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遠古屈原的憂心可有,但跳江一舉我們現代人就不必學了

遠古屈原的憂心可有,但跳江一舉我們現代人就不必學了

今年又一傳統文化節日端午又要到了,作為傳統文化每年固定的節日,它始終會年復一年地來到我們面前。其中這個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我們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它起源於中國古代,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但紀念屈原跳江佔有絕對的普遍性。其間民間有"扒龍船"、「吃粽子」、"放紙鳶」及「掛艾草菖蒲」等習俗。

在這端午端陽節主要的四大民俗中,除了掛艾草菖蒲乃因除病驅離瘟神,張獻忠血洗四川時更盛流行外,其餘三個民俗都與一個人有關。當然其中的扒划龍舟龍船民俗,最先是為向龍王乞求夏季雨水而立的。但是自從那個人一縱跳江後,我們端午划龍舟就變成了去追尋他的遺體和英魂了。相傳那時人們十分憎恨龍王,憎恨龍王不該淹死他。淹死他就不說了,你龍王至少應該還他給我們一個全屍吧!但事實上卻沒有,因為傳說他的遺體早被魚蝦吃光了,作為龍王他也是無辜的,所以就只能以淚洗面致歉,所以端午節氣一般都會下雨,我們常常稱之為端陽水。

相傳後來人們知道確實龍王是無辜的,但還是希望那些魚蝦沒有將他的遺體吃了,於是人們紛紛在江上四處蕩舟,向江中投撒米粽。希望餓了的魚蝦們放過他的遺體,而改食米粽為生吧!其實傳說歷史中那些魚蝦有沒有放過他的遺體?在此我暫且不說,我首先得告訴你這裡說的他是誰?當然這不是什麼秘密,他確為我們人人皆知的我們國家遠古時代的屈原。雖然他不是我國唯一以節日形式紀念追思之人,但能以入住我國三大節日中,他就是唯一的存在。那麼屈原何許人也,在此我完全有必要為其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其實屈原只是戰國時期七雄之一的楚國的大夫,何為大夫?就是對王朝需要時有用,不需要時無用這樣一個角色。而當時的楚國在七雄中的位置,就與我們國家現在在世界中的處境差不多。總是稱自己為西楚霸王,但事實上一直受真正的老大秦國欺負,當年楚懷王可是在秦國被押了一年多,更可氣的是沒有多久就死在秦國。所以當年楚國人因為楚懷王受秦國欺負死在外頭心裡很不平。特別是作為士大夫的屈原更是氣憤。他勸楚頃襄王搜羅人才遠離小人鼓勵將士並操練兵馬,有朝一日一定要為國家和懷王報仇雪恥。可是他這種勸告不但不頂事,反倒招來了令尹子蘭和靳尚等人的仇視。你屈原雖然作為士大夫,但是你的話在他們眼裡屁都不是。說白了這就叫不在其位瞎操心!

其實他的這種你說了不算的擔憂,對於楚王朝說不上好壞,但對他自己就是大大的不好了,因為當時的楚王朝,幾乎所有人都討厭屈原這樣的指點江山,因為楚王朝的江山何去何從還輪不到一個士大夫來說三道四,更談不上做主了。所以楚王朝只能將這個多嘴多舌的士大夫屈原流放湘南汨羅江畔了。

相傳他到了湘南以後,經常在汨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吟著傷心的詩歌以抒發自己內心的愛國情懷。這時候有一個經常在汨羅江上打魚的漁夫很佩服屈原的為人,但就是不贊成他那愁悶的樣子。而屈原卻說我寧願跳進江心埋在魚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乾淨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臟。

相傳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一天,突然傳來秦國大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也就是楚國亡了這個消息壓垮了極具憂國憂民之心的屈原,他終於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里自殺了。當時附近的庄稼人得到這個信兒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江水哪兒還有屈原的影子呀!。大伙兒在汨羅江上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大家雖然都難受但誰也沒辦法,於是紛紛把竹筒子里準備過端午節包棕粑祭祀龍王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了一生一世都憂國憂民的士大夫屈原吧!後來每一年的端午,人們划龍舟祭祀祈求龍王的同時,更不忘投一些來來粽粑入江,以紀念我們華夏歷史上這位極具憂國憂民之心的先人。

其實我們所處這個世界從它誕生起就從沒有完美,這也包括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它都是從沒有任何完美的一生的。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常說一根田坎都會三節難,何況你我整整數十年乃至百年的人生呢?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逆境,大有快過活不下去的時候。但是你我面對那種難境時,千萬別學古人屈原一跳了之。我們一定要記得我們還有另一古語,那就是天下沒有過不去的坎。說白了只要你邁過了這道坎,剩下的基本就是另一個春天了,你說是不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屈原 的精彩文章:

「端午懷古」懷屈原
屈原與端午節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