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關注雙相障礙患者的邊緣型人格特質

關注雙相障礙患者的邊緣型人格特質

醫脈通導讀

本項納入超過1 400名雙相障礙患者的研究顯示,邊緣型人格特質(如,對被遺棄的恐懼、針對他人觀念的劇烈變化、自我感知的極端變化等)在雙相障礙患者中高度常見;相比於雙相 I 型患者,此類特質在雙相 II 型患者中更常見且更嚴重。

對於雙相障礙患者而言,邊緣型人格特質的存在及其嚴重度與雙相障礙病程顯著相關,尤其體現在有此類特質的患者起病年齡更早,存在酒精誤用史的比例更高;即便僅存在一種邊緣型人格特質,也與雙相障礙臨床轉歸更差顯著相關。

作者建議,臨床中需要對雙相障礙患者的邊緣型人格特質保持警惕,尤其是雙相 II 型及起病較早的患者,無論其是否滿足傳統意義上的邊緣型人格障礙診斷標準。

雙相障礙(BD)與邊緣型人格障礙(BPD)均屬於精神科較棘手的疾病,且兩者經常共病;系統綜述顯示,約20%的雙相障礙患者共病邊緣型人格障礙。美國NESARC研究則顯示,共病邊緣型人格障礙與雙相障礙起病更早、心境事件發作次數更多、酒精誤用更常見顯著相關。

目前,診斷邊緣型人格障礙需滿足9個邊緣型人格特質條目中的至少5個;但很多研究者認為,這一做法並非診斷人格障礙的最佳手段。目前的趨勢是採用維度方法,將病理性人格視為連續的譜系,而非涇渭分明的「有」或「無」人格障礙。雙相障礙患者的邊緣型人格特質(相對於正式的邊緣型人格障礙診斷而言)如何影響其臨床轉歸,目前尚不得而知。

研究簡介

日前,英國牛津大學Warneford醫院Kate E A Saunders及其合作者開展了一項研究,旨在探討以下兩個課題:1. 比較DSM-IV雙相 I 型及 II 型患者存在邊緣型人格特質的比例及嚴重度;2. 探討邊緣型人格障礙特質的存在及其嚴重度對DSM-IV雙相障礙患者臨床轉歸的影響。該研究7月12日在線發表於Bipolar Disord.(最新影響因子 5.410)。

本項研究是另一項正在進行中的、探討雙相障礙及相關心境障礙遺傳及非遺傳決定因素的研究(BDRN)的一部分,入組於全英國範圍內開展,要求受試者年齡≥18歲、英國白人族裔(因該研究涉及遺傳病因學),滿足DSM-IV雙相障礙診斷標準等;酒藥依賴、軀體疾病或藥物繼發心境障礙患者被排除在外。研究使用邊緣型人格嚴重度長期評估問卷(Borderline Evaluation of Severity over Time, BEST)對受試者的邊緣型人格特質進行了評估,使用神經精神病學臨床評定表(SCAN)半結構化訪談及臨床病例記錄獲取了受試者臨床轉歸的情況。

BEST是一個包含12個條目的自評量表,用於評估12種邊緣型人格特質,包括對被遺棄的恐懼、針對他人觀念的劇烈變化、自我感知的極端變化、嚴重心境不穩、偏執、憤怒感、空虛感、自殺傾向、預防被遺棄的極端行為、自傷/自殺未遂、衝動行為及憤怒造成的問題。每個條目評分範圍為1-5分,得分越高提示該特質越強烈。本項研究將單個條目1-2分定義為無此特質,3-5分定義為存在此特質。

研究結果

本項研究共納入了1 447名雙相患者,其中雙相 I 型患者1 008人,雙相 II 型患者439人。總體而言,86.2%的患者存在至少一種邊緣型人格特質,其中既包括與雙相障礙自身癥狀部分重疊的特質(如心境不穩),也包括與雙相障礙癥狀存在顯著差異的特質(如害怕被遺棄)。

一般情況

相比於雙相 I 型患者,雙相 II 型患者起病及入組年齡顯著更小,抑鬱癥狀更重,發作次數更多,規律使用大麻及誤用酒精的比例也更高。

單變數分析中,雙相 II 型患者的BEST總分顯著高於雙相 I 型患者(36 vs. 27, p

調整人口學、臨床特徵及當前心境狀態因素後,雙相 II 型患者的BEST總分及存在至少9種邊緣型人格特質的患者比例均顯著高於雙相 I 型患者。

邊緣型人格特質與臨床轉歸

單變數分析中,無論雙相 I 型還是 II 型患者,BEST總分更高均與雙相障礙起病更早、躁狂/輕躁狂/抑鬱發作次數更多、酒精誤用史、規律使用大麻、規律使用其他毒品、自殺未遂史顯著相關。

鑒於BEST總分與一系列人口學變數及當前心境狀態存在相關性,研究者單獨開展了線性回歸分析,以評估調整混雜因素後BEST總分與臨床轉歸的相關性。結果顯示,無論雙相 I 型還是 II 型患者,BEST總分更高仍與雙相障礙起病更早(I型: B -0.143, 95% CI -0.226 - -0.061, p=0.001; II型: B -0.158, 95% CI -0.271 - -0.044, p=0.007)、酒精誤用史(I型: B 3.683, 95% CI 2.191-5.175, p

此外,存在至少一種邊緣型人格特質即與雙相障礙臨床轉歸更差顯著相關,包括雙相障礙起病更早、酒精誤用史、規律使用大麻史。例如,存在至少一種特質的雙相 I 型及 II 型患者的起病年齡分別為21歲和18歲,而不存在此類特質的雙相 I 型及 II 型患者分別為24歲和25歲(p

結論

上述結果強烈提示,邊緣型人格特質在雙相障礙患者中高度常見,且在雙相 II 型患者中更常見且更嚴重。邊緣型人格特質的存在與否及其嚴重度與雙相障礙病程顯著相關,尤其體現在有此類人格特質的雙相障礙患者起病年齡更早,存在酒精誤用史的比例更高。

相比於雙相 I 型,雙相 II 型常被一些人視為「較輕」的雙相障礙亞型;然而,本項研究的發現與既往研究類似,即雙相 II 型患者共病人格問題的比例更高。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癥狀的重疊,一些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可能被誤診為雙相 II 型,而一些雙相癥狀也可能被錯誤地歸入邊緣型人格特質之列。然而,綜合考慮本項研究的方法學(如基於SCAN進行診斷)及具體數據(如高度特異性的邊緣型人格特質的報告率很高),上述潛在情況對結果的影響似乎較小。

總而言之,臨床需要對雙相障礙患者的邊緣型人格特質保持警惕,尤其是雙相 II 型及起病較早的患者,無論其是否滿足傳統意義上的邊緣型人格障礙診斷。此外,上述結果也支持了ICD-11人格障礙分類的變化——相比於ICD-10,人格特質的維度性及嚴重度在ICD-11中得到了明顯更多的強調。

雙相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生而不同 | 專家視角

2019-05-17

文獻索引:Saunders KEA, Jones T, Perry A, et al. The influence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traits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bipolar disorder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ul 12]. Bipolar Disord. 2020;10.1111/bdi.12978. doi:10.1111/bdi.1297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脈通精神科 的精彩文章:

郭田生:沉醉熱愛,專註一生
柳葉刀子刊:兒童青少年抑鬱治療手段的相對療效及可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