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戰爭,國軍士兵戰鬥力為何比日軍弱那麼多?看徵兵的過程就懂了

抗日戰爭,國軍士兵戰鬥力為何比日軍弱那麼多?看徵兵的過程就懂了

現如今我們常常看到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與之前以「手撕鬼子」等為主流情節不同,現在的抗戰影片越來越貼近於真實的歷史,有些影片的製作確實讓我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而不再是過往那種將日本鬼子當靶子了。不過一直以來,這種題材的影片中都有一個情節,那就是國民黨抓壯丁。其實抓壯丁並不是在影片中為了突出什麼效果而設計出來的情節,而是真實的歷史情況。

在抗戰還沒開始的時候,很多分析家都認為中國在兵力上遠遠勝過日本,而且日本戰線拉得太長。日本佔領的區域越多,兵力越分散,長此以往,勝利的必然是中國。這個分析的結果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卻發現,在抗戰時期,中國並沒有體現出來兵力方面的優勢。反而是在抗戰剛剛一年,國軍就兵源告竭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從電視上我們看到,國民黨對於那些年齡上差不多符合條件的人,不管他願不願意,或者本身有沒有正在從事的工作,國民黨都是一把抓過來,強行納入自己的隊伍之中。給我們的感覺是,國軍似乎一直都在用抓壯丁這種方式補充兵力。

這些所謂的壯丁,原本都是自己在家務農,或者是有自己的工作的人,起初他們並不願意參軍。他們沒有經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自然知道戰場上真刀真槍,自己真的去了小命可能瞬間不保。

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實在是太危急,別說本人意願是怎麼樣,就算給抓來了,也沒有充分的時間對其進行訓練。很多人都是一直到戰場上,才真正放了人生中的第一槍。退一步說,他們本沒有受過軍事訓練,也沒什麼軍事素養,即便是對他們進行個幾十天的訓練,想必提升也不會很大。而與之為敵的日軍,都是日本軍方蓄謀已久、訓練多年的士兵,而且他們大都是有一些戰鬥經驗的老兵,與國民黨政府抓的這些壯丁相比,他們的作戰能力當然要高很多,中國的這些所謂「壯丁」難為對手。

這種實力懸殊,其實國民黨政府也並不是不知道。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是唯一的辦法。何況在裝備上,中國也要遠遠落後於日本。軍事裝備、兵源素質都導致了抗戰之初,國民黨政府節節敗退。

在徵兵方面,日本政府早就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方案,而中國當時正處于軍閥混戰的階段,到處都是爭奪地盤的不義之戰,百姓也喪失了信心,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難以徵到素質優良的、自願當兵的戰士。

不過,在國軍隊伍中,並不是全部由壯丁組成。從基層軍官開始,他們都是經歷過大大小小多次戰爭,或者是畢業於軍校,受到過專業的軍事訓練,有一定的軍事素養的人。正是因為他們,才使得國軍保存了一點作戰優勢,不至於損失更大。那個時候民間對於國民政府徵兵行為是非常反感的,但是國民政府又不得不這麼做。畢竟在前線消耗太大,如果沒有兵源補充,國民黨政府就只能坐以待斃了。所以,國民政府只能苦苦支撐,一直到抗戰結束。

雖然大多數都不是出於自願,但是那些壯丁們畢竟還是為我們的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在祖國的土地上,他們為了國家和百姓拋頭顱、灑熱血。作為後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如今我們的國家正在飛速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的百姓安居樂業,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平凡或不平凡的事情。歷史雖然已經過去,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落後就要挨打,我們要牢記這慘痛的教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浮沉 的精彩文章:

完璧歸趙的故事,語文課本隱藏了後續發展,也道出了一個深刻道理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太完美?馬中欣重走三毛之路,發現這可能是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