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12年清帝退位以後,軍閥混戰的十餘年間,都爆發過哪些戰爭?

1912年清帝退位以後,軍閥混戰的十餘年間,都爆發過哪些戰爭?

1912年清帝退位後,中國大地曾長期處于軍閥混戰之中,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迫於外部壓力這才得以緩解,其中尤以1916年袁世凱去世至1928年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之間這段最為混亂,十二年間竟然更換了多達十五任國家元首。那麼,在此期間,一共爆發了多少場軍閥戰爭呢?我們來簡單盤點一下:

護國戰爭:1915年12月25日至1916年7月14日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在清廷、袁世凱、南京臨時政府的博弈和妥協之下,清帝宣布退位,南京臨時政府則出台《清室優待條件》保障其基本利益,袁世凱則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國大地開始進入北洋統治時期,袁世凱則是北洋政府的第一任國家元首。

然而,袁世凱上台之後便開始對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進行改組,並從1915年開始籌備恢復帝制,並於同年12月12日實施,宣布復辟封建帝制,並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建立「中華帝國」,廢除民國紀元。

袁世凱的復辟迅速遭到了舉國反對,南方將領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雲南宣布獨立,同時出兵討袁,其中蔡鍔率領第一軍進攻四川,李軍烈率領第二軍入廣西、廣東,都督府都督兼第三軍總司令則率兵駐守雲南,同時令都督府左參贊戴戡率一部兵力入貴州策動起義。面對護國軍,袁世凱則發動北洋軍和川、湘、粵等省軍隊共約8萬人,分別從川、湘、桂三路攻滇。

到1916年3月,袁世凱的北洋軍因作戰不力,再加上外交接連遭受挫折,被迫撤銷帝制,但仍居大總統之位、同年5月,陝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繼宣布獨立,眼看局勢不可逆轉,袁世凱於6月6日憂憤而死,護國運動取得勝利

註:護國運動嚴格意義上並不算軍閥混戰,但這場戰爭卻就此導致中華大地進入了軍閥割據時期,拉開了軍閥混戰的序幕,因而將其列入。

護法戰爭: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21日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職位,後與中央掌權的段祺瑞發生「府院之爭」。1917年,入京調停的張勳發動復辟,卻很快被段祺瑞擊敗,而段祺瑞則以「功臣」自居,以國務總理職位執掌政府大權(這一時期又與第三任國家元首馮國璋爆發了新的府院之爭)。

段祺瑞執掌大權之後,不僅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中華民國國會,而且還意圖以武力統一南方軍閥。於是,於1917年7月17日抵達廣州的孫中山,呼籲各界為護法而鬥爭。在孫中山的號召下,國會議員紛紛南下參加護法,並召開國會非常會議,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決定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選舉孫中山為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

1917年8月,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隨即討伐段祺瑞的護法戰爭拉開帷幕。彼時,南方軍閥對於段祺瑞早已不滿,於是紛紛響應「護法」。不過,這些軍閥名為「護法」,實際不過是藉助這個名義擴張勢力罷了,例如控制兩廣、以陸榮廷為首的桂系軍閥趁機向湖南擴張;又如控制滇、黔,以唐繼堯為首的滇系軍閥趁機向四川擴張。

正如前文所說,南方軍閥雖然以「護法」名義發動北伐,但其實只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因此內部並不團結,因而在北洋軍的鎮壓之下,北伐軍接連受挫。1918年5月,孫中山被迫辭職,護法戰爭失敗

第二次護法運動:1921年4月至1922年6月

孫中山被迫辭職之後,軍政府領導權落入以桂係為首的西南實力派手中,後桂系和滇系發生內訌,孫中山則扶持駐閩南的粵軍陳炯明部返回廣東,於1920年10月佔領廣州,將桂系趕回了廣西。11月,孫中山新返回廣州,重組軍政府,同時發動第二次護法運動。

1921年4月7日,國會非常會議參眾兩院聯合會議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以陳炯明為護法軍政府陸軍部長、內務部長。同年6月,廣東軍政府發動粵桂戰爭,打敗桂系,統一廣西。次年3月15日,孫中山在桂林誓師,計劃由桂入湘北伐。

然而,就在孫中山正在積極謀劃北伐之際,陳炯明卻與湖南軍閥趙恆惕結成反孫聯盟,暗殺了擁護孫中山的粵軍參謀長鄧鏗,並囚禁了廖仲愷,迫使孫中山回師廣東。1922年5月,孫中山由廣東進攻江西,北伐直系。

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孫中山被迫從前線返回廣州時,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史稱「六一六事變」。孫中山避入永豐艦(後改稱中山艦),8月被迫到上海,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

