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麥畝產841.5公斤,不是吹的!

小麥畝產841.5公斤,不是吹的!

◎?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

早前報道

為此,科技日報記者近日專門採訪了茹振鋼、許為鋼、雷振生、鄭天存四位小麥育種家;「中麥578」育種者張勇研究員、專家驗收組組長郭天財教授;修武縣農業局局長楊法誼和種植戶王具才等。他們認為,這個單產是屬實的,並解釋了高產攻關試驗與大田種植的區別。

驗收過程符合國家規程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是此次驗收的專家組長。他說,驗收完全符合《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是嚴格按這一辦法進行的。

6月1日下午,驗收專家組在「中麥578」30畝高產創建示範方內進行測產。現場用聯合收割機隨機收穫1個樣點,實收面積1.135畝,共計收穫籽粒鮮重1002.5公斤;用穀物水分測定儀測定籽粒樣品6個,籽粒平均含水率為16.7%。除去雜質後,按國家糧食入庫安全含水量13%計算,摺合平均畝產841.5公斤。採集各種數據進行匯總計算後,現場出具了實打驗收報告。

當天參與驗收的6名專家,分別來自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省農技推廣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

「那天,作為河南人,郭老師到場還晚了一小會兒。到場早的專家,包括山東省農科院的專家看著還長的田裡的麥子,就笑稱今年看來高產要歸河南了。」據悉,去年全國小麥高產紀錄835.2公斤出自山東桓台縣,品種為山東農業大學李斯深團隊育成的「山農29」。

中麥是個什麼品種

「中麥578」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何中虎、閻俊、張勇、徐春英、閻俊良等專家,歷時20年選育而成的強筋優質小麥。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著名小麥育種家茹振鋼教授參與了該品種的審定,說它抗蟲、早熟、籽粒大、品質穩、定性好,「是優質強筋麥中最優秀的品種」。

培育者之一、作科所研究員張勇介紹,「中麥578」先是引用澳大利亞的著名優質品種Substate與黃淮南片主栽品種豫麥49雜交,育成優質抗病新品系中麥255;再用中麥255與濟麥22雜交,利用改良系譜法選育而成,於2019年通過國家審定。

該品種具有高產穩產、優質強筋、多抗廣適等特點。今年在全國的種植面積有100萬畝。

根據多年多點試驗和大面積展示示範,區域試驗中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5%左右,大面積示範與周麥18和濟麥22產量持平;比對照平均早熟2天;抗倒伏,籽粒常年千粒重50克以上,外觀商品性好;兼抗條銹、葉銹和白粉病,赤霉病中等偏輕,較耐穗發芽,灌漿速率快,耐高溫,抗冬季凍害和春季低溫;平均蛋白質含量14.7%,吸水率60%,穩定時間18分鐘,延展性163毫米;麵包體積1000毫升、評分90分。曾因培育小麥新品種斬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河南省農科院研究員許為鋼也稱讚:「其麵包品質達到進口優質加麥水平」。

據悉,去年該品種在河南焦作地區沁陽市百畝方平均畝產730.1公斤,高產攻關田畝產785.2公斤;新鄉市新鄉縣千畝方平均畝產625.8公斤;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和濟南市章丘區高產攻關平均畝產分別為745.6和718.5公斤;河北省邢台市金沙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860畝平均畝產600.1公斤,與當地高產品種持平,較優質主栽品種平均增產9%。

著名小麥育種家鄭天存研究員也說,「中麥578」聚合了澳大利亞品種優質和國內主栽品種豫麥49、濟麥22的抗病、抗逆、高產、廣適特性。

種植戶和農業主管部門的說法

今年的小麥高產紀錄誕生在修武縣聚龍糧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具才對科技日報記者說,他的合作社種了1800畝「中麥578」,產量確實喜人,保守估計比去年增收40萬元以上。

今年是「中麥578」在修武的第一次收穫。修武縣政協副主席、農業農村局局長楊法誼介紹,「小麥拔節後發生了兩次倒春寒,長勢受到一些影響,尤其是疫情給春管帶來了空前困難,但由於我們推廣了重施各類農家肥、巧用土壤調理菌等技術,這塊地的小麥群體大、個體壯,長勢喜人。」

楊法誼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具體採取了以下六項技術措施:一是重施農家肥、有機肥,再加上秸稈還田,每畝地約四五方;二是深耕細耙,豫北農業一直有這樣的傳統,把地種得像「繡花」一樣;三是巧用雲南大學專家的土壤菌肥調理劑,每畝地1公斤。修武已經連續用兩年了,不僅活化了土壤,而且殺死了鐮刀菌、赤黴菌等有害細菌;四是採用河南科技學院茹振鋼教授的寬窄行播種技術,畝增穗數20%左右;五是採用了農業農村部推廣的化肥後移技術。在施20斤底肥的基礎上,返青期再施一遍磷酸二氫鉀;六是葉面噴洒磷酸二氫鉀,在灌漿期接連噴洒三次,每次150克。

由於採取了以上技術措施,產量比一般的大田種植,能高出150公斤左右。楊法誼欣喜地說,這個841.5公斤的產量,其實還不是最高的。昨天,縣裡一個農戶的小麥畝產達到850公斤。但他事先沒有通知我們去驗收,他自己收完了才告訴我們,沒法計算到統計範圍內。

高產攻關試驗不同於大田種植

針對網友們的質疑,許多育種家提醒一定要理清一個認識,那就是高產攻關試驗不同於大田種植。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河南科技學院教授茹振鋼明確指出:「高產攻關試驗是把所有各方面的技術、條件綜合到一起能夠實現的產量,通過要件的組裝,能夠達到的最佳水平。它一定是引領老百姓朝著投入少、效益高、質量好方向提升的,是最領先的科技、品種最佳效果,是引領國家糧食生產的一個方向。從這裡能看出糧食生產的方向和潛力。」茹振鋼說,其產量比老百姓種得最好的大田還要高出20%左右。

河南省農科院小麥所所長雷振生研究員說,小麥高產攻關選用的品種高產潛力較大,抗逆性較優,純度高;在技術措施上較科學且能落實到位。如整地質量高,播期、播量較適宜,施肥NPK配比科學且施用時期合理,病蟲草害防治及時等。簡單來說,就是選好種,用好法,良種良法相配套。

來源:科技日報(圖片由作者提供)

編輯:張琦琪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美國超141萬,日本39縣解除緊急狀態
明日凌晨,美國重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