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焦慮型依戀與迴避型依戀該如何相處?

焦慮型依戀與迴避型依戀該如何相處?

最近有很多女生給我留言說:「宸哥,看了你的文章之後,突然發現我是傳說中的焦慮型依戀,而我男朋友就是妥妥的迴避型。這感覺太酸爽了。」對於這種情況,我特別理解她們的感受。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如果一個人是焦慮型依戀,一個人是迴避型依戀,兩個極端的人碰在一起。這是典型的「矛盾的愛情」,那感覺不只是酸爽,簡直可以算是火星撞地球了。

我總結了一下大家說的情況,焦慮VS迴避相愛相殺的日常幾乎是大同小異:戀情的最開始,他也不迴避,你也不焦慮,兩個人在一起超級甜(而且有意思的是,焦慮和迴避之於對方總是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原因我們後面再說)。

一段時間過去,關係確認,熱度漸漸褪去。焦慮們從親密關係確認的最初就開始腦補被拋棄的場景了,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她們,特別粘人,甚至要求信息秒回,事無巨細都要報備。就算是兩個人在一起時,也會經常用聊天的方式,或者一些小事試探對方,到底你有愛我?

宸哥我負責任地和你說,這些舉動對於迴避型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因為他們是處理不好親密關係的,不知道怎樣和人親密無間,對他們來說,只有「自我地帶」才最安全。通俗地講,就是個人空間。關係剛開始的階段,由於強大的異性相吸,他對你敞開心扉,允許你進入他的 「自我地帶」;然而熱情漸漸消退,他發現一向只有他自己的「城堡」有你的痕迹,這可怎麼辦?這個自我地帶可是他留給自己的安全空間,是安全感的來源。怎麼能來個外人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冷靜下來趕你出去,他才能得到內心的安寧。所以這時候,焦慮的你是萬分焦慮想靠近,迴避的他是不斷迴避想逃走。

宸哥我知道你正焦慮地問出100個問題:他是不是不愛我了?他是不是討厭我了?他是不是要和我分手?我是不是不夠好?……相信我,他的內心也正慌得一批,你的「靈魂焦慮100問」他完全沒有辦法招架。所以他只能逃。

宸哥我一直都在強調,親密關係的處理中,不要看錶象,一定要理清思路,分析本質。焦慮型與迴避型親密關係的表象是什麼?一個要得多,一個要得少,焦慮要追,迴避要逃。那麼表象下的本質呢?

敲黑板,跟宸哥我一起來梳理一下:

心理學的依戀理論中,將人與人的親密關係,大致解構為三種類型:安全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

安全型依戀是最正常的,認為自己和對方都是好的、有價值的,更容易接受和給予關愛,這樣的人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和足夠的安全感,不擔心自己的舉動給對方帶去困擾,也不擔心被拋棄。親密關係中涉及到的問題,會被TA本能地、很好地處理。

焦慮型依戀認為自己不好,沒價值,認為別人是好的有價值的;時刻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拋棄,過度敏感,患得患失。對親密關係的渴望超乎尋常,卻又不信任親密關係。

迴避型依戀認為自己是好的,有價值的,相反,別人則是不好的、沒價值的。不信任他人,也就不信任任何親密關係,不去依賴也怕被依賴。對親密關係束手無策,於是乾脆迴避了事。

說到這裡,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就想問一句:「這樣亞健康的情感模式是怎麼形成的呢?這樣的人多嗎?」

聰明如你一定會想到原生家庭的影響,的確,焦慮型依戀者和迴避型依戀者,都是從小都沒有收到父母和親人及時有效的關注和關愛,對親密關係的理解是不健康的。這樣的人其實是很多的。

焦慮性依戀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得過分粘人,在乎對方到恨不能形影相隨的地步,害怕失去對方,無論得到什麼樣的回應,都填補不了他們安全感的黑洞;作為焦慮型依戀,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體驗?就是無論對方說多愛你,你都半信半疑,無法相信自己配得到愛;

迴避型依戀則表現為若即若離,忽冷忽熱,在兩個人進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會退縮躲避,讓人摸不清他到底在想什麼。

宸哥我要再一次提醒,無論是焦慮的猜忌與試探還是迴避的冷漠與抗拒,都是表象,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次生情緒」,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和情緒則稱為「原生情緒」。