直皖戰爭:1920年7月14日至同年7月19日

前文說過,張勳復辟失敗之後,爆發了第二次府院之爭,北洋就此分化為馮國璋的直系和段祺瑞的皖系,雙方矛盾極為尖銳。之後,段祺瑞通過操作「安福國會」,以徐世昌取代馮國璋成為總統。1919年12月馮國璋病逝,曹錕繼承直系軍閥頭領,直皖之爭逐漸尖銳化。

曹錕上台之後,在他的積極串聯之下,直、奉兩繫結成反段聯盟,吳佩孚也於5月自衡陽率直軍北上至保定,準備討段。段祺瑞則秘密召開軍事會議,調徐樹錚的西北邊防軍於北京附近布防,並強迫徐世昌宣布了懲辦曹錕、吳佩孚等人的命令。

7月14日,直皖兩軍在北京東西兩面的京津鐵路和京漢鐵路線上的涿州、高碑店、琉璃河一帶開戰,直皖戰爭拉開序幕。然而,開戰之後,皖系東、西兩路迅速潰敗,段祺瑞無奈之下於1920年7月18日向徐世昌請求下令停戰。

這次直皖戰爭歷時五日,皖軍大敗。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辭職。直、奉兩系軍閥遂控制了北京政權。

第一次直奉戰爭:1922年4月10日至同年6月18日

直皖戰爭之後,直奉涼席軍閥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權,奉系張作霖推薦親日的交通系首領梁士詒出任內閣總理,梁士詒與仔細關係本就不好,奉系又借梁士詒支配中央的財政交通,這引起了直系的極大不滿。於是吳佩孚通電揭露梁士詒賣國醜行,梁士詒遂於1922年1月25日離京。

直奉翻臉之後,張作霖決議討伐直系,雙方於1922年4月29日,在長辛店、固安、馬廠一帶混戰,吳佩孚親到前線督戰,令主力在炮兵掩護下迂迴到奉軍的側後,突然發起攻擊,奉軍腹背受敵。5月4日,奉系第16師臨陣倒戈,暫編1師也退出丰台,奉系西線全面崩潰。

之後,吳佩孚又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指揮直系軍隊且戰且退,之後對進入伏擊圈的奉系軍隊發動猛攻,結果奉系的東線也就此崩潰。雖然由張學良率領的奉系第二梯隊戰鬥力較強,打退了吳佩孚的進攻,但由於奉系整體敗局已定,他也只好率領軍隊有序撤退。

最終,此戰以奉系慘敗告終,總統徐世昌則下令免除張作霖東三省巡閱使等職。6月18日,直奉兩方代表在秦皇島海面的英國克爾留號軍艦簽訂了停戰條約,以榆關(山海關)為兩軍分界線,奉軍撤出關外,直軍也大部分撤回原防,第一次直奉戰爭宣告結束。

第二次直奉戰爭:1924年9月至10月

第一次直奉戰爭後,直系軍閥控制了北京政權,開始全面推行武力統一政策,曹錕則通過賄選當上了大總統。與此同時,退回關外的張作霖也不甘心失敗,積極擴軍備戰的同時,與段祺瑞、孫中山建立了「反直」同盟。

直奉之戰後,張作霖擴軍備戰

1924年9月,直系江蘇軍閥齊燮元與皖系浙江軍閥盧永祥之間爆發戰爭,張作霖隨即通電譴責曹錕、吳佩孚,並以援助盧永祥為名,於9月15日命15萬奉軍分路向榆關(即山海關)、赤峰、承德方向進發。而曹錕也於9月17日發布討張令,以吳佩孚、王承斌、彭壽莘、王懷慶、馮玉祥等率軍20萬依託長城組織防禦。

戰爭爆發之後,戰局極為膠著,但馮玉祥由於吳佩孚對自己的仇視和排擠,對曹錕和吳佩孚早已不滿,早已經謀劃著對付曹、吳二人,而第二次直奉戰爭無疑給了他這個機會,於是馮玉祥於10月24日突然發動「北京政變」,戰場形勢就此大變,直軍紛紛潰退。

第二次直奉戰爭以直系的戰敗結束,張作霖、馮玉祥等隨後在天津曹家花園召開會議,決議成立中華民國執政府與善後會議以取代國會,並推段祺瑞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統總統與總理之職,之後政權落入奉系軍閥手中。

反奉戰爭:1925年10月至1926年6月

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派遣11個師進佔直隸、山東、江蘇等地,控制京奉鐵路和津浦鐵路全線,並脅迫北洋政府任命奉軍將領李景林、張宗昌、姜登選、楊宇霆分別為直隸、山東、安徽、江蘇軍務督辦,嚴重威脅到了其他地方軍閥。於是,從1925年下半年開始,接連爆發了多場反奉戰爭。

