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2020年:「即時物流」加速前進

2020年:「即時物流」加速前進

中國航空報訊:近年來,快遞物流業已經成為我國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行業之一,也成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國家郵政局近日公布,今年5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73.8億件,同比增長41%,快遞業務收入完成771億元,同比增長25%。統計指出,快遞業在疫情後期逆勢增長,業務量增速超40%,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在經過疫情的衝擊後,快遞業復工達產好於預期,展示出了整個行業的韌性和發展潛力。同時,此次疫情也為物流行業提出了時間、效率和服務方面的新要求,引發了物流行業新一輪的思考與嘗試。

今年一季度,雖然疫情使整個物流行業受到衝擊,數據顯示,春節長假後一周貨主平台發貨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2%,但隔離期間的生鮮採購等需求使「即時物流」需求得到大量釋放,線上訂單量增長超過300%。可以說,疫情催動「即時消費 即時物流」的加速發展。

「即時物流」不是一個新事物。2009年,「即時物流」的概念由「點我達」創始人趙劍鋒提出。隨著即時物流企業在外賣、新零售以及快遞末端市場的進一步布局,即時物流的服務品類持續擴充,需求量也逐漸增加。即時物流是按照用戶提出的物流要求進行物流活動的方式,靈活性比較高。相對於傳統物流,即時物流核心特點在於即時性——即滿足用戶提出的極速、準時的配送要求。

2020年初,由於疫情影響,整體消費市場和服務市場產生了巨大變化。大量居民選擇通過線上平台下單購買生活必需品,如生鮮、果蔬等商品;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企業復工復產,C端「跑腿」需求有所回升,包括商務件跑腿、下午茶跑腿、普通物品的同城遞送等,這些都給即時物流行業帶來新機遇。特殊時期,用戶的新消費習慣得以培養,這波「線上消費 即時配送」的操作逐漸被消費者接受,並延伸到各個消費場景中。餐飲外賣、商超宅配、生鮮配送、鮮花配送……原本被當作「懶人經濟」的到家服務,在疫情影響下逐漸轉變為生活「剛需」。

普通消費者對「即時物流」認知度的大幅提升,將對未來用戶黏性產生積極影響。專家認為,首先生鮮商超品類的「必需性」仍然存在,且疫情期間的市場教育讓部分用戶仍留存相關平台,比如,市場回穩後生鮮商超品類已有可觀的用戶群,目前發展持續向好;疫情期間居民常規就醫大量減少,更多人開始嘗試互聯網醫療,醫藥即時物流作為互聯網醫療的補充,對居民健康的貢獻顯著,在疫情後醫藥即時物流也保持穩定發展。另外,由於時間、精力和交通成本的原因,不少消費者也會選擇使用即時物流來滿足同城物品遞送及同城物品代購的需求。

疫情後時代,消費者會更看重「即時物流」商戶的品牌,會更傾向於選擇品牌優質、能力專業的即時物流服務商,因而消費者的高信任度將為服務商帶來明顯受益;於企業而言,未來整體即時物流市場將會呈現出更加多樣的特點,必須致力於滿足消費者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推出的服務產品也將隨客戶需求的變化而產生較大改變。從近兩年的整體即時物流行業來看,入局者不少,如順豐集團下順豐同城急送的即時物流品牌獨立;滴滴上線「滴滴跑腿」切入即時物流市場等。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競爭顯著,則更有益於整體即時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

此外,「即時物流 其他物流服務」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未來也將更加常見。例如,目前已有「『中鐵快運 順豐速運 順豐同城急送』的綜合性解決方案為醫藥企業提供跨省極速運送待檢測血樣」的案例,以及「『順豐冷鏈 順豐同城急送』的綜合性解決方案為餐飲企業提供全鏈路的『從源頭到餐桌』的物流服務」的案例。未來行業將會以更多樣化的方式延伸至更多領域,為企業類客戶提供更多服務上的可能性。

如何匹配騎手以實現最快接單以及最快送達是即時物流企業需達成的首要技術目標,這也關乎用戶體驗。未來在即時物流行業,技術發展將繼續提升運輸效率,利用大數據分析能力實現路線、人員配置、運輸網路的優化,從而使整個行業的能力和效率得到提升。更多的物流相關平台與企業將嘗試引進數字化技術進行企業數字化轉型,這也將聯合帶動更多上、下游產業的智能化升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航空工業沈飛推進三級自主管理平台建設
中航國際副總經理陳元先到工程公司調研境外安全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