所以你也看出來了吧?焦慮和迴避的原生情緒殊途同歸——都是對親密關係的極度不信任,害怕和恐懼被拋棄。

焦慮怕被拋棄,於是拚命粘上去;迴避怕被拋棄,於是乾脆不走近。

怎麼樣?想清楚了這一點,是不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文章開頭宸哥我提到的「為什麼焦慮和迴避總是會相互吸引?」這個問題也很好解釋了。

首先,焦慮與迴避的內心原生情緒是一致的,外表卻是截然相反的。焦慮外表給人感覺情緒化,內心卻對親密關係的認知冷靜理智;迴避的外表很理智克制,內心卻是非常情緒化的,彼此相遇的最初,等於遇見了內心深處的自己,就好像正負兩極,就會產生連當事人都無法意識的吸引力。

其次,焦慮型更喜歡主動出擊,因為付諸行動,抓住機會,才能撫平她內心的膠著。在親密關係向前推薦的每一個關鍵節點,焦慮都表現得特別主動。而高冷的迴避型從不知主動為何物,面對焦慮的主動,自然是更容易接受。

你用心觀察一下,是不是從小到大,你身邊總是會圍繞著和你同樣特質的人呢?有個簡單的原理叫「人以群分」。人的原生情緒是一種根性力量,會不自覺地吸引相應的人到身邊來。同樣的原生情緒,總會凝聚一批相似的人。

我想問你個問題:「你知道焦慮型在人群中會第一眼看到誰嗎?」答案顯然是迴避型。你仔細回想,是不是焦慮的你總是會格外關注人群中那個高冷的身影?為什麼呢?因為焦慮型敏感的情感神經,很容易被迴避型依戀者試圖逃離的行為觸動刺激,由此觸發你對親密關係的主動追求。

這時候你可能就會疑惑,既然是同樣的情感底色,為什麼走入親密關係後,兩個人就互相傷害呢?這個問題宸哥也思索了很久,歸其原因,就是焦慮與迴避對於對方,都有個共同的期望——那就是希望你給我的反應,和我給你的一樣。

咱們還是從焦慮型依戀這方面找原因,畢竟了解自己更容易一些。還是要說回你小時候。我們在嬰幼兒時期,是完全依賴於母親的,對於幼小的你來說,她是這個世界全部的安全感來源,但是你的母親並未做到「有求必應」,有時滿足你的需求,有時候沒有。這就讓你感到非常無助,一方面加深了你對母親的過度依賴,一方面又擔心母親會消失,總之在人生最初的親密關係中,帶給你的就是不穩定的認知。所以長大後,你在與戀人相處時,非常依賴他,又非常害怕依賴。

為什麼非常依賴?因為你不知道此刻的親密能不能很好的延續到下一刻;為什麼害怕依賴?因為你怕他也會像幼年的母親一樣,隨時無聲無息。

你問問自己,要怎麼樣才能不焦慮不害怕呢?

宸哥覺得你應該會回答:完全按照我的意願來,我沒法接受別人給予的親密關係相處模式,我要你隨著我的方式和節奏走下去。一旦在關係進展的某一個節點上,對方沒有達到想像中的完美狀態,我就會懷疑他是不是不愛我了,懷疑一切都是假的。

說到這兒,你發現了沒?作為親密關係中的一方,你幾乎完全忽略了對方的人格特質,他是什麼樣的人不要緊,「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恕我直言,哪怕對方是個安全型,久而久之,恐怕都會筋疲力盡;何況你的對手還是個迴避型。他們最怕的一是咄咄逼人,做一些他們完全不想做的事;二是不斷表白,力證自己是愛你的。

這裡我想提醒你,作為一個迴避型依戀,他能和你走到這一步,已經是做出了極大的努力,可以說,他為你們的關係,走出了改變自己行為模式的一步,這麼一想,你是不是就覺得他還是非常在乎你的呢?

宸哥我反覆強調的一件事是,感情是沒有對錯的,只要不是十惡不赦的罪人或是見一個愛一個的習慣性出軌者。每個人的行為模式都是可以理解的,就看你願不願意去了解和改變。

親密關係中,兩個人是需要一起走的,但總有一個人要先行一步做引導者。你來做這個人,又何樂而不為呢?先從了解自己的情感模式開始,知道了自己種種,既能更好地接納自己,觀照自己與外界的相處模式,也能更好地理解迴避型依戀的伴侶。宸哥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當你真正地直面自己的人格,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同時也試著站在對方的模式上去思考,你會發現,從前他的種種困擾你的蜜汁操作都很容易理解了,從前的矛盾也都煙消雲散了。直面問題深入了解,就越容易理解和解決。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迴避行為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