1、浙奉戰爭。1925年10月8日,直系軍閥、浙江軍務督辦孫傳芳在聯絡浙、閩、蘇、皖、贛等地方軍閥,組成五省聯盟共同討伐奉系,並於10月15日正式開戰。此戰奉系最終戰敗,勢力北撤至山東,浙蘇皖聯軍佔領徐州。

2、國松嶺反奉戰爭。浙奉戰爭爆發後,郭松齡於同年11月在灤州起兵,殺害姜登選,發表反奉宣言,意圖推翻張作霖統治,馮玉祥也隨之通電討奉。奉軍雖然初戰失利,但在日本軍政兩界的干涉之下,郭松齡兵敗被殺、曝屍奉天。

3、國奉戰爭。郭松齡反奉之後,馮玉祥與其簽訂《郭馮密約》,聯合倒奉,但由於日本的干涉,郭松齡兵敗被殺,反奉宣告失敗。1926年6月,奉系張作霖和直系吳佩孚又聯手向馮玉祥發動進攻,山西閻錫山也趁機發兵,馮玉祥的國民軍最終戰敗,被迫退往西北地區,馮玉祥宣告下野。

北伐戰爭:1926年7月9日至1928年12月29日

就在北方反奉戰爭打的熱火朝天之際,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的廣東革命政府,已經通過東征和南征取得了穩固的根據地,開始積極謀劃北伐。1926年7月9日,蔣中正就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誓師北伐。

國民革命軍自廣東起兵之後,吳佩孚還在和張作霖猛揍馮玉祥,一看後院起火,連忙回軍抵禦,可匆忙回師的吳佩孚哪裡頂得住,接連遭受戰敗之下,連忙請孫傳芳出手,孫傳芳對於吳佩孚聯手張作霖本就不滿,又想著坐收漁利,哪裡肯出手。直到吳佩孚從兩湖敗退河南,北伐軍於9月進抵江西,孫傳芳這才出兵迎戰,結果也是慘遭戰敗。

戰敗之後,孫傳芳被迫再度與奉系合作,然而依舊無法抵禦北伐軍的進攻。之後,由於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蔣介石被迫下野,北伐戰爭第一階段就此結束。此戰,吳佩孚和孫傳芳基本被消滅,張作霖也遭遇重創。

1928年1月,蔣中正被恢復了北伐軍總司令職務,之後再聯合馮玉祥、閻錫山之後,蔣中正於4月7日在徐州誓師北伐,北伐戰爭第二階段開始。面對北伐軍的進攻,奉系全面崩潰,張作霖被迫於6月發表聲明退出北京,但隨後被炸死於皇姑屯。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面對當時岌岌可危的形勢,張學良於1928年12月26日宣布「東北易幟」,北洋政府時期至此終結,全國上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中原大戰:1930年5月初至11月4日

北伐成功之後,全國上下其實僅僅實現了形勢上的統一,當時的形勢與此前的軍閥割據形勢別無二致,只是以新軍閥取代了舊軍閥而已。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戰後國民政府勢必進行整合,然而這種整合難免得罪各派軍閥,內部矛盾開始滋生。

之後,失勢的國民黨左派領導人汪精衛聯合反共右傾西山會議派和國民黨軍閥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發奎,意圖推翻蔣介石領導南京國民政府,中原大戰就此爆發。

彼時,反蔣軍的戰略是:閻錫山自津浦路南下,馮玉祥自隴海路東進,謀取徐州,李宗仁則向湖南進兵,威脅武漢。戰爭初期,反蔣聯軍在南北戰場均取得主控權,獲得大部戰役的勝利, 6月下旬攻陷濟南。7月下旬,作戰重心由隴海線轉向津浦線,戰場形勢亦急轉直下;8月15日,蔣軍克複濟南 ,晉軍退往黃河北岸。

這場戰爭持續長達近七個月,雙方投入兵力逾百萬,戰線綿延數千里,最終以蔣介石的勝利告終,暫時統一了國民黨各軍事集團,維持了全國上下的基本統一形勢。

中原大戰之後,日軍於1931年9月18日發動「九一八」事變,迫於外界壓力,大規模的軍閥戰爭就此結束。不過,大規模的軍閥戰爭雖然沒有發生,但地方軍閥的小規模戰爭仍然時有發生,例如四川軍閥內戰。

此外,以上僅是直接影響國家政權交替的大規模軍閥戰爭,至於一些僅僅影響地方勢力變化的軍閥戰爭,則並未被列入其中,例如1920年的川滇戰爭,又如1927年的粵桂戰爭等等。

PS:由於個人知識有限,如有遺漏,萬望海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過了這麼多年,大家還是好愛她!
「年畫娃娃」:哥哥已逝去8年,妹妹活在當下,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