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與千尋》:小時候看不懂無臉男,長大後不相信有白龍

《千與千尋》:小時候看不懂無臉男,長大後不相信有白龍

宮大師的《千與千尋》是我們這一代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小時候喜歡這部電影,無非純粹因為覺得電影畫風很漂亮,羨慕千尋她能夠有這樣的一個奇幻經歷,能夠遇到像王子一樣的白龍,當然心裡還會想著湯婆婆、無臉男看著好可怕喲,並且為千尋和白龍最後分開感到可惜和悲傷。前段時間閑來無事就懷舊了一下,長大之後去看的心境和感悟確實是不同了,也更能明白電影背後內涵了。

《千與千尋》之所以是良心佳作,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它並不純粹是為了娛樂孩子,不僅僅是保持孩子的純真和想像力,而是它的寓意深遠,一方面它把孩子也像成年人一樣尊重,在電影里摻雜了成人世界的殘酷和人生的哲理,相信他們能夠領悟,另一方面這部電影又能警醒成年人,讓成年人在觀看之後,在感受到童心未泯、返璞歸真的同時又能領悟電影所想表達的深意、保持本心。清歡覺得這恰恰也是許多其他優秀的動畫電影具有的共通性吧,即使多年過去,這部電影依然歷久彌新。

它有點像《伊索寓言》,在一堆小動物的故事的外衣之下,包裹著很深刻的內涵,有諷刺,有希望和美好,有溫情和殘酷。千尋和父母穿過隧道進入的那個奇幻世界裡,不工作就會變成任人宰割的小動物,想工作要簽契約,打工的被壓榨價值還要對上司言聽計從,整個世界的大框架其實和真實世界又有何本質上的差別,穿過隧道進入的那個世界其實不過也就是現實世界的一個縮影和諷刺罷了。恰恰是千尋的父母遇到吃的就貪婪的大吃特吃,都說一口吃不成胖子,千尋的父母作為成年人,貪婪和慾望滋生,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喪失了本心,還要淪落到靠一個純真的小孩子去拯救,豈不可悲可嘆?宮崎駿在這部電影里構建的整個大框架的暗喻,就像《楚門的世界》一樣,誰知道我們看到的奇幻世界不是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呢?這是很巧妙的一個構建。

《千與千尋》的另一個值得誇讚之處,在於它裡面的許多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人物形象立體,每個人物的設定都能讓你有所領悟。比如說無臉男,它本來是沒有朋友、孤獨且純粹的孩子,只有千尋待他好,他就掏心掏肺地對千尋好,但是被俗世污穢所影響,他發現擁有金子能夠受人奉承,滿足自己很多地願望,最後日益膨脹變成了個大怪物,好在最後回歸本心。俗世污穢就像個大染缸,極容易染上污穢,萬千世界之大,每個人不就是滄海一粟,不能左右世界的運轉,我們每個人相信都能在無臉男身上找到自己的一點影子,在俗世中孤獨自處,害怕自己有朝一日也會被污染,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迷失了自我,但好在正如無臉男一樣,回歸本心何時也不晚,只要不忘記自己最初的名字,就永遠也不會忘記歸途。

再比如河神,他來到油屋時,全身爛泥一樣,被許多人嫌棄,不願服侍他,千尋幫忙給他洗澡之後,洗凈污穢之後,才發現他其實是尊貴的河神,也留下了大把的財富。這世界上多的是表裡不一的人,有的人金玉其外,敗絮其內,有的人敗絮其外,金玉其內,但更多的人膚淺的只看到外在表象就給人劃分個三六九等。再者,即便是尊貴的河神,也逃不過被人類的各種垃圾所掩埋,卻還要受始作俑者的嫌棄,何其諷刺。白龍也恰恰是因為如此,才無法跟著千尋回到那個沒有純凈河流的真實世界啊。

但《千與千尋》不是暗黑電影,它所有的一切設定和故事都有亦正亦邪兩面的存在,就像是有湯婆婆這樣的黑心巫婆,就會有錢婆婆這樣的善良婆婆,有把自己吃成豬的大人,就有像千尋這樣勇敢純真善良的小孩,有唯唯諾諾同世俗沉淪的小嘍啰,就有像鍋爐爺爺、玲、白龍這樣的至善之人,湯婆婆的兒子坊寶寶和無臉男身上也有亦正亦邪的兩面刻畫。它是傳遞正能量的,只要不忘記自己名字,不喪失本心,就不會被污穢吞噬,邪惡永遠無法囂張至極,因為有希望、有人間溫情、友誼、有善良更勝一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與千尋電影 的精彩文章:

千與千尋,這部電影陪伴我長大,我在生日這天寫下這位朋友的身影
《千與千尋》重映票房收4.88億,片方賺翻,宮崎駿不愧是賣座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