以全盤脫離庸俗氣質的人,覺得與佛法有太大的距離,而可以很貼切、親近地契入菩提道。

四川安岳華嚴洞石窟 騎獅文殊菩薩

第二願可概括為

若有諸眾生,毀謗不解毒,乃至殺害我,是人雖怨嗔恨我,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

文殊菩薩對於世間功名利祿的直接切入,雖然切入點很小,但是在當前社會卻最能切入實際的。倘若有人遇到災難和障礙,痛恨、誹謗文殊菩薩,仍不解毒,乃至親手殺害菩薩,此人怨毒雖深,但是也「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即使眾生打他、罵他、造謠誹謗他,文殊菩薩也都以這種因緣反過來救度眾生入道。

江戶時代佛畫 掛軸 紙本水墨 美國私家典藏

這是十分微妙的心理調節過程。因為眾生可能喜歡的是沒有行持菩薩道的人,雖然緣分好,可是菩提心發不起來。這樣的眾生即便與文殊菩薩結的是惡緣,也仍然希望他能藉助這個緣分的緣故,發起求道之心。在文殊菩薩的第二願中,並不是眾生造業後就被拋棄,而是如果眾生誹謗、打擊他,反而願藉此因緣度化眾生成佛,這完全是站在被動的位置上進行了主動引導眾生趣入菩提心的工作。

文殊變 榆林窟第25窟西壁北側 榆林窟第25窟 中唐

第三願可概括為

若有諸眾生,見我愛我身,欲心求得我,於我身上他身上,盛行邪見倒,諂曲惡不善,生凈不凈諸惡行,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

第三願談世間糾纏。似乎佛教只要談到世間貪愛問題,就主張舍貪離欲、斷盡愛染、不可牽纏。但第三願卻並非如此,對待世間眾生的種種邪見顛倒,即使是「諂曲惡不善,生凈不凈諸惡行」,也希望能夠發起脫離苦難、求得佛果的菩提心。

這是非常特殊的願。陷於紅塵生死大海中的世俗眾生,往往難以逃離愛見的牽纏。文殊菩薩的第三大願則十分契合眾生的現實生活,這可能是佛教界對於難以脫離世俗生活的眾生迴向菩提道的唯一通道。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造像 普賢文殊菩薩石龕

石灰石雕刻 美國洛杉磯縣立藝術博物館藏

第四願可概括為

若人嫉賢良,輕慢疑慮我,枉壓誑妄我,欺凌一切毀三寶,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

不僅想殺害菩薩的人,貪愛菩薩的人,皆願他與我有緣、發起菩提心。如果有嫉妒賢良者輕慢疑慮我,乃至犯下欺凌一切、毀謗三寶這樣難以容忍的罪過,文殊菩薩對這樣言行的人依然發起大願,無論善緣還是惡緣,無論痛苦還是愉快,也願意他儘快跟我有緣,以此來度化他,令他發起為讓所有生命脫離苦難而要成佛之心。

文殊菩薩騎獅赴靈鷲山聽法圖

九世紀 敦煌千佛洞唐代遺畫

第五願可概括為

若有諸眾生,賤薄慚愧我,敬我不敬我,不敬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乃至要我不要我,從我不從我,見我不見我,無論妨我不妨我,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

第五願都是談與「我」有關的問題,賤薄我、慚愧我、敬我不敬我、不敬用我、不敬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乃至要我不要我、從我不從我、見我不見我、無論妨我不妨我……很多、也很全面,幾乎囊括了與「我」有關的所有情況,範圍非常廣大、涵蓋最為全面。而無論對「我」如何抉擇,菩薩也全都「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

十三世紀彩繪 五髻五方如來童子相文殊菩薩坐像

康圓作 木造彩色鑲眼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第六願可概括為

若人為取財,常作屠兒膾,田獵漁捕魁,殺心熾盛不生悔,無有斷絕故,世世相互報,怨家報對不相舍,賣肉而取財,以自養性命,如此之心失人身,永遠失人身,報對不曾離,我為令發菩提心,盜財反施彼,與我我施他,願已得財未得人,悉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

為了取得財產而以殺生為業的屠戶、獵戶漁夫,殺心熾盛、冤冤相報無時了,其實也是為了自養性命。對於這樣的眾生,文殊菩薩亦皆願悉發菩提心。「盜財反施彼,與我我施他」,又是一個特殊的願力。對於盜竊我財物的人,不但不實施打擊報復,反而將財物施與他,以此因緣令他入於佛道。

文殊菩薩出山像?十六世紀明代手繪版畫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

宋代日僧梁寬禪師打坐時,也有盜賊摸進他的小伽藍意圖行竊,然而摸索半天一無所獲。梁寬禪師說:「你大老遠來,也不能空手回去,這樣吧,這件衣服你帶回去」。說著就把身上的袈裟送給了小偷。望著小偷月下遠去的背影,梁寬禪師慨嘆:「可惜你只能拿走一件袈裟,這麼美的月色,卻不能送給你啊!」

「願已得財未得人」,此願更為廣大,不光要把財物給那些想偷的人,並且所有想得到財物還沒得到的人,或者已經得到的人,所有在財物的問題上有著遺憾、不能滿願的人,都跟我有緣,令發菩提心。這個願在現代社會是最需要的,伴隨著金融危機、經濟波動、油價上漲、房價上漲等種種問題,實在太需要第六願了。

文殊菩薩 立軸 絹本

第七願可概括為

若有諸眾生,及他朋友伴,師長弟子等,修身苦行節斷食,持戒或破戒,有行無行者,我曾養他他養我,和尚阿闍黎,教導稱說人,聽受我教受他教,我亦令他施,同行同業修,一切有情同沾福,我造他造寺,禪房蘭若塔,及造菩薩諸佛像,而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

無論有緣還是無緣、值得怨恨還是不值得怨恨,無論持戒或破戒、有修行還是沒有修行,希望所有眾生都能與我建立起這一份緣分,共同發起上求佛道之心、最終決定成佛。

金代 文殊菩薩騎獅彩塑像

山西五台縣佛光寺文殊殿

人們往往易於容納持戒者,難於容納破戒者。能容納修行好的人,不能容納修行懈怠的人,這些都是文殊菩薩的願望所調整的一些心態。平時我們對人的判斷多半停留在自己的價值體系之內,如果是在自己做人原則中接受不了的言行,則一定不能容忍、不願與之結緣,文殊菩薩的的第七願就是針對這樣一種心理。

文殊菩薩的第七願將會使人顛覆掉自己以前在原則方面所畫的線,很多原則很有可能自己就要放棄。比如有些朋友是自己不願交的,有些人是不願見的。可是人的情況往往是特別見不得別人犯過錯,而自己犯的過錯又特別容易原諒。理想很高遠,現實比較拖沓。在這種情況下,文殊菩薩教導發這樣的願,包容有行無行、持戒破戒、我養他他養我等等行為和心理之後,其實給予自己的是一個放倒矮牆後打開的無盡空間。

元代 文殊菩薩彩塑像?山西省襄汾縣普凈寺

第八願可概括為

若人廣造罪,墮獄無出期,苦惱無量劫,出來還生於五趣,先作諸畜生,將命還前世,負物作驢駝豬狗,償他宿債故,累劫象馬奴,還他倫盜無休息,我願於五道,隨形而受化,常生同世教化人,或作貧困啞,盲聾下乞人,同類同緣同事行,一切眾生中,同業作引導,方便使其入佛道,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

假使眾生墮落地獄沒有出期、墮於畜生不能自主,償還宿債無盡輪迴,我亦願意隨他去輪迴,「我願於五道,隨形而受化」。假如眾生在畜生道受苦,則自己也願投生入畜生道受苦。假如眾生投生為盲聾喑啞人,自己也願意做貧困的盲聾喑啞人,這些行為都是為了以同行同業、同樣的事業因緣,方便地使身邊這些眾生進入佛道,方便使其入佛道。這是多麼勇敢、深入的願力!

