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未聞花名編劇新作被打低分,能買單新海誠,它就不能商業化?

未聞花名編劇新作被打低分,能買單新海誠,它就不能商業化?

呼聲一直很高的動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在受疫情影響延期後,終於在最近於Netflix在線上全球播放了。貓、煙花廟會、通向未知世界的鳥居、少年少女的意外相遇等等,這些都是日繫戀愛電影的經典元素,加上少女魂穿貓身的設定,觀眾直接在預熱階段便將這部電影高高捧起,稱其應該是下一部神作,但在動畫開播後,卻直接跌下神壇。

在這部動畫電影的劇情里,家長在逃避問題,但最終逃不過的是薰阿姨和女主無限,兩人都承受了太多不理解但都不曾放棄溫柔;男主日之出對狗太郎和無限的態度都是失去後才懂得珍惜,無限看似大大咧咧,但實際上卻不敢真正表露自己的感情,她的逃避和令人厭惡的打擾是情緒的自保方式。在這場變身為貓接近男神的奇妙冒險之旅中,製作組在全片埋下了多處伏筆,每一個人物的做法都有源可溯,但最終大圓滿結局卻被觀眾質疑劇本商業化,和 「你的名字」做對比的話,成績又遠不能及。

這部動畫的編劇是大名鼎鼎的岡媽,曾擔任過催淚動漫《未聞花名》、《心靈想要大聲呼喊》等的編劇,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她憑藉對人物心理、動作細節的細膩把捏,給大家帶來了太多「騙人眼淚」的作品。這次回歸帶來的作品卻似乎有點翻車,沒有很大驚喜,豆瓣打了中規中矩的7.1分,對於岡媽來說算是有點偏低了,評價里也能看到,有不少觀眾都表達出了對商業片的不耐煩,當然,評分的持續走低,也不能排除有「對比粉」的因素。

這部片子確實有青春片常用的套路(但套路在新海誠就還是有飯票買單),不同的是,岡媽重視了家庭教育的意義。編劇客觀來說還行,但後期讓人蒙圈的高潮確實又讓人有些意外。劇情中貓島森林緊張的大逃難里,主角始終欠了一句「喜歡你」,不考慮角色血條驟縮也要把高潮留在最後的官方做法,本來是可以調動觀眾情緒的,卻又因三流翻譯將「喜歡」譯成「謝謝」,讓觀眾緊在弦上的情緒直接分崩離析,整部片子的後半段因此失去了張力。

主角日之出從高冷變成純情少年,編劇最後勉強解釋的大圓滿,和最終卡在喉頭噎死個人的「謝謝您咧」的問候,都讓這部人氣動畫的評分從8掉到7並且持續走低。早期這部片子宣傳到位,只是趕上疫情沒能顯露出商業的效果,清新落俗作為消遣也無可厚非,但這樣一個好的設定沒留下神仙愛情,卻給人帶來不滿足的遺憾,ACG次元飯君也覺得有些可惜,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CG次元飯 的精彩文章:

陰陽師:曾經沒用的御魂,配合式神特性拉滿,最後一個傷害無敵
這部標題20個字的新番終於完結,開播既巔峰最後卻爛尾,還趕著出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