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改首都名,廢除漢字甚至改掉國名,這個小國只為擺脫與中國的關係

改首都名,廢除漢字甚至改掉國名,這個小國只為擺脫與中國的關係

我國文化傳承歷史已久,翻開中國古代歷史篇章可以發現,我國所經歷的朝代,在當時世界上都是最為強大的政權。因此中華文化也影響了周邊很多國家和地區,時至今日仍有少數國家在使用漢字以及漢語,可以說中華文化影響力十分巨大,形成了一個幅員廣闊的漢文化圈。

但其最終還是隨著近代中國的衰落,而逐漸被瓦解。甚至有的國家提出了剔除中國文化,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韓國,這個國家做出的事情令人難以置信,筆者在這裡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眾所周知,朝鮮在古代不過是一蕞爾小國,後來由於美蘇爭霸導致朝鮮分為朝韓兩國,實際上在我國歷史典籍中都有過記載,朝鮮不過是中國的一個附屬國,更不用說從中分裂而來的韓國了。

在東漢、三國時期,當時韓國地區多以聯盟部落為主,多數政權雖然不以「韓」為稱號,卻仍舊以「韓」這個別稱流傳下來。在漢朝時期,朝鮮就被朝廷所掌控,但由於朝鮮半島位置比較偏僻,加上人口比較少,因此並沒有引起當權者足夠的重視。

此後朝鮮一直作為中國的附庸存在於中國歷史上。直到明朝時期,高麗王朝妄想對抗明朝統治,派出大軍進犯明朝國土,結果派出去的大將未出邊關,便更換旗幟,自封王位,將舊王朝推翻建立新的國家,並奉明朝為宗主國,上表懇求賞賜國名,明太祖朱元璋答應了他的請求,給這個新的王朝取名為朝鮮。

這個名稱一直伴隨著這個國家,作為明朝的附庸,朝鮮不僅使用漢字還將明朝治理國家的方式、法度照搬到自己國家中來,每年向明朝積極進獻特產珍寶。此後歷代國王都接受明朝轄制,而在朝鮮受到侵略時,明朝也會發兵保護自己的「小弟」,由此奠定了東南亞的和平。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軍水師北洋海軍潰敗,導致全軍覆沒。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一紙令國人難以接受的《馬關條約》,此條約明確規定朝鮮不再是清朝的附屬國。而日本侵佔朝鮮的野心日來已久,於是在日本逼迫之下,朝鮮成為日本的被保護國,這表明朝鮮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國家主權。

日本接手朝鮮後,不僅建立了偽政權,更是讓首相當了朝鮮的監管者。為了達到文化侵略的目的,日本將朝鮮的首都名都改了,但效果卻並不明顯,此後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名字都沒有改過來,甚至到日本戰敗之後也是如此。後來韓國停止使用原先的首都名,將自己的首都名字定為首爾,因為他們認為原本的首都名受到太多的外國文化影響。

為了擺脫與我國的聯繫,韓國總統甚至下令廢除中國漢字,並正式將首都名更改為首爾,為此還特地通知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希望以後使用新的首都名對其進行稱呼。

但這些舉措仍然沒有讓韓國滿足,他們甚至認為自己的國名都相當難聽,一提到這個名字就會讓人想到中國和日本的影響,於是韓國決定將國名也一併更改並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來制定相關方案。經過討論,最終以「卡瑞亞」三字作為新的國家名稱。

可以說韓國為了擺脫其他國家對它的影響也是費盡了心思,甚至連國家名都改了,但是這樣就能和西方發達國家接軌了嗎?只能說這是痴心妄想。而韓國歷史文化自卑由來已久,近些年也發生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說他們稱活字印刷術是韓國人發明的,中醫也是韓國人發明的,甚至老子也是韓國人的祖先。

只能說韓國一方面刻意隱瞞歷史,另一方面卻又積極將中國文化據為己有,這種行為著實令人不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浮沉 的精彩文章:

湖北老人想拆掉祖屋,卻發現價值不菲,放棄8億高價果斷上交國家
林徽因多次阻止拆除古城牆,郭沫若為何仍要堅持?有條理由很荒謬