文殊菩薩騎獅像

第九願可概括為

若人縱身心,故於我法中,污泥於佛法,師長弟子貢高慢,無慚無愧用,僧佛菩薩物,殺生偷盜並邪行,惡綺兩舌斗,妄語縱貪嗔,不揀良善劫他財,拒謾不識善,廣造諸惡罪,死墮阿鼻入地獄,地獄出輪還,六處生死海,願同業道而結緣,化變應隨緣,同入生死道,當以救之令出離,願共我有緣,而發菩提心。

即便是對於不斷造作與善行相反的惡劣行徑的眾生,即使「死墮阿鼻入地獄,地獄出輪還,六處生死海」,也願同業道而結緣。從地獄超脫的眾生往往由於一身惡業習氣而難以度脫,甚至一靠近他也會有特別大的煩惱生起,但文殊菩薩仍然發願與其「同業道而結緣,化變應隨緣,同入生死道,當以救之令出離」,最終發菩提心、同成佛道。

李政恩 繪 敦煌莫高窟 220窟 維摩詰經變 文殊菩薩

第十願可概括為

若人於我法,若與我有緣,若與我無緣,同我大願是我身,同我大願故,共我身無別,其四無量等虛空,廣度有情故,勤勇無休歇,願彼通達正覺路,我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常以聖性願力故,心如虛空故,常安住法界,遍在眾生心識體,以聖性願力,加持諸有情,令罪垢滅入菩提,願共我有緣,得諸佛聖果。

第十願是對前九大願的總結。倘若有人因真理的原因與我或有緣、或無緣,只要契向佛果、同我大願,皆視眾生如己身,視眾生苦如己身苦。有為重要的是,「同我大願故,共我身無別」,菩薩以大悲為體、以眾生為我,惟願這些眾生通達成就佛果的正覺之路。世人往往以諸苦而厭離三界、又以紅塵欲樂而貪著三界。但文殊菩薩的大願恰恰相反,我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不因苦而逃離,亦不以樂而執著。

「常以勝性願力故,心如虛空故,常安住法界,遍在眾生心識體」,這句話是文殊菩薩十大願王的精髓所在。之前所發大願之所以能夠持續,是因為願力遍布在眾生的心識當中、深入到所有苦難生命的心髓中,文殊菩薩的大願具備這樣的力量。

遍在眾生心識體,不是在眾生念誦的時候文殊菩薩才予以加持,也不是眾生心中憶念時有、遺忘時無,也不是眾生祈求時方才給予感應,也不是依據眾生各各祈求水平的不同判斷是否予以幫助和度化。如果眾生不願為自己種善根,那麼文殊菩薩替他代種;如果他們不能積極地清除惡業、凈造善業,那麼文殊菩薩替他行持善業。眾生有苦,菩薩亦有苦;眾生有希望,菩薩也有希望;眾生沒有希望,菩薩為他們播種希望。

白石彩繪文殊菩薩騎獅像 山西博物院

文殊菩薩的大願,是沒有任何條件地直接救度眾生,以不請之友的方式深入眾生的心識本體。無論他所思如何、所為,文殊菩薩的願力都在追隨他;無論眾生內心裏面多麼惡劣煩惱或骯髒黑暗,文殊菩薩的心愿都在追隨他,深入到所有生命的心識體中,這是文殊菩薩願力的最為特殊之處。

以聖性願力,加持諸有情,無論眾生接受加持也好,不接受加持也好,都在加持他。令罪垢滅入菩提,令他們的罪垢消滅,進入真如本性的菩提大道,願共我有緣,得諸佛聖果。

總之,諸佛菩薩發願,大都是接引眾生從污濁走向清凈、往生凈土。但文殊菩薩的發願最為特殊,他了解現時代眾生的根性、習性乃至劣根性,卻又不排斥廣大眾生的劣根。以劣根承載善德,是文殊菩薩特殊的無盡悲願,它展現了火焰化紅蓮、煩惱即菩提的無礙智慧,也將「當處皆佛」「處處是道」的特殊性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

文殊菩薩常持慧劍,喻智慧利劍能斷煩惱

不可思議:智慧法門傳中土

文殊菩薩所表徵的智慧,在中國化大乘佛教中尤有特殊的意義。尤其佛陀所證即一切智,漢地眾生的民族性,更是以智慧區別於性情等心性特徵。

以中觀般若見為標榜,才形成僧肇大師對魏晉時期六家七宗「相似般若」的嚴格審察,最終統攝於禪宗的智慧下。沒有文殊菩薩一脈相承的般若智慧,就不會有真正的佛教中國化。

文殊菩薩坐騎 青獅

隋唐以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無不上承龍樹而直探文殊,以般若真智為指歸和密護。尤其是代表中國佛教特質的禪宗,豁破形式,直契本心,更是空性智慧法門的直接體現。禪宗索源,被稱作「文殊師利不可思議不二法門」,以文殊菩薩所傳承的般若中觀是禪宗法義本源故。簡單說,禪宗即是文殊法門。文殊菩薩根本道場,印藏漢傳均公認在中國五台山,與中土因緣最深。

佛法對於名言(概念組織形式)的本質認識是「不可思議」。在這根本慧定的態度下面,沒有思議、沒有破立才能夠現證徹底的般若空性與如來藏光明。如《心經》雲「照見五蘊皆空」,《華嚴經》雲「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彌勒菩薩雲「非思量境,離言語相」。以此根本定智慧來判攝見地、判攝修行方法、判斷一個人證悟的程度,此種法門叫作「文殊師利不可思議法門」,也稱為「不二法門」。

南禪寺 唐代彩塑 文殊菩薩像

此一法門源於印度,在漢地的直接傳承就是禪宗。禪宗的不立文字不落空有相待,超越邊見而達到位同諸佛的直接現證,以最善巧方式來解決名言的問題。禪宗天然繼承了「文殊師利不可思議不二法門」不立階次的特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六祖慧能大師應世以來,執持《般若經》「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的原則,不立文字、以心印心,推動中華文化登上了前無古人的頂峰。六祖大師以後的禪門,皆以般若經典為宗依,以「無法門、無次第、非文字」為原則,對種種框架式執著予以消化,毫不留情地斬斷了任何刻板概念的生起來源,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這是因應漢地眾生根器和因緣而行度化的自然呈現。漢地眾生以慧根深厚、長於聞思而有別於其他民族性格。而漢地的文化傳統,本身就孕育著空性、中道和無我的智慧基因,因而在與佛教思想的交匯過程中大放異彩,並最終徹底融合於中華文明的底色之中。

因此,文殊菩薩智慧所彰顯的文化底色是禪宗能夠在中國紮根以及大乘佛法得以順利中國化的重大緣起。在漢地,文殊菩薩的不二智慧、般若中觀體系的價值最為深耕厚養地體現在禪宗的傳承與影響上。

進一步,文殊菩薩不可思議的智慧不只是啟迪禪宗的漢地傳承,不只是接引大眾感應頻現,不只是如來藏的展現與般若慧的起點,其大乘正法的住持意義也不是對於菩薩道的普通描述可以窮盡的。文殊菩薩的智慧深入眾生心地而超乎任何有為想像,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因緣都與眾生共生死流,這正是文殊菩薩大悲智慧的殊勝之處。大眾世代頂禮文殊菩薩,無不得到菩薩深邃寬廣悲智的無盡加被,終不離般若性海;漢地眾生敬仰文殊智慧,無不在漢傳佛法的傳承相續與大悲踐行中相印相契。

資料整理:明賢法師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佛像雕塑藝術?|,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斷見論(3):理破
凈土經變圖,敦煌壁